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大全 成语大全
门槛人口_门槛人口规模
tamoadmin 2024-08-16 人已围观
简介1.体育地理学的体育2.1500户人能养活一个药店吗3.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和功能布局的城市区位理论。据此回答14~15题。小题1:下列关于中心地理4.廖什和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异同5.力求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A.L?sch)分别于 1933年和 1940年提出的, 50年代起开
1.体育地理学的体育
2.1500户人能养活一个药店吗
3.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和功能布局的城市区位理论。据此回答14~15题。小题1:下列关于中心地理
4.廖什和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异同
5.力求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城市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和德国经济学家廖士(A.L?sch)分别于 1933年和 1940年提出的, 50年代起开始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它国家,被认为是本世纪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它是研究城市群和城市化的基础理论之一,也是西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的建立基础之一
一、中心地理论——六边形服务网格。每一个中心地都有一个服务范围,但相邻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之间的关系怎样?我们可用六边形服务网格来解释:
我们设在一理想化的均质平原上,各种因素都相同,以距离最近为原则,将相同等级的中心地进行“分割”,以几何的方法,分到最后为止,可看出:同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有围绕中心地呈正六边形分布的趋势,中心地位于六边形服务范围的正中间。以距离最近为原则,每个六边形内的居民寻求消费时,一般选择位于这个六边形内的中心地,而不是其他中心地。
多个相同级别中心地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分布构成蜂窝状网格,由多个正六边形组成。
在一个市场区域中,各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的形态均呈现为六边形,但因各级中心地的门槛人口和服务范围不同,六边形的大小也不相同。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较远,六边形面积大,数目少;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较近,六边形面积小,数目多。不管级别的高低,同一级别的六边形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就整个地区而言,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如同一个金字塔,塔顶是最高级的中心地,个数最少,而构成塔基的是数量巨大的最低级中心地。
二、中心地理论的应用。正六边形服务范围只是一种想的模式,它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实际上,由于多种原因,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只是或多或少类似于六边形形态。
此外,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中心地理论成功地运用来指导区域规划,城市建设和商业网点的布局。
总之,中心地理论的正六边形服务范围的形成是有其特定条件的,在实际中运用时应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圩田上的居民点的规划就只是应用了中心地理论的思想和规律并没完全按六边形嵌套的模式来布置,每一个高级居民点所服务的低一级的居民点不是六个,且每个居民点服务范围也不是正六边形。
体育地理学的体育
中心地理论是由德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提出的。
(一)中心地理论有关基本概念
1.中心地。指相对于一个区域而言的中心点,不是一般泛指的城镇或居民点。更确切地说,是指区域内向其周围地域的居民点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中心城市或中心居民点。
2.中心地职能。由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称为中心地职能。中心地职能主要以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活动为主,同时还包括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活动,但不包括中心地制造业方面的活动。
3.中心性。中心性或者中心度,可理解为一个中心地对周围地区的影响程度,或者说中心地职能的空间作用大小,中心性可以用“高”、“低”、“强”、“弱”、“一般”、“特殊”等概念来形容和比较。
4.需求门槛。需求门槛是指某中心地能维持供应某种商品和劳务所需的最低购买力和服务水平。
在实际中,需求门槛多用能维持一家商服企业的最低收入所需的最低人口数来表示。这里的最低人口数,就称为门槛人口。
5.商品销售范围。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取决于他们准备为之付出的实际价格。此价格就是商品的销售价格加上为购买这种商品来往的交通费用。显然,实际价格是随消费者选择商品提供点的距离远近而变化的。距离越短,交通花费越少。商品的实际价格越低,结果该商品的需求量也就越大。否则相反。由此可得出,商品销售范围就是指消费者为获取商品和服务所希望通达的最远路程,或者是指中心地提供商品和劳务的最大销售距离和服务半径。
(二)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设条件。克氏理论的设条件如下:(1)研究的区域是一块均质的平原,其上人口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方式完全一致。(2)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等级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和距离成正比。(3)厂商和消费者都是经济人。(4)平原上货物可以完全自由地向各方向流动,不受任何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2.六边形市场区。在一个均质平原上,让所有的人都由一个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显然是不能的。超额利润的存在,必然吸引其他中心地的厂商加入进来。为了避免相互竞争所引起的销售额下降,第二个中心地必须与第一个中心地相隔一定距离,一般 的距离(r是第一个中心地某商品的最大销售距离),不能相距太近。以后,第三个中心地、第四个中心地……都会以同样方式加入进来。
在这块平原上,由于新的中心地厂商的不断自由进入,竞争结果使各厂商经营某类商品的最大销售范围逐渐缩小,直到能维持最低收入水平的门槛范围为止。这样,就使某类商品的供给在均质平原上最终达到饱和状态,而每个中心地的市场区都成为圆形,且彼此相切。但是,相切的圆形市场区,如果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必然会出现空隙,使居住在这些空隙里的居民将得不到服务。实际上在相互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这种现象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各中心地都试图把这片空白区吸引到自己的市场区内。竞争的结果,使它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以致各中心的销售范围都有一部分相互重叠。这时,居住在重叠区内的居民就有两个可供选择的区位。其中位于平分线上的居民到两个相邻的中心地的距离是相等的,故这条线被称为无差别线。由于重叠区被无差别线分割,圆形的市场区即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从而推导出正六边形市场区这一便于组织中心地与服务区相联系的最有效的全覆盖的理论图式(如图所示)。
3.市场等级序列。根据前面的论述,中心地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门槛、利润和服务范围,是与中心地规模、人口分布密度、居民收入水平及商品与服务的种类密切相关的。例如,在一个规模较小、人口密度和居民收入都很低的中心地,其每个单位面积内的商品销售量和服务需求水平亦低。不同规模的中心地,其需求门槛和销售范围也是不同的。它们在空间地域上的这些差异,经过互相作用和人类经济活动的干扰,就将形成规律有序的中心地——市场等级体系。
就区域内各城镇而言,大城市的商服设施和商品种类向高级发展,多而全;中等规模的城市具有中高级或仅能维持中级水平,服务项目少而不齐全;小城市具有中低或只有低级水平,种类少而不全;一般城镇(县城、建制镇)只有基本生活性商服,水平很低,种类更少。就城市内部而言,市级中心、区级中心和小区级商服中心也有类似的分异规律。
就不同商业、服务行业而言。有些行业经营品类多,有些则少;有的以高级为主,有的以低级为主。商品的种类、级别不同,其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不一样,由此形成的等级序列可归并为:低级商品和服务,其售价低,顾客购买频率高,需要量大,需求门槛则低,销售距离则短或服务半径较小。而高级商品和服务,因质量好、耐用、更新慢,故售价高,需要量相对少,购买频率则低,运费占售价的比重小,致使其门槛高,销售距离长或服务半径大。按地域归并可以找出规律,即:高级商服中心,提供高级到低级的全部商品和服务;中级商服中心提供从中级到低级的全部商服活动;而低级商服中心只有低级的商品和服务。需求门槛和服务范围也依次由高到低、由大变小。
1500户人能养活一个药店吗
体育与地理从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山川湖泊、平原旷野都为体育活动提供了场所,冷暖寒暑、春夏秋冬也影响到运动项目的季节性。但是地理与体育长期以来对此熟视无睹,只是到了七、八十年代,美国人才开始涉足于这一领域。近年来,随着体育文化的广泛传播和体育产业化进程的加速,体育越来越受到包括地理学在内的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以地理视角,观察体育文化也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独特领域。
体育,历来是热门话题。从全国体育报刊发行种类和数量看,体育领域所具有的庞大程度是其它学科难以比拟的,即使是一些综合性的全国和地方性报刊也都专辟体育版面,尽管如此,纯粹的体育研究并不多见,应该说,体育科学的生命力就在于与其它学科的融合。目前,体育院校和高师体育系所开设的不少课程(如运动心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统计学等)就是与其它学科相互融合的产物。
实际上, 无论从历史起源和演变看,还是从现实发展来看,体育都是洋溢着浓重社会气息的流行文化。体育文化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空间环境成为联系体育和地理的纽带。
地理学从根本上讲关注3方面问题,即地球上各种现象的区位和空间秩序、人地关系以及区域差异。因此,地理学的任何一门分支学科所重视的两个概念是“空间”(space)和“地方”(place)。种种关于地理的研究中必须保留空间和地方这一焦点问题。
近几年来,“某某地理学”已不断增生蔓延成为一个巨大分支体系,地理学家已把视野投向了广大的领域。地理学注重地球表层现象的记录、描述和分析,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体育文化现象,理所当然属于地理研究的范畴。
一般认为,在传统上,地理一向忽视体育,而体育又一向忽视地理。然而,体育与地理的融合机会是完全存在的。这是因为:体育产业化使体育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活动,因此,它是经济地理学的合理内容;同时,体育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体育也是合情合理的。此外,自然环境也不可否认地影响运动成绩的差异,这使得体育也渗透了体育环境学研究。
体育和地理都关注空间以及占据空间的方式;同时它们两者也关注地理空间内人与物运动以及相互作用的方式,区域构成了体育组织(团体)的中心特征;地方是许多体育运动队命名的方式;体育时常受到各种自然环境和自然景观的影响;体育是一定区域和等级的组合。体育的种种特点表明,体育和地理一样,都是一门空间科学。地理学中的空间和区位概念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定义体育和理解体育重要性的中心问题。 有关体育的地理学特征的讨论会的召开以及学术期刊的出版。70年代以来,美国每年都会召开一次有关体育地理的学术会议,美国的文化地理课本中也有体育地理的章节。进入80年代,美国出版了贝勒的两本堪称体育地理学里程碑式的著作,即《体育与地点》(1982)和《体育地理学》(1989)。1986年在美国开始发行由罗雷(Rooney)主编的刊物《体育场所:一本国际性的体育地理杂志》(Sports Place: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Geography),这一刊物的出版标志着体育地理学的正式诞生。
可以说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是体育地理学发展最快的10年。从已有的体育地理学的文献可以看出,体育地理学中成功地使用了许多地理学中常用的经典理论和概念,如空间扩散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中心地方理论、空间边际收益理论、区域多样化理论、距离衰减规律等,这些理论提供了以地理学观点解析体育文化的基本的思路和框架。这一时期,我们明显看到,体育地理所使用的概念、理论正在逐步形成并日趋完善。
尽管体育地理趣味盎然,但是现有的水平仅仅停留在以有限的实例去解释体育文化中所包含的地理要素,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地理学的发展。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后,近几年国外体育地理学的发展相对缓慢,Sports Place期刊也因稿源不足面临停刊的尴尬。但是,体育文化(包括体育产业)的生命力,就是体育地理的生命力,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体育地理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以及体育地理研究在更多国家的广泛开展,体育地理学将迎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 目前体育文化的地理学解析的概念框架几乎都是以美国俄科拉哈马州立大学罗雷(John Rooney)15年提出的概念体系为基础的(如图)。由于这些概念体系首先在美国提出,而且多以美国的案例为研究背景,相比较而言,其他国家的体育研究发展较慢。
体育地理往往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讨论体育的原型、起源、扩散、体育的革新等内容,这需要以体育的空间组织和体育的相互作用的研究为基础。这些研究基本上是以一定的理论规则为依据的,以科学的方法寻求体育空间组织的规律性和模式。体育地理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体育的区域差异。可以划分出不同的体育区域,并且一些体育项目有不同程度的地方化倾向。在时间上体育文化的起源、扩散和体育区域化形成,以及在空间上空间组织的形成和优化、体育空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等核心内容共同构成了体育地理的概念体系。 贝勒在其《体育地理学》前言中说:“当我开始研究体育时,我习惯于用体育现象来讲解地理,我发现,这样将地理与体育融合;以此来揭示现代科学的综合趋向,能使学生思维开阔,并能使我的地理课堂兴趣盎然。”
的确,体育地理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领域,它同时给体育和地理提供了独特的视野。与人文地理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体育地理研究并不成熟,学科研究的法则、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系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体育的发展是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综合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育从一地向另一地作等级扩散和(或)面状传播。现今所有的体育运动在时空上都有其原型和起源,其中大部分运动从起源地向各处扩散,甚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许多体育的历史研究,既具有大众性,也具有学术性,这其中隐含有地理的成分,尤其是早期具有明显地方性的体育运动更是如此。
体育文化的形成除了与生产力发展水平、民族习惯、宗教信仰有关外,还与人们所处的地理环境相联系。如羽毛球运动起源于英国小镇伯明顿并盛行于丹麦和印尼,多少与那里多静风天气有关。体育文化一旦在某地发源,就会在空间传播。
对于体育文化的空间扩散也和其它流行文化(如服装、音乐、舞蹈)一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项体育运动起源的地理因素分析、传播的方向和路径的寻求,以及该项体育运动影响的地域范围的探讨,都是颇具意义的体育地理研究范畴。
以中华武术为例,它起源于中国,其传播方式可以是面状扩散,即以文化起源点为中心的面状连续空间的传播;也可以是等级扩散,即由高级中心向低级中心在空间作跳跃式的间断传播。如武术在日本、朝鲜、东南亚、法国甚至是欧洲可以寻找到新的传播中心,进行次级中心为基础的连续性面状扩散。等级扩散和面状扩散是渗透进行的。此外,对于体育文化的传播还能进行空间模拟,确定其空间扩散模型。 随着体育的传播和运用,体育的空间组织也将出现,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可以沿袭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方理论进行研究。体育设施也有一个等级序列,某一项运动应有一个最小的人口限度,即“门槛人口”,如果高于这一人口数就将普遍存在。对于承办奥运会需要有严格的区位要求,世界上只能有为数不多的城市能够达到这一要求,而另一方面,性的足球比赛,在英国1英里见方就有90%的足球人口进行足球运动。美国的职业棒球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球队主场每年一般必须要吸引100万人次观众观战。因此,从这一点来看,大城市有明显的优势。
对于某一体育项目运动队的数量与城市规模有关。实际上,体育的等级在不同的空间尺度上也存在等级的缺失。许多地方根据其规模,按照一般规律应该有相应的体育设施,但实际上却没有。如在广东一度曾有宏远、深圳、松日、太阳神、佛山等5个甲级俱乐部,而人口最多的河南只有建业一家甲级俱乐部。足球俱乐部的区位类型来看,存在着足球市场供给(俱乐部数量)与需求(球迷规模)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布局。有些拥有足够球迷的城市,由于没有俱乐部,常常迫不及待地需要吸引一个足球俱乐部将全部或部分比赛安排到当地,以满足区域内的足球城市需求。如广东韶关(1998赛季广州松日主场)、广西柳州(1999赛季宏远主场、2000赛季八一队主场)、河北石家庄(1999赛季八一主场)、四川绵阳(2000赛季全兴队部分主场)等。到足球场观看比赛越来越象到剧院看演出一样,成为了人们的日常消费。所以利益最大化理所当然成为体育俱乐部经营运作的主要原则,球队主场的迁移就是为了寻求更为理想的区位。
目前体育运动商业化日盛,体育作为康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区别于传统的第三产业,而被称为第四产业。体育的产业化或经济化,客观上要求我们在确定体育活动的区位时,也应与农业、工业;商业等产业一样,必须考虑利益最大化原则,如何选择最佳的体育活动区位,而使投入最小、产出最大,也是体育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如体育场馆的空间布局,是取北京亚运场馆的分散式布局,还是取广州天河体育中心的集中式布局,要考虑运动员村、城市居民区分布与场馆的交通便捷性,还要考虑城市土地的征用、城市各功能区的协调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城市地理学的内容息息相关。 体育空间相互作用是,体育场馆产生圈层影响,其影响大小受体育场所的规模、体育场馆提供服务的质量和介入体育活动的机会(频度)等因素制约。受体育影响最明显的一个圈层称为“球迷区”,运动队的数量及分布和球迷集中区是基本一致的。有些区域可能很小,只包括数十人,而一些与职业俱乐部相联系的“球迷区”可能有数以万计的拥护者。球迷区的核心是主场区位,球迷规模受到距离衰减规律的影响。生活在“球迷区”之内的人可以利用接近体育结节点的优势获得利益。生活在体育结节点影响的第二圈层内的人,更多的是以某一特定的体育项目为方式,而不能象第一圈层作任意选择。
体育空间各圈层的经济地理效应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体育能够创造各种经济收益;另一方面,当体育结节点为其周围的人们所厌恶时,产生的便是“负影响圈层”,体育迷也能制造一些“体育污染”,如一些噪音污染,甚至是体育骚乱,从而给经济带来一定的损失。 体育景观是由纯自然的地理环境演化而来的,当体育运动在一定地理空间发展到一定程度,这一空间就可能出现或自然形成或人工促成的体育标志物(如水上运动基地或室内田径场),而成为一种暂时(或永久)的体育景观。
体育场所和人类活动的其它场所一样,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人们在丰衣足食之后,更加追求休闲和体格完美。在许多国家都出现了“体育绿色革命”,以草地为场所的运动大量出现,如马术、足球等,被称为“绿色体育”;随着人类驾驭地理环境能力的增强,相继出现了以海洋和湖泊为运动场所的“蓝色体育”(如冲浪、帆板、赛艇等),以及以雪山冰面为运动场所的“白色体育”(如冬奥会项目)。
19世纪以前的体育景观以纯自然的为主,但是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开拓,自然的体育景观成分减少,地面变成了一种“合成地毯”,越来越多的体育景观以半自然和半人工的为主。尤其需要人为控制比赛的各种条件,以保证竞赛的公平竞争的原则下进行。
近代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使越来越多不同规模和性质的运动场馆遍布城乡,并且逐渐成为人类进行体育活动的主要环境。这种环境使运动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助于不同性质的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和交流。如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以通过室内冰场开展各类冰上运动。 对于不同区域内不同自然和社会条件下不同的体育文化现象的分布规律和特性的认识,是体育文化区域性的本质体现,它包括3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运动项目的区域性。如在阿尔卑斯山路附近的国家(瑞士、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等),雪上运动盛行且具有较高的运动水平;在具有辽阔海岸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洋性气候国家,热衷于在驾驭风帆中展示人的智慧和力量。
第二是体育迷分布的区域性。体育迷这种文化现象的存在是以一定的区域体育文化为背景的,如果没有足球运动的广泛开展,在巴西、意大利、英格兰就不会产生一批狂热的球迷;我国的成都、大连、北京等球迷集中区亦不例外。
第三是运动技术风格的区域性。如我国篮球南方队以广东队为代表,其特点是“小、快、灵”,而北方队以辽宁为代表,凭借身材和体力,发挥内线进攻的优势。足球也有类似的情况。
此外,体育文化的区域性有时也表现在某一运动项目在某一特定的地理空间内的集中程度,我们可以用反映这一地区内该体育项目的高竞技水平和高普及率两方面的指标表示。对于体育地理来说,也很难确定体育的区域差异,但是如果运用区位商来确定哪些区域更强调何种体育项目是可行的。 至少在以下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1.博大的中华传统体育文化需要我们从文化地理的角度追根求源。
2.多民族的人口结构需要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起源和扩散规律进行研究。
3.辽阔的地域空间为体育景观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4.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从区位论角度研究体育场馆的区位选择。
5.体育的职业化和产业化需要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研究体育的优化配置。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地理条件干差万别,不同的地貌区和气候区有不同的主要体育运动形式,同时,由于我国经济实力的制约,各地区不可能全面发良各项体育运动。因此,研究体育项目的设置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进行地理环境与体育项目的适应性评介,具有现实意义。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形式和功能布局的城市区位理论。据此回答14~15题。小题1:下列关于中心地理
很难,人口太少,还得看人口的年龄结构,如果以中老年人居多,可能患病买药的人会多些,如果年轻人居多,患病买药的人就少。正常情况下,每个家庭每年的药费支出约500~800元,你估计一下,能否养活一个药店。
廖什和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异同
小题1:C 小题2:D |
本题考查中心地理论。 小题1:中心地是向周围地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地方,A错误;高级中心地的门槛人口高于低级中心地的门槛人口,B错误;高级中心地数量较低级中心地少,故彼此距离较远,C正确;高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覆盖低级中心地的服务范围,D错误。 小题2: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比较选项中的城市等级,北京的城市等级最高,故服务范围最大。 |
力求湖南教育出版社高一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四章 中心地理论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第二节 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第一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背景:进入20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加速了经济活动集聚的进程。城市在个社会经济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目的: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的规律”这一课题。
二、中心地理论的有关基本概念
(一)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
中心商品(含服务) ——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二) 中心性
◆概念:中心性是指就中心地的周围地区而言,中心地的相对重要性。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测度:中心性一般可用下式表示:
C = B1-B2
式中:C——中心地的中心性;
B1——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的总量;
B2——中心地供给中心地自身的中心商品的
数量。
(三) 补充区域
◆概念:补充区域——以中心地为中心的区域,也称市场区域或中心地区域。具体地说,是中心地的周围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区域。
◆形成:在中心地,中心商品有剩余,而在中心地的周围区域中心商品不足。中心地中心商品的剩余部分便用于补充周围区域的中心商品的不足部分,当两者(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也就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四) 商品服务范围
商品服务范围有上限与下限两种:
◆商品服务范围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
费者手中的空间边界。
◆商品服务范围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角度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
必须达到的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叫做门槛值或最小必要需求量。
(五) 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
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
◆高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
◆低级中心商品——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
◆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
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
(六) 中心地的等级
1.中心地等级划分及特征
2.不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关系
(七) 经济距离
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经济距离为用货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三要素所规定的距离,但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的大小。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一)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一) 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的空间均衡是中心地系统的基础。
1.基本前提
第一,中心地分布的区域为自然条件和相同且均质分布的平原。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中心地在区域内的任何地方都可布局。
第二,具有统一的交通系统,且同一规模的所有城市,其交通便利程度一致。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第三,消费者都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即就近购买,以减少交通费。
第四,相同的商品和服务在任何一个中心地价格和质量都相同。消费者购买商品和享受服务的实际价格等于销售价格加上交通费。
第五,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尽量布局于少数的中心地、并且满足供给所有的空间(所有居民)的配置形式。
第六,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2.中心地系统的构造
3.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具有如下关系,即: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3的倍数在变化,因此在市场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3的中心地系统。
4.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5.市场原则中心地系统的特点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规则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地布局的区位点。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二)交通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各等级中心地的市场区域关系为: 1,
4,16,64,256,…。因此,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4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
在交通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的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1,3,12,48,192,…。
(三)行政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系统
1.特点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个高级行政区域。
2.中心地市场区之间的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各等级的中心地的市场区域数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因此,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也称为k=7的中心地系统。
3.中心地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中心地间的数量关系为:1,6,42,294,2 058,…。
(四)三原则适合的条件
市场原则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
中世纪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
交通原则适用于如19世纪交通展时期,以及新开拓的殖民地国家、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在文化水平高、工业人口多(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交通原则比市场原则的作用大。
行政原则比较适用于具有强大统治机构的绝对主义时代,或者像社会主义国家以行政组织为基础的社会生活。
四、中心地理论的实证研究
克里斯塔勒计算了德国南部中心地的中心性。然后,根据计算结果把当时德国
南部的中心地划分为7个等级(L,P,G,B,K,A,M)。
测定了各级中心地间的距离,发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M)间的距离为7 km,高级的中心地间的距离是次一级中心地间距离的31/2倍。
五、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意义和存在的问题
(一)意义
(二)存在的问题
(一) 意义
(1)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2) 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3)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二) 存在的问题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2)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3)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4)忽视了集聚利益。
(5)没有研究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
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第二节 廖什的中心地理论
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
一、廖什的中心地系统
(一) 设条件
廖什在建立供给多种职能的中心地系统时进行了如下前提条件设:
第一,最小聚落A1,A2,A3…呈类似蜂窝状分散分布,其间隔为a km。
第二,生产工业产品的最小中心地B1,B2,B3…之间的间隔为b km。
第三,B1供给的聚落包括自身共有n个。
第四,必要运输距离,即使商品销售能够获利的最短距离(相当于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中的商品服务的下限)为nV。
第五,正六边形市场区域的面积为F。
(二) 中心地系统的构建
1.基本原则
2.市场区域的形成机制
1.基本原则
基础聚落不仅是消费者的居住地,同时也是企业布局的地点。基础聚落能够供给等级低的自给性商品。比自给性商品等级稍高的商品同时也供给相邻的6个基础聚落。
2.市场区域的形成机制
随着商品的门槛值增大,市场区域规模也在扩大,同时拥有的基础聚落也在增加。高级市场区是低级市场区以区域中心为圆心按一定角度旋转而成的,通过不断地旋转和扩大,并进行叠加,就可形成所有市场区域。
二、廖什理论与克里斯塔勒理论的差异第一,两种模型建立的前提条件不同。
第二,市场区体系的构建方式不同。
第三,克里斯塔勒的模型是明显的等级结构系统,而廖什的模型属于非等级系统。
第四,关于中心地的等级与所供给商品的种类间的关系,两者也存在着差异。
第五,在克里斯塔勒的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规模和人口规模完全相对应,在廖什的模型中,中心地的职能等级结构和规模等级结构未必一致。
第三节 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一、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
二、中心地的等级性
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
一、贝利和加里森的中心地模型
(一) 门槛人口及其测定
1.概念
门槛人口(threshold population),是指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
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2.测定方法
贝利和加里森是通过下式来决定回归曲线中的参数A和B,式中N=1时的P值就为门
槛人口。
P=A·BN
式中:N——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
P——中心地的人口。
(二) 中心地规模扩大对中心职能布局的作用随着中心地规模扩大,中心职能数会增加,每个中心职能得到超额利润的可能性就会减少。同时,随着中心地的人口增加,市场区域规模扩大,各中心职能因规模经济而扩大,最终趋于适当的规模。
(三) 发展与缺陷
发展:前提条件不需要人口和需求均等分布的定,更接近于现实。另外,门槛人口通过人口和事务所的回归分析比较容易求得,便于实际操作。
缺陷:门槛人口的概念不太明确,不能完全说它就代表了商品供给范围的下限。同时区域形状、人口密度、购买力等都影响到该模型的解释力。
二、中心地的等级性
中心地等级性概念
中心地等级性质疑
中心地等级性的实证研究
三、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时间因素与中心地系统
◆中心地系统是社会和经济环境变化的产物
1. 中心地等级的变化
2. 中心地职能的变化
四、人口密度与中心地
人口密度与中心商品消费、中心地的关系:在人口密度高的区域,中心地职能在比较小的范围内提供服务即可达到门槛值;反之则相反。
结论:区域内同类职能的中心地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密布,而在人口密度低的地方则比较稀疏。
第四节 中心地理论的应用研究
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一、在集市研究上的应用
(一)集市的特征
(二)斯泰恩的集市区位理论
(一) 集市的特征
集市一般具有周期性、巡回性、交易的地区性、集散性、等级性和社会职能性特征。
(二) 斯泰恩的集市区位理论
二、在国土规划与整治中的应用
(一) 西德的空间整治与中心地理论
(二) 中心地理论在日本的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一) 西德的空间整治与中心地理论
联邦空间整治法(BROG),规定各级中心地的目标;实施手段是“点轴开发”。各州按照中心地理论都规定了各级中心地和服务圈的人口和范围。巴登-符腾堡州的空间整治是典型。
(二) 中心地理论在日本的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日本建设省曾经按照聚落和公共设施等级进行过区域规划;全国综合开发也体现了圈层结构的思想。
三、在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和城市体系的最完善的理论体系,为如何科学、合理地规划区域内不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及城市之间的空间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思 考 题
1.概念题:
中心地;中心商品;中心地职能;中心性;补充区域;经济距离;市场区;经济距
离;门槛人口。
2.分析市场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3.分析交通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4.分析行政原则的中心地系统形成机制及特点。
5.分析廖什中心地系统的构建机制。
6.比较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与廖什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1 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它可分为(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集、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及图示:
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2.2 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土地、矿产、水、森林等)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2、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人口的文化和消费水平。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根本原因:人口的发展常常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处于互不适应的状态,这种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导致了人口的迁移。
●3、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及图示
世界人口迁移的现状:由发展中国家迁移到发达国家、从贫穷落后国家到富裕国家;从人口稠密国家到人口稀少的国家。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主要人口流出省区是四川、安徽、湖南、江西、河南、湖北等;主要流入省区是广东、浙江、上海、江苏等。原因:以务工和经商为主,多为自发性迁移。
1.4 地域文化与人口
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
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宗教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
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2.1 城市空间结构
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
自然因素 影响结果 原因 实例
地形 平原 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 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阶梯
高原 热带地区城市多分布在高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高原地区凉爽 巴西利亚、墨西哥城
山区 城市沿河谷谷地或开阔低地分布 地表相对平坦,水源丰富 汾河、渭河、湟水谷底
气候 气候适宜 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 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 湿润地区的城市比例高
气候恶劣 荒漠区、高寒区、湿热区的城市少 降水或气温条件不适宜 我国西北干旱区城市少
河流 供水 城市常沿河分布 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 长江沿岸城市
运输 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 货物在此集聚、运转 赣州
干支流交汇处易行成城市 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宜宾、重庆、武汉
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 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 上海、广州
军事防卫 河流弯曲度较大处、河心岛处建城 利用天然河面进行防卫 巴黎
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矿产、旅游、商业贸易等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外交、宗教、军事、科技教育等。
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
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
●3、城市功能分区: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③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中小城市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而大城市往往有多个商业区。一般来说,大城市功能分区复杂,小城镇功能分区相对简单。
西方城市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见教材P32)
●4、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范围、门槛人口等概念。(教材P34)规律: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最便于提供货物和服务的地点,应位于区域的中心,中心地的服务范围表现为以中心地为核心的正六边形;3)高级中心地门槛高,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远,数目少;低级中心地门槛低,服务范围小,彼此距离近,数目多;4)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同一级别则相互排斥,从而构成层次分明的空间网络系统。
2.2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
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
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
●2、城市化的特点: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出现衰落现象;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形成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出现城市群或城市带。
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
2.3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地形地貌、河流水文、森林植被等),使原来的生态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
1)改变下垫面性质,产生城市热岛效应,还影响周围地区的自然 环境;2)破坏原有的河网系统,使城市水系紊乱,河道水质恶化;3)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干扰和破坏了地区环境生态;4)城市带动区域发展,对所在地区自然环境产生广泛影响
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1)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产生功能分区2)改变居民的就业方式,区域产业以非农业活动为主体,传统农业社会演化为工业社会;3)原先的乡村景观成为城市景观4)使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5)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的渗透,强化当地与外界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
●问题: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
3、我国城市发展趋势
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人居环境3)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4)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水平5)有更多的人口进入城市或小城镇 6)大型中心城市,增强其辐射带动功能
3.1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1、农业、矿业、工业、商业和服务业等产业活动的主要区位特点:
(l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与自然环境的联系最为密切。
(2 )矿业:与自然环境的联系也最为密切。
(3 )工业:区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较少,受社会经济条件影响较大。
(4 )商业和服务业:与地理环境条件关系不大,区位主要指向消费人群。
22、产业活动中的地域联系
① 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的地域****:
生产协作:生产一件产品,承担着不同工序的工厂或车间之间的协作;共同为某一种产品提供零部件的工厂之间协作。
商贸联系:(l )区际贸易:一国范围内的贸易活动,是最主要的贸易方式 (2 )国际贸易:以各国间商品和劳务交换为主要内容,因各国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的差异,受限制较多。科技、信息联系:生产技术变革和信息技术推广使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为准确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获得技术创新的信息,企业之间、区域之间加强协作,扩大技术和信息交流。
②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企业之间生产上存在投人一产出联系,空间上存在共用基础设施和劳动力联系,信息上存在信息交流协作上的联系。有投人一产出联系的企业或自发或通过规划集聚到一定的区域,以满足降低生产成本,取得较高的规模效益的需要,从而形成了工业地域。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
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 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 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土地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土地资料是有限的。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国家政策——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
①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它是农业生产分工在地域上的具体表现。
②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按生产对象分为种植业、畜牧业和混合农业;按投入状况分为集约农业和粗放农业; 按产品用途分为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热带种植园农业、乳畜业、地中海式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等。
③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
●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降水丰富的地区。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劳动力、生活习惯等。
小麦:耐寒耐旱,气候适应性广,主产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法国等,是一种旱地作物。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区位因素有气候、市场需求、生活习惯等。
玉米: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区位因素有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市场需求(常做饲料)、国家政策等。
3. 3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运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土地:土地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动的。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来说,土地供给 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显得十分重要,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相关产业的集聚, 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利用率。
2、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印象就可,考试中可能渗透到)
自然:诸如矿产、土地、水、生物等。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状况。
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如高科技产 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 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干扰。●(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信息和知识因素: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市场信息、科技开发信息、人才信息等)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
●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原料地指向型(制糖、水产品、水果加工等)、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市场指向型(食品、印刷、家具、瓶装饮料、石化等)、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家电装配等)、技术指向型(电子、飞机制造等)。
3.3、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
① “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的含义
工业生产各工业部门之间往往存在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形成“投人一产出”工业生产链。
② 工业区位条件变化对工业转移、工业集聚的影响
●世界制造业重心不断产生转移:英德→德美→美日→东亚与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与地区(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地区为重点)。
●随着发达国家工资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传统工业区面临日益沉重的环境压力,部分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的明显改善,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现已发展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地区。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仍由少数发达国家维持着垄断地位。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兴衰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一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
地带)。
4、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4.1 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
1、环境问题是指人类过度开发利用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的环境破坏或环境退化,从而危害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所有问题。按环境问题的性质可分以下四种:
●环境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全球性环境问题:酸雨、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等。
●生态破坏问题: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自然衰竭问题:森林、草原、矿产等的减少和破坏。
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部分趋于枯竭,人均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古代主要人地关系思想:古代的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
●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4.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此部分内容要细读教材)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消耗。
生态工业:生态工业是按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一定的方法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循环经济: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一产品一再生”的反馈式流程,其特征是低开、高利用、低排放。所有的物质和能源要能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