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在线成语词典 在线成语词典
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_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有哪些
ysladmin 2024-07-14 人已围观
简介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_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有哪些 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1.求多个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 中性 贬义】2.成语错误类型之轻重不当?求多个
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1.求多个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 中性 贬义】
2.成语错误类型之轻重不当?
求多个成语的感情色彩【褒义 中性 贬义】
成语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具有感彩的,如果弄不清它们的色彩,就会导致褒贬误用,成了笑话。
所谓褒义词语,是指作者用在自己所喜欢的对象身上的词语;所谓贬义词语,是指作者用在自己所讨厌的对象身上的词语。
下面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加以说明。
1.妈妈不过开了个玩笑,结果惹得爸爸火冒三丈,气冲霄汉。
气冲霄汉本来是形容英雄人物大无畏精神的,是褒义成语,这里却用来形容爸爸生气发火,显然是用错了。
不过,其中火冒三丈是用对了。
2.那天,新华广场有露天演出,由于弟弟想去,结果我们全家倾巢出动,都去看演出了。
倾巢出动是有贬义的,应该用在作者憎恨或讨厌的人身上的,怎么能用到自家人身上呢?
如果说:日本鬼子以为八路军到了八里庄,于是倾巢出动,全都扑向八里庄来;结果让八路军端了他们的老窝。
这才是用对了感彩。
3.敌人虽然逃跑了,但他们绝不会甘心失败,肯定会重整旗鼓,东山再起的。
重整旗鼓是褒义成语,表示作者所喜欢的人失败后重新整顿聚集力量,继续干下去;不能用在敌人身上。
4.他写的稿子被退回来了,据说编辑认为是不刊之论。
不刊之论是贬义词,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其中的刊是删除或修改的意思,恐怕作者误认为刊是指刊登的意思了。
5.你这篇文章语句不通,而且文不加点,无怪老师给你打不及格呢。
文不加点中的点是指涂上一点,表示有所改动。文不加点的意思是文章写得很好,一气呵成,竟然连一处也不能改动。
它是个褒义成语;作者误以为点是标点了,所以成了笑话。
6.我很佩服这位领导。他不仅品德高尚,而且能力超强,做任何事情都有把握;不像某些人由于胸无城府,什么事情也做不好。
胸无城府是个褒义成语。成语中的城府原指城市和官署,比喻难于揣测的心机。胸无城府,是用来形容对人坦率真诚,不在心里琢磨人。
上面例句的作者恐怕不了解城府的含义,以为城府指文化或学问。
上面的句子中的胸无城府如果改为胸中无数,那就没错了。
7.同志之间应当互相支持,大家在一起欢欢乐乐,一团和气,那该多好啊!
一团和气原指态度和蔼可亲,可现在往往指彼此之间只讲和气,不讲原则。它是个贬义成语。
所以,上述句中的一团和气宜改为和和睦睦;否则容易引起误解。
8.大家知道,这几个贪官最后被揪了出来,而且被判了,这真是死得其所,死有余辜!
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为人民而死、为真理正义而死,才能说死得其所呢。
运用成语,不可不注意成语的感彩。
成语错误类型之轻重不当?
A. 有哪些被现代人误用的成语经常被误用的成语 :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其前不能加 “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恻动人。指文章写得好。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大力的帮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用在贬义场合。
12、不胜其烦:指不能忍受其烦琐,用在贬义场合。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人心胸坦率、坦白,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贬义词。
B. 你知道哪些被误用的成语
"我思故我在"。本来意是复杂的:任何自东西都是可怀疑的,只有我在思考这一个现象是不可怀疑的,因此我思体现了我在。常有人拿来表面意义地表达"我是个思想者"的伟大意义,也有人误解为唯心主义。对于因为时间而改变的成语意思,既然词典都接受了,我们为何不接受呢?
C. 现在被误用的成语有哪些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误用:教训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内不可修改的言论。误用:刊登容
差强人意:大致上还能使人满意。误用:不合或是用反意思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误用:建筑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冲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为自然景观。相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平铺直叙: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常误用为贬义。类似的还有名噪一时,也常误用为贬义。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久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误用:请。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用为缺乏整体观念。
D. 你知道哪些被误用的成语来分享下
"我思故抄我在"。本意是复袭杂的:任何东西都是可怀疑的,只有我在思考这一个现象是不可怀疑的,因此我思体现了我在。常有人拿来表面意义地表达"我是个思想者"的伟大意义,也有人误解为唯心主义。对于因为时间而改变的成语意思,既然词典都接受了,我们为何不接受呢?
E. 常被误用的成语有哪些能举例子吗
经常被误用的成语
1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 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不能在其前加上“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常误作动词。
3 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
5 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 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 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 鼎力相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 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 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 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常误用为贬指。
12 不胜其烦:贬义词,指不能忍受其烦琐。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 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贬义词。
14 身无长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 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 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 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 卓尔不群:形容非常优秀,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 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 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 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 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 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 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 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30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31 无所不至: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与此相类似的还有“无所不为”。
32 安之若泰:指身上逆境,遇到困难或遭受挫折时能泰然处之,跟平常一样。与此类似的还有“泰然自若”。
33 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易和“娓娓而谈(形容谈论不倦或说话动听)相混。
34 期期艾艾:形容人口吃。易误指吞吞吐吐。
35 首鼠两端:形容迟迟疑不决或动摇不定。易误解为行为前后不一致。
36 处心积虑:千方百计盘算,贬义词。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心精力,费尽心力)。
37 侧目而视:形容畏惧而又愤恨,易误解为尊敬。
38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易和“鞭长莫及”(指力量达不到)混用。
39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针、政策。易和“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向或做法)混用。
40 不知所云:不知说的是什么,指语言紊乱或空洞,它指的是说话人。易误解为“听者没有理解”。
41不三不四: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品行不正派。
不伦不类:在形容人时多指人的着装不得体。
42鱼目混珠:比喻拿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43、洋洋大观:形容事物繁多、丰富多彩。
洋洋洒洒:形容文章或谈话内容丰富、连续不断。
44、春风化雨: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满城风雨:非指自然界的风雨,而是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到处议论纷纷。
45、蹉跎岁月:虚度光阴与岁月。
峥嵘岁月:不平凡的岁月。
46、侃侃而谈:形容说话理直气壮,从容不迫。褒义。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贬义。
47、学富五车:形容人读书多,学问大。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多,不能形容人。
48、不动声色: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定。
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也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
49、望其项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落后,赶不上。
50、息息相关:比喻关系密切。
休戚相关: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同。
51、扬汤止沸: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2、一发而不可收:一旦开始便不能停止。
一发而不可收拾:事情糟糕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
F. 有哪些一直被人误用的成语或俗语
被人误用的成语或俗语:
1.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很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不少人凡形容美好事物都用这个成语,错。
4.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现在常被扩大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常被人误用为“首先接受任务,或首先应当先做某事”,代替“首先”。
7.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
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能用来表达“讲义气重感情”。
13.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广告词用“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就很滑稽。
14.不可收拾:无可挽救,不可救药。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变褒为贬。
15.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能用来表达“画得又快又好”。
16.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常和“不负众望”被混用。
18.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被用于毫不犹豫地做坏事,就错了。
19.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
G. 哪些被现代人误用的成语
经常被误用的成语 :
1、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有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2、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才能”。其前不能加 “整天”“整月”等修饰词语。“学”为名词。
3、不可理喻:指“无法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常误用为“不可思议”。
4、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5、守株待兔:贬义词,指“不主动努力,心存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常误来形容公安干警的机智。
6、耳提面命:褒义词,形容师长殷切教导。常误用为贬义词。
7、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形容文章的悲恻动人。指文章写得好。常误用为形容文章写得不好。
8、鼎力相助;大力的帮助。敬词,指别人对自己的帮助。常误用为表示自己对他人的帮助。 9、蹉跎岁月:指虚度光阴。常误用来形容“岁月艰难、艰苦”。
10、名噪一时:指在当时很有名声。常误用为贬义词。
11、始作俑者:指某种坏风气的创始者。用在贬义场合。
12、不胜其烦:指不能忍受其烦琐,用在贬义场合。常误用为“不厌其烦”。
13、胸无城府:城府,城市和官署,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形容人心胸坦率、坦白,褒义词。常误用来形容“没有文化”,贬义词。
14、身无长物:指身边没有多余之物,指人贫困。常误用来形容没有特长。
15、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16、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常误用为形容自然景观。相类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17、求全责备:指对人苛求完善,后面不能带宾语,与此类似的还有“漠不关心”。
18、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易误用为形容人专心,没有听到。
19、瓜田李下:形容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易误用为形容田园生活。
20、卓尔不群:形容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易误用为形容人的性格。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高超。易误用为形容听得出神。
22、登堂入室:比喻学问技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易误用为“进入”。 23、如坐春风:形容受到良好的教化。与“景物”无关。
24、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到审问,后来指在法庭上对质或上法庭打官司。易误解为“争论,明辨是非”。
25、相敬如宾:特指夫妻相敬相爱。另有“举案齐眉”。
26、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易和“浮光掠影”相混。后者指印象不深刻,强调结果。
27、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
28、安土重迁:安居故土,不愿随便迁往别处。易理解相反。
29、罪不容诛:形容罪大恶极,与“死有余辜”同义。易误解为罪行还没有达到被杀的程度。 罚不当罪:处罚和所犯的罪行不相当。指处罚过轻或过重。
30、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易误解为“没有成功”。
......
H. 现在被误用的成语有哪些
成人来高考复习成自语_难度及..
成人高考复习成语 北京成考报名,尚德考生,新生...
广告
高考常见误用成语
2016-11-26 766人 62页
4.5分 用APP查看
一、容易褒贬用错的成语
(一) 褒错用贬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考试大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觉。
7.别有天地: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胜。
8.别出心杼:比喻写作不抄袭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无心:指不是有心说的。
10.惨淡经营:指苦心费力经营。
I. 那些被误用的成语,再乱用真的要贻笑大方了
①万人空巷:形容庆祝盛况,不是巷子空无一人;
②目无全牛:形容技艺纯熟,并非没有全局观;
③差强人意:大体使人满意,不是不能使人满意;
④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不是首先接受任务…
J. 有哪些成语是被误用的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误用:教训
不刊之论:指正确的不可修改专的言论。误用属:刊登
差强人意:大致上还能使人满意。误用:不合或是用反意思
高屋建瓴:比喻居高临下。误用:建筑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冲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曾几何时:表示过去没多久。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鬼斧神工:形容人的制作技艺高超,常误用为形容为自然景观。相似的还有巧夺天工。
平铺直叙: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常误用为贬义。类似的还有名噪一时,也常误用为贬义。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常误用为为“不以为意”,表示不放在心上,无所谓。
久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误用:请。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易误用为缺乏整体观念。
⑴ 成语误用有哪八种类型1、张冠李戴 2、望文生义 3、重复赘余 4、自相矛盾 5、不分轻重 6、不辨色彩 7、不合逻辑 8、不当修饰
⑵ 成语使用错误类型例题
1/7 分步阅读
望文生义型错误
成语往往是由典故总结引申而来,当我们不知道这些典故或者由来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望文生义,直接通过字面意思来解读成语。如“万人空巷”,直接字面意思就是巷子没人,是空的。而实际意思确是家家户户都从巷子里出来庆祝,欢迎,街上人很多。与其字面意思恰恰相反。
2/7
对象误用型错误
有些成语所指特定的对象,使用范围仅限所指对象,使用在其他地方便不合适。如“罄竹难书”,语句: 雷锋做好事不留名,一生做的好事罄竹难书。而“罄竹难书”却是用来形容罪行累累,多的写不完。
3/7
敬、谦词误用型错误
中国人在用词方面一向比较讲究,对自己喜欢用谦词,对他人用敬词,而生活中常犯敬、谦词颠倒的错误。如 “蓬荜生辉”,语句:今天因为我的到来蓬荜生辉。“蓬荜生辉”一般是指客人到来,主人说因为客人的到来,是自己家蓬荜生辉,而不能说是因自己的到来,使主人家蓬荜生辉。
4/7
语意重复型错误
每个成语都有其特定的意思,如果不理解很容易犯语义重复的错误。如“记忆犹新”,语句:那感人的场面我至今还记忆犹新,印象非常深刻。“记忆犹新”本就是还记得非常清楚,印象很深刻的意思,与后面的重复。
5/7
语境不合型错误
汉语讲究一定的语境,而成语更甚,语境不合,也非常容易导致误用。如“安步当车”,语句:为快速到达目的地,救援官兵们只能安步当车。这里安步当车使用就不合语境,“安步当车“多形容不紧不慢的行走,与救援不符。
6/7
褒贬误用型错误。
成语多是由典故引申而来,部分成语有释义中有明显的褒贬之分。如“叹为观止“,语句:做官数年,他犯下的罪行叹为观止。“叹为观止”往往赞美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褒义词,如果形容不好的事物时便不能用。
7/7
近义混淆型错误
有些成语意义比较接近,很容易出现混淆的错误。如“安之若素”与“随遇而安”都能表示对任何遭遇都能安然处之。但安之若素多指处于困境,仍能和往常一样,后者强调能适应任何环境,二者还是略有却别。
⑶ 成语误用类型一
1、张冠李戴 2、望文生义 3、重复赘余 4、自相矛盾 5、不分轻重 6、不辨色彩 7、不合逻辑 8、不当修饰
1、张冠李戴 :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就要出差错。
例句: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2、望文生义: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
例句:“国足挂帅”一说的准确性到目前依然无从核实,但人们都相信这决非空穴来风。(“空穴来风”指消息、传闻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这里误解为“虚传闻”)
3、重复赘余 :与成语相同意思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例句:夜深人静,王小东独自孑然一身地匆匆穿过小巷,闪进了巷口的一个漆黑的大门。(“孑然一身”就是“独自”)
4、自相矛盾 :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是一回事,前后矛盾。
例句:他对工作一向拈轻怕重,勇挑重担。(前后语意矛盾)
5、不分轻重: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
例句: 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村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6、不辨色彩: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例句: 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
7、敬谦误用 :某些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成语已烙下了古代的印迹,有的用于自称(谦称),如雕虫小技,东涂西抹,千虑一得等;有的则用于称对方(敬称),如鼎力相助,如坐春风等。如将其混淆,就可能造成误会。
例句:王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抓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 (“抛砖引玉”比喻自己先发表很粗浅的意见,目的是引出别人更好的,更成熟的意见,是谦辞,句中误用为敬辞。)
8、词性误用 :成语其实是一种结构固定的短语,有的是名词性短语,有的是动词性短语,有的是形容词性的短语,因而各自有其特定的语法功能,不能乱用。
例句: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翁中捉鳖。(“翁中捉鳖”是个动词性短语,此句中把它当做名词短语而误做“成了”的宾语,应改为“瓮中之鳖”。)
⑷ 成语使用错误类型
成语运用的五种错误类型1.“不合语境”。如2007年全国宁海卷第19题A项“电话给人们带来了莫大的方便,但打电话有时并不是最好的联系方法,有些事情非得耳提面命,一边说一边比划才能真正讲清楚。”其中的“耳提面命”(褒义,形容恳切地教导),一般用于师长对学生或晚辈恳切地教导,不符合选项语句中所强调的辅之以手势比划式的当面交流的语境。“不合语境”的错误,是成语使用中错误最多的一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和考生要倍加注意,反复辨识和训练。
2.“褒贬失当”。如2013全国课标卷第13题A项“他性格比较内向,平时沉默寡言,但是一到课堂上就变得振振有词,滔滔不绝,所以他的课很受学生欢迎”。“振振”是理直气壮的样子,“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是个贬义成语,此处感 *** 彩不当。再如2012年山东卷第4题A项“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巧舌如簧”是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贬义,以此形容演讲选手,显然是褒贬失当。3.“望文生义”。如2012年山东卷C项“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此项中的“久不归”,原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以此来形容长期请不返回工作岗位,显然是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4. 用错对象。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方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方向性”有意弄错。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特定的“方向性”,就会出现毛病。如2012年安徽卷C项“国际田联专家诊断,男子110米栏项目仍是刘翔和罗伯斯的天下,刘翔的竞技状态与日俱增,而罗伯斯则稍欠稳定且实力有所下滑”。“与日俱增”,意思是随着时间一天天地增长,形容不断增长,一般用来形容人的思想情感或心理压力,不能形容竞技状态。
5. 逆情悖理。任何一个词语,包括成语,都是依据一定的语法关系而存在于特定的句子之中且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就容易出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能否搭配,动词与宾语能否配,动词性成语能不能带宾语等等,不能仅仅从意义上看是否符合句意,还要从逻辑事理的角度看是否合乎逻辑,是否有自相矛盾的问题。如“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莘莘学子”与“一位”搭配前后矛盾。
⑸ 成语出错的类型有哪些
1、望文生义
例:张明这次的作文字迹潦草,文不加红。
解析:“点”,改动、修改。意思是指作文水平极高,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易误解成文章不加标点。
这类成语还有明日黄花、不足为训、目无全牛、万人空巷、大动干戈等等。
2、褒贬误用
词语是有感 *** 彩的。感 *** 彩一般分为中性、褒义、贬义三类。如果褒义和贬义词用反,就会出现错误。
例:陈水扁赞扬台湾志工精神时说:“有很多我们的志工团体,不管是 *** 代表或者是民间企业帮忙等等,这些都是罄竹难书,非常感人的成功故事。”
解析:罄竹难书,比喻人的罪行极多,难以写尽,贬义。陈水扁在这里本意是赞扬,可用了一个贬义词,给世人留下了天大的笑柄。
这类成语还有凤毛麟角(褒)、神机妙算(褒)、洋洋大观(褒)、满城风雨(贬)、半斤八两(贬)、大言不惭(贬)、始作俑者(贬)等等。
3、谦、敬辞误用(不得体)
这一类型与褒贬误用型类似。中国人习惯于尊重别人,所以用敬辞;对自己谦虚,所以用谦辞。人、我不能颠倒,否则就会出笑话。
例:张明站起来说道:“刘老师刚才那番话抛砖引玉,我下面将要讲的只能算是狗尾续貂。”
解析:“抛砖引玉”的意思是“先把自己不是很好的观点或文章介绍给大家,目的是为了引出别人的高见或佳作”,表示自谦,只有陈教授自己来说,而由别人来说就不恰当了。
表谦辞的成语有:蓬荜生辉、敝帚自珍、贻笑大方、无功受禄、忝列门墙、一孔之见、挂一漏万、姑妄言之、管窥蠡测等等;表示敬辞的成语有:鼎力相助、虚怀若谷、率先垂范、虚左以待、洗耳恭听、高抬贵手等等。
4、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使用的对象是一定的,如果对象不对,就用错了。
例:大陆与台湾虽尚未统一,但定会有破镜重圆的一天。
解析:破镜重圆,比喻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新团聚与和好。也就是说这个词语仅限于用在夫妻这个对象上。
这样的词语还有相敬如宾(夫妻)、汗牛充栋(书籍)、三令五申(上对下)、人老珠黄(妇女)、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四岁)、耳提面命(长辈对晚辈)等等。
5、语义重复
如果成语中的某些成分在句子中仍然有呈现,就会造成语义重复。
例:在县人大会议上,很多代表都提出了真知灼见的建议。
解析:真知灼见,正确而透彻的见解。这个词本身就有“见解”之义,与“建议”重复。
再如下列短语中已有的成分与成语中加红部分重复:(1)劳苦大众民不聊生 (2)广大灾民哀鸿遍野 (3)百姓生灵涂炭 (4)连着几天几夜通宵达旦地忙活 (5)一天天地日臻完善 (6)众多的莘莘学子 (7)寒舍真是蓬筚生辉 (8)活蹦乱跳的生猛海鲜 (9)目前当务之急 (10)妄自菲薄自己等等。
6、多义成语
成语也有一词多义现象,我们要全面掌握。考察时往往会在比较生疏的义项上做文章。
例:最后,朱老先生说这只是一次粗枝大叶的讨论,希望大家能从中领略运用文字所应具有的谨严精神。
解析:粗枝大叶,①形容很简略,不细致,不具体;②形容作风草率、不认真。在此句中其意思为①。
7、不合语境
成语也是词,它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语境不合,自然造成误用。
例:张明与李亮几乎天天一起上学,一起踢球,相知相信,相濡以沫,简直是一对亲兄弟。
解析:相濡以沫比喻同处困境,相互救助。句中并没有提到两人共渡难关的信息,所以不合语境。
再如: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如果语境中没有险恶的局势,不能用;名不虚传,“名”是名誉,是好名声,一般名声、恶名、臭名不可用;差强人意,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不能用来表示不满意等等。
8、不合语法
有些成语有自己的习惯用法,切合了习惯用法,则使用正确,反之,则使用不当。
例:中科院计算机研究所的研究员们津津乐道着“龙芯”1号的研发成功,这是我国首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PU,又称“中国芯”。
解析:“津津乐道”不具备带宾语的功能,因此这里使用不当。
其他如求全责备、司空见惯、漠不关心都不带宾语。有的成语只能用于否定句、疑问句中,如同日而语、相提并论、一概而论、等量齐观、善罢甘休、等闲视之等;有的只用于否定句,如望其项背、吹灰之力、万应灵丹等;有的多适用于诙谐讽刺句,如神通广大、寿终正寝、洗王恭听、沐猴而冠、呜呼哀哉、一命呜呼等。
⑹ 常见轻重不当的成语
成语标题 成语解释
爱毛反裘 反裘:反穿皮衣,指皮毛朝里。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魏文侯出游,见路人反裘而负刍,文侯曰:‘胡为反裘而负刍?’对曰:‘臣爱其毛。’文侯曰:‘若不知其里尽而毛无所恃邪?’”
本末倒置 本:树根;末:树梢;置:放。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出处:金·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然非知治之审,则未尝不本末倒置。”
比权量力 比较衡量两方面的权力和力量。也用来指衡量两方面的轻重。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上》:“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不分轩轾 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
不识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你这小畜生,不识高低!看棍。”
不知高低 指说话或做事不知深浅轻重。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二十三:“那安妈妈是妇道家,不知高低,便向乐公撺掇其事。”
不知高下 指说话做事不知轻重。
出处:明·康海《中山狼》第三折:“先生,谢得您救俺也,只俺有句不知高下的话儿敢说么?”
不知轻重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出处:《吕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不足轻重 犹言无关紧要。
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五:“笔帖式为满洲进身之一途,今各衙门皆有,额设候补者又盈千累万,视为不足轻重矣。”
寸木岑楼 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
出处:《孟子·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
弹斤估两 形容掂量轻重。
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一卷:“言真道、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惹得一市人都来观看,不住声的有人喝。”
等闲之辈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魏有邓艾,足智多谋,非等闲之辈。”
掂斤播两 掂、播:托在掌上试轻重。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任凭人说短论长,他不怕掂斤播两。”
颠斤播两 较量轻重。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出处:《绿野仙踪》第四四回:“起先不过房里院外吐些颠斤播两的说话,讥刺几句,使如玉知道。”
腹背之毛 比喻无足轻重的事物。
出处:《韩诗外传》卷六:“背上之毛,腹下之毳,益一把飞不为加高,损一把飞不为加下。”
鸿毛泰岱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同“鸿毛泰山”。
出处:郭沫若《战声集·〈归国杂吟〉之三》:“四十六年余一死,鸿毛泰岱早安排。”
鸿毛泰山 比喻轻重相差极大。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缓急轻重 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的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七:“古之人有至于张空弮、罗雀鼠而民无二志者,非上之信有以结其心乎?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剑首一吷 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同“剑头一吷”。
⑺ 常见轻重不当的成语有哪些
爱毛反裘[ ài máo fǎn qiú ]:古时穿皮毛衣服,毛的一面向外。比喻不重视根本,轻重倒置。
本末倒置[ běn mò dào zhì ]:比喻把主次、轻重的位置弄颠倒了。
喧宾夺主[ xuān bīn ó zhǔ ]:比喻外来的或次要的事物占据了原有的或主要的事物的位置。
不知轻重[ bù zhī qīng zhòng ]: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掂斤播两[ diān jīn bō liǎng ]:比喻在小事情上过分计较。
⑻ 题中经常考的成语运用错误类型有哪些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许多源自典故,并且有些成语中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加大了同学们理解成语的难度。如果同学们在做题的过程中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句:
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风险,吃了苦头,却没得到好处。)
二、褒贬不分
有些成语有明显的褒贬色彩,或赞颂、表扬,或贬斥、指责,如果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都是不恰当的。读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实际上这就是陷阱!
例句:
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巧舌如簧: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带有贬义的感 *** 彩。)
三、语义重复
成分赘余是语言运用中常见的语病,成语的运用中突出存在这样的问题。虽然成语的意思在句中是正确的,但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的重复,近几年高考题中,有所涉及,做题时更应该注意。
例句:
某些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实在低劣,被人贻笑大方,影响了学校的声誉。(贻笑大方:被大方之家耻笑,已有“被”的意思。)
四、不合语境
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使用是否恰当,关键是看其是否符合语境。如果与所在的语境不能协调,使用就是不恰当的。
例句: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些地区画地为牢,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人为地分割和控制煤炭。(画地为牢:喻只许在指定范围内活动,不合此处语境。)
五、轻重失当
有些成语词义较重,有些成语词义较轻,这就要求根据特定的语境选用轻重适度的成语,以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句:
为了出版这本画册,他义无反顾地放弃了休息时间。(义无反顾:“道义上不容许徘徊退缩;只能勇往直前”。而句中“为出版画册而放弃休息时间”与“道义”无关。)
六、对象错位
每个成语都有其相对应的使用对象,如果在使用时不分对象,就会张冠李戴,闹出笑话。
例句:
只见演员手中的折扇飞快闪动,一张张生动传神的戏剧脸谱稍纵即逝,川剧的变脸绝技赢得了观众的一片喝彩。(稍纵即逝:形容时间或机会很容易过去。)
七、谦敬误用
有些成语是谦辞,只能用于自己;有些成语是敬辞,只能用于他人;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
例句:
张厂长的一席话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了许多搞好产品质量的好建议。(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八、固定搭配
成语在使用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搭配方式,若果脱离这种搭配就会出错。(不合语法)
例句:
据介绍,这位盲人并非走后门照顾来的,她在美国女子1500米奥运选拔赛中名列第三,许多明眼运动员只能望其项背。(望其项背:其用法是多用于否定句中。句中要表示的意思是许多明眼运动员比不上她,所以应改为“许多明眼运动员难以(或“不能”)望其项背”。 )
九、不合语法
成语在使用中形成了语法上相对固定的搭配方式,若果脱离这种搭配就会出错。
例句:
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司空见惯:看惯了就不觉得奇怪。后边一般不能带宾语。)
十、形近混淆
有些成语由于字音、字形或词义相近,使用时极易混淆,设题者专门找一些极为相近的成语来迷惑大家,因而必须区别近义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例句:
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此处应改成“耸人听闻”。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者震动。)
⑼ 成语错误种类
一、望文生义,主观臆断。二、混淆色彩,褒贬颠倒。三、对象不当,张冠李戴。四、不明语境,谦敬错位。五、功能混乱,搭配不当。六、不合习惯,违背常规。七、范围不清,轻重失当。八、画蛇添足,前后重复。九、不明语源,不知本义。
⑽ 成语使用中常见的错误类型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意蕴是约定俗成的,而且大多都有一定的典故,加之有些成语中的语素还含有生僻的古义,这就造成了成语意蕴理解上的难度。如果我们对成语意蕴不仔细辨析,粗枝大叶,一瞥而过,就极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如:
(1)这个剧院的大型话剧、歌剧等演出票价不菲,让许多有艺术爱好而又收入不高的普通人叹为观止,无法亲临现场享受艺术大餐。
(2)去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高达10万亿元,其中网络商品零售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凭此成绩,我国当仁不让地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
在(1)句中,“叹为观止”意为“叹:赞叹;观止:看到了止境。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句子说的是高票价让人们无法亲临现场,用“望而却步”比较合适。在(2)句中,“当仁不让”,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二、褒贬不当
成语从感 *** 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贬义三种类型,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明褒贬,否则就容易造成贬词褒用或褒词贬用的错误。如:
(1)为了完成在全国的市场布局,我们三年前就行动了,特别是在营销策略的制订上可谓处心积虑。
(2)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1)句中,“处心积虑”一般作状语,含贬义,指费尽心思做坏事,常误解为“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力)。(2)句中的“巧舌如簧”这一成语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含有贬义,用在这儿亦是感 *** 彩不当。
三、语意重复
成语一般都比较精练,使用得当,可以收到言简意赅之效,但如果不注意成语和句子语义的比照,就容易造成成语隐含义与句子语境义的重复。如:
(1)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好了,今天关于“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成语褒贬误用的例句”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上一篇:成语接龙卡片_成语接龙卡片怎么玩
下一篇:成语查询软件_成语查询软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