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大全 成语大全

免遭刑累毁何追打一生肖_免遭厄运的意思是什么

tamoadmin 2024-09-04 人已围观

简介1.对宋江一个评价2.说说水浒里林冲的个人经历3.《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七 志九4.法孝直(即法正)何许人也?5.求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高中70篇 翻译看过呀!《镜花缘》剧情介绍:主 演:曾志伟 叶子青 王玉立 韩江焦姣 于荣光 濮存昕 汪明荃第一集天庭之上,一片歌舞升平,众仙家为了祝贺王母寿诞,各展所长。而日常总爱争妍斗丽的百花林一众花仙,自是不容有失的各自忙于酿百花仙蜜贺寿

1.对宋江一个评价

2.说说水浒里林冲的个人经历

3.《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七 志九

4.法孝直(即法正)何许人也?

5.求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高中70篇 翻译

免遭刑累毁何追打一生肖_免遭厄运的意思是什么

看过呀!《镜花缘》剧情介绍:

主 演:曾志伟 叶子青 王玉立 韩江

焦姣 于荣光 濮存昕 汪明荃

第一集

天庭之上,一片歌舞升平,众仙家为了祝贺王母寿诞,各展所长。而日常总爱争妍斗丽的百花林一众花仙,自是不容有失的各自忙于酿百花仙蜜贺寿,藉此弦耀所能。却在此际,偏遇上霸道的风仙为送星心狐下降凡尘历炼,抄快捷方式风卷百花林,狂风摧花,眼看一切便要毁于旦夕,花奴小山排众而出,舍死忘生的施展浑身力量对抗风仙,只是强杆好胜的风仙“龙风箭柱”一出,花奴小山又如何敌得了?一切彷佛早有所定,观世音座前金童的及时出现,除祭起了观世音所赋予的杨枝,以金光护法将风仙手上的星心狐顺利送往凡尘之外,亦借助了本用作洗涤星心狐戾气的甘露来挽回小山一命。缘也!业也!金童对小山这一相助,到底又会带来多少不可预知的祸福,而带着满身戾气转世为武则天的星心狐,在凡尘的历炼又将会带来多少风风雨雨,成就了一段为人所乐道的故事?!

第二集

花奴小山被十二花仙推举为百花林芳主“百花仙子”,亦因缘份的到来与金童互生情愫,彼此一见钟情。只是天庭本有戒律,为了众仙家得以专心修行,均不容许各仙家未得王母恩准而自行相恋的,加上好事的风仙,虽本已有雨师的痴心倾情,然而因对金童早生爱意,眼看俊俏郎君的心竟被人所占,风仙的好胜又如何肯罢休?! 正当小山在金童陪同下满怀欢喜带领着十二花仙及小圆子进殿祝贺王母寿宴之际,冷不防却被天文星及天武星故作阻挠,不准本属畜牲的小圆子进殿,小山与小圆子亲如姊弟情深,金童岂容眼前的狐虎威?!双方剑拔弩张,王母座前掌帘彩云及掌灯彩霞,凭着王母懿意轻易化解了一场争斗,更令小山无奈与众花仙领着百花仙酿进殿,留下金童照顾小圆子!柔扬乐韵飘送云上舞,表面看似热闹的王母寿宴,其实早以弥漫着看得透的醋雨腥风,小山芳踪渺然到底隐藏甚么故事?!

第三集

遥池圣殿的骇人气氛,在王母威严逼迫下,天文星与彩霞,天武星与彩云,不得不将小圆子双亲当年为了一颗失踪的圣果蟠桃,如何含冤双双惨死往事和盘托出,竟是四人所为。王母为对小圆子有所公平交代,便将四人全贬下凡尘,顺天机应天意的让凡世间萌生另一场历劫。至于金童和小山以及风仙,三人之间爱恨纠缠彷佛早有主宰,王母不得不一一依法惩罚,褫夺三人身上法力并下令困于北望天都三峰,遥遥相隔不准相见。定局已成却阻不了金童与小山相爱的信念,寄望他朝释放日便是相见时。只是被孤立一方的风仙又如何甘心,殿外的一场大吵大闹,又是圣果蟠桃种下的因,一直疼爱着小山的百果大仙及杨桃和杨梅竟因而被王母随即亦贬下凡尘。人世间当权的李世民虽正值五十多却重病缠身,为了内心忧虑,临终前下令侍奉在侧的武则天出家到感业寺,诵佛终老!天上人间一切幻变到底有何?!

第四集

一所感业寺又岂可困得了不甘心的武则天?!是巧合还是天意?!一段青梅竹马之情所系,武则天把握着机会终被继任为帝的李治接回宫内。而随着李治驾崩,皇位虽由太子李哲继任,只是一切大权都全落在处心积虑已久的武则天手上。犹如凡间一切映照着天上一样,情之所系又岂可困得住金童与小山彼此相爱的心?!十二花仙同心联气筑成花桥一度,“花人合一”使得金童与小山得以互诉相思苦,孤单的风仙如何忍得了?!雨师的相助,呼风兽再出现,花库被毁,迫使花气飘放到天上人间处处,造就了武则天隆冬下旨令,百花绽开,芬芳吐艳!即使有爱才惜才之心,也迫得王母不得不顺应天机早有的安排,将金童,小山,风仙及雨师全贬往凡尘,应一场镜花缘水月劫!四人的降临跟百果大仙转世的唐敖,到底又会否牵引出另一段“缘”!将亲生子李哲贬为庐陵王,自立为天后的武则天,跟这“缘”又如何扯上不解关系?!

第五集

天文星转世骆宾王,天武星转世徐敬业,二人彷佛便是棋局中的一对引子,揭开了棋局的第一章;而百果大仙转世的狂生唐敖,便是这棋局的一着重要部署。随着李哲不甘心被贬庐陵王,随着身边野心早见的韦皇后教唆,为了不知所谓的道义,唐敖成了二人的信鸽,将密谋起兵反武则天的讯息传送到军权大握的徐敬业手上。随着唐敖过人的智慧犹如反掌轻易便将落在剌史程大霸手中的骆宾王救出,造就了骆宾王身边忠仆余仓对唐敖往后的情义,也造就了程大霸对唐敖仇恨之心。骆宾王的一篇“讨武檄文”,各州各县义军顿起,促成了徐敬业意气风发,鬼胎早怀的更呈现脸上!“道不同不相为谋”,唐敖此刻正是离去时。掌灯彩霞转世的唐敖夫人林彩霞,跟掌帘彩云转世的徐敬业夫人文彩云金兰之情依依话别,林彩霞怀着沉重心情随唐敖而去,临别在即,骆宾王赠诗相送,谁又知道个中早隐藏干戈结局?!

第六集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正如天后武则天当年对徐敬业所下预言,纵有强大军权却也斗不过繁荣安定的盛世!徐敬业的起兵,战败的结果彷佛早有所定,在忠仆余仓掩护下,徐敬业和骆宾王双双落荒而逃,战火残烟,人心惶惶的局势下,逃难的避祸的,便让自称“侠盗”的多九公和自称“风流剑侠”的林之洋为争夺一马车而相遇,二人另类作风亦恰如前生的杨桃和杨梅一样,总是纠缠不清,一场你追我逐,终在腹大便便的文彩云出现下,不打不相识的方化解了闹剧般的误会。随着林之洋赶马车会合其姐林彩霞及姐夫唐敖的机缘下,棋局的另一章犹如揭开了。徐敬业,骆宾王,唐敖,多九公,林之洋,文彩云和林彩霞全部都竟聚在一起。这一切的编排到底是众人背后有人在布局,还是上天的摆棋?!心有不甘的徐敬业奢望的是东山再起时,奢望的是部下王那相尚存的兵马足以再作一战,烽火又要吹起了!

第七集

“世事如棋局局新”,职卑权小的王那相竟是武则天布局中的一着暗棋!纵使唐敖和多九公有着过人的机警,及时将林彩霞及文彩云分别带离军营险地,只是却也防不了王那相的奸诈,徐敬业始终免不了死在王那相刀下。深夜排山倒海的追杀,早对林彩霞痴心暗种的骆宾王在一段埋藏内心多年的柔情诉尽后,便不惜以身犯险让多九公及林之洋掩护着腹大便便的林彩霞逃生;而另一方的唐敖为求摆脱王那相,亦以单人匹马引开追兵,留下余仓照顾临盆在即的文彩云。厮杀之声不曾停过,最后诗篇的哀鸣,一刀落下,骆宾王自刎了,文彩云剖腹了,二人重上天庭时正是换来金童与小山的降世。黑夜漫长留下了王那相额上唐敖那一剑的仇恨,黎明的到临换来了众人历炼的新一页;只是几许风雨过后又再来,十八年后的小渡桥上,竟是金童转世的徐承志,百花仙子转世的唐小山和风仙转世的程金凤相识相会之地!

第八集

小渡桥上的扰攘,多九公的略施小计,一个响锣的传讯,终于将徐承志和唐小山从厄困中摆脱了刁蛮任性的程金凤;然而一番闹剧冥冥中又造就了徐承志与唐小山的一见钟情,暗生情愫。正当各人相互认识之际,一阵铁蹄声的来临也令各人分别了!徐承志为救离无知的小孩,跟鞍上恶形冷脸的王那相刀来刀往,阴险的王那相直觉眼前自称刘祖的徐承志来历有所怀疑之际,县衙快马传召迫使王那相不得多作犹豫,也让徐承志有机可乘安然脱险。不毛之地的岭南,既有贬为县令的程大霸一次又一次被侠盗戏弄,又有王那相十八年后突然出现,更有武则天的快马密诏,离奇复杂的纠缠到底隐藏着甚么阴谋?!而徐承志好胜的硬闯县衙,程金凤一掌过后又一掌,既重伤徐承志复又将其击离开重兵围困的县衙,方揭开一切原是雨师转世为不人不妖的鲁克在背后巧施妙手;各人陆续相遇到底又将揭开甚么棋局了?!

第九集

“有缘的始终会相见”!中下鲁克毒掌的徐承志辗转中偏晕倒在唐小山茅舍前,冥冥中棋局摆布的一切依然跟唐敖这一家牵扯着不能理清的干系。情窦初开的唐小山为助徐承志脱险,不问来历也要哀求母亲林彩霞,舅舅林之洋和长辈多九公三人合力相助,以心理之战布下麻疯疑阵,险中求胜的将追查而至的王那相一干兵马攻退。徐承志幸免于难,更对唐小山纯真情怀顿添几分爱意。只是脸上有着难看的红胎印,自知丑陋的唐小山岂敢接受?!二人一番心中情尽诉,徐承志真摰之情终令唐小山信心重拾,就在情话绵绵之际,爱闹的多九公和林之洋的撞破,使得本是浪漫的气氛瞬间竟凝重;林彩霞的忧虑,大智若愚的多九公便已明白,王那相的出现正是暴风雨来临前的一阵烟雾警报,要来的总是挡不了阻不了,但二人心中顾虑又岂是不知天高地厚的林之洋所理解,更遑论是后辈的徐承志和唐小山了!

第十集

虽然唐小山不顾安危联同多九公及林之洋合谋使计欲将混进王那相兵马中 的徐承志救离脱险,偏又屡被林之洋的鲁莽出错连番陷入危机中;只是世事奥妙,最终却是因为程金凤的突然出现,事情有所扭转的迫使王那相率众返回县衙。唐小山目送徐承志随大队而去,落寞中却明白不必再为爱郎处境担忧,只因程金凤是绝对懂得妥善安排;而事实徐承志在程金凤协助下的确是摆脱了王那相的虎视眈眈,然而程金凤的霸道,徐承志又怎可忍受?!结果一场小火的发生,徐承志即使是被困在重兵守卫的县衙厢房,竟然也告忽然失踪了,程金凤又能奈得了何?!与此同时,唐小山带着无奈失落的心随着多九公及林之洋回家途中,却巧遇上小圆子转世的灵童白元大师被雷神转世的马文口追捕,白元那亲切如熟悉的猿猴举动,使得唐小山不由分说便出手协助白元脱险,但这一相助,结果归家的路途又会否受到阻延了?!

第十一集

唐小山念念不忘徐承志,为了心安理得清楚肯定徐承志最终可以从程金凤的监视中脱险,得多九公提示下利用镇上牌坊前摆棋的张小五以作打探。几番棋局对阵,果然“棋逢高手”,不但让唐小山重遇爱郎徐承志,同时也得悉王那相远道前来并以多路兵马围困此不毛之地的岭南,目的虽然不得而知,唐小山却已肯定对相约在牌坊见面的白元有所不利,结果如天意早有安排般,唐小山,多九公及林之洋一行人等在回家路途上也不由自主折返回镇上去;果真是“棋局之外自有另一番天地”,而众人一切行藏举动偏偏又如武则天一人独自在摆棋的布局般不出半点差错,正中其所言的“敌我双方都由自己操控便自有一番乐趣矣”!只是“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武则天自以为是全盘棋局的操控者,但又可知道自己也不过是王母和观世音比试的棋局中一颗棋子?!而走漏的小圆子,更正是最影响这棋局的走势呢!

第十二集

从前说武则天弑血成性,亲生子也不能幸免;但对于传说中可长生不老的紫河车却甚是抗拒,为的就是不想滥杀无辜孕妇与婴孩,那么武则天便显然也有仁慈之心,然而却又为何为了令徐骆两家后人及唐敖一干人等自动再现江湖,不惜派遣奸诈走卒王那相带领重兵追捕?!十八年了,武则天难道还放不下当年徐敬业起兵反周的仇恨?!非得斩草除根?!但可知道当中的王那相正好利用此番大肆追捕的公报私仇,为额上被唐敖所剌的一剑准备私了?!还有那可耻的马文口一直觊觎着灵童白元,当中又为唐敖,唐小山,徐承志,多九公及林之洋等多生几许节外之枝?!偏偏这纠缠不清的你追我逐中,还有那任性妄为的程金凤插上一手,懵然不知的走进别人绳网内,累已亦害人,使得一切更趋复杂,难道程金凤的介入,便犹如白元向徐承志和唐小山所言是前生的缘!是前生的业?!至此这棋局卖的又是甚么了?

第十三集

一条具有神奇法力的水银纱巾,使得从小便印在唐小山脸上巴掌一样的红胎印自此消失不再现,也使得徐承志和唐小山对白元所说关于前生的一些人一些事,不得不抱疑幻疑真之心!然而,这一切彷佛不过是众人在凡尘历炼的序幕,程金凤无休止般的突然出现,身上那阵阵妖魔般之气,总是给徐承志和唐小山带来无可避过的困扰,加上那不人不妖的鲁克作后盾,程金凤便犹如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了!是否“正不能胜邪”?!纵使唐敖有如何过人的本领,可以抵得住王那相的奸诈,却竟斗不过马文口的阴险,是因为唐敖没想过身为骆宾王亲生子的马 文口竟会认贼作父,乘虚暗算了自己!一切慨叹徒增悲伤,唐敖惟盼的便只有他朝循循善诱的改变!惜世事总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妻子林彩霞被程金凤掳劫带往县衙,当中又将要激发出多少波涛汹涌的灾难了?!

第十四集

金钱和富贵果真是万能吗?!武则天畜养的秘密行者孤鸣,最终竟也要在王那相引诱下低头,是世态炎凉的悲哀?是已日渐衰老的武则天主政下一个当头棒喝的警报?总以为布局是自己编排,敌我双方每一着都是自己摆布便不会出错,但谁料错在现实中存在太多枝节?!程金凤掳劫林彩霞,迫使唐敖,唐小山,徐承志,白元,多九公,林之洋,以及余仓都不惜冒险全往县衙闯!王那相的志在必得,马文口的卑鄙无耻,加上背后巧施魔手的鲁克,一场狱中混战的厮杀,最后便演变成林彩霞死在当场,余仓被本是少主人的马文口重创,生命危在旦夕!处身宫禁的武则天到底又可知道得清楚?仙人化身的彩霞所说的一切,又能道化得多少了?!而一直对武则天过往滥杀的狂妄抱着宽容态度的唐敖,经历丧妻浩劫,还能以旁观者之姿置若罔闻吗?!程金凤为达一己私欲闯下祸结,到底又会再生多少损人不利己之灾?!

第十五集

五十年不逢一见的大北方旱灾,使得武则天无力对抗的不得不下跪向老天爷叩拜,祈求上天怜悯凡间黎民百姓,可是愈是向老天祈求便愈是激发起武则天对上天诸神的指责,使得在天上悠然对弈的王母和观世音也免不了眉头大皱,感叹前生是星心狐的武则天那执着的凡心,也造就了观世音借机向王母劝说无需对众生操控得过紧!只是棋局已走到一半了,能够改动的又有多少?鲁克如雨师贯彻始终对程金凤痴情,盲目地妄顾后果为程金凤付出,为了迫使唐敖和唐小山父女走到死胡同,成就程金凤得到徐承志,不惜连番以妖魔力量攻击二人;结果,余仓终避不过重伤致死一劫,而徐承志也和唐小山及白元相继从万丈悬崖直堕深渊;若然没有观世音慈悲的一助,三人性命怎能保?!可惜,历经丧妻之痛,失女之苦的唐敖还会处之泰然吗?!一切早已算在武则天账上,唐敖决到洛阳刺杀武则天!

第十六集

经过林彩霞以仙人之躯的报梦,武则天已推断唐敖必来算账,因而刻意以“空城计”让唐敖无需受到丝毫危险便能在上官婉儿的引领下面见武则天!而本带着仇恨之心欲来行刺武则天的唐敖,经过漫长一夜的对谈,最终竟然没有下手杀掉武则天;林彩霞的报梦到底是救了武则天还是唐敖呢?!也许便是所谓天意的关键了!只是,正当唐敖尽把心中多年积压的一切恩怨仇恨放下,轻松自在的便要和好友多九公及妻舅林之洋乘船离开洛阳,准备回返岭南跟女儿唐小山团聚的同时,原来唐小山却已和徐承志随着上官婉儿的带领下,步进禁宫面见武则天,这又是天意吗?徐承志和唐小山这对“初生之犊”,在面向早已闻名于世的“女魔头”“大暴君”的武则天,到底又会否“畏虎”的惧怕退缩,而武则天又会否如对唐敖般宽恕眼前这双“目中无人”“口出狂言”“放肆不羁”的徐承志和唐小山了!他俩又将面临何种的处决?

第十七集

洛阳禁宫城外,重兵监视与追踪;是要对徐承志,唐小山和白元作出秋后算账?!还是因为王那相和马文口锲而不舍的追杀而作出保护?!张小五的一条船又正好来个安全脱险之机!同样地,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也是乘着一条船,晴空万里“随风飘”!唐敖此刻心情真个是“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风飘飘,浪涛涛!世事又岂能尽如意?!黑夜,狂风翻巨浪,恁是唐敖如何以己性命哀求苍天放过多九公及林之洋,只是巨浪依然!唐敖的嘶叫求助,处身天上的太白金星深受感动,也来跪拜观世音菩萨可否“帮一帮”?!然而天意既有所安排焉能改变了?就如徐承志和唐小山卿卿我我话将来,程金凤和鲁克突然而来的魔掌,众人受袭堕海,船沉没!阳光再现,一切竟如世外桃源,三寸高的矮人,唐敖竟是身处在“巨人国”?!人生奥妙,总是损人不利己的程金凤为生存甘愿接受鲁克邪妖的“元婴”相助!众人际遇又是另一番景象!

第十八集

黑夜的大海,冰块浮浮在动,寒冷载着的是死里要逃生的徐承志和唐小山,二人无助的只能倚靠着信念来拼命!冰山背后的远处,绿洲出现是徐承志顽强的报酬!惜黑夜太沉了,沉得令唐小山眼前只有更漆黑,双目闭上了!阴阴复沉沉,鬼门关前唐小山竟不知身在何处!阎罗王的自私竟可“冯京作马凉”,无辜的唐小山瞬息间便要往十八层地狱去!一道金光闪进,慈悲的观世音来解救!天书一页揭过又一页,尽是道着唐小山前生和今世与花之缘,与花之情,与花之义,只是冷脸的阎罗王又如何懂得情和义?!不放就是不放!唐小山无助了,哀伤的是掉不下爹爹唐敖,爱郎徐承志!观世音尘拂轻轻再一动,天书又再揭开了新一页,寂静中只见阎罗王竟掉下一颗悲壮的泪珠,是天书那一页正道尽了唐小山在凡尘往后未完的路,是何等可悲可叹,阎罗王也感动了!

第十九集

鬼门关前,金色的人间隧道开启,可怕的漫漫长梦终得以醒来了!“能够生存已经是很不容易”!徐承志轻轻一言彷佛唤起了历经生死的唐小山片片回忆的莫名,是“玄”是“缘”!绿洲上一颗能医百毒的“曼佗罗”仙果却治不了程金凤留在唐小山身上那妖邪毒害!只是天意巧安排,仙果却让唐小山遇上了山茶仙子转世的艳妮和莲花仙子转世的水莲;不打不相识,唐小山不惜性命堪虞也割肉救二人的伟大,促成了三人加深认识,嫉妒令原为“轩辕国”妃子的艳妮和水莲罗患恶毒,被迫深居于“火山国”和“冰岛国”,“曼佗罗”仙果的成熟是二人重生之机!过去悲惨使得艳妮和水莲更懂珍惜生命的可贵!另边厢,处身“巨人国”的唐敖不计酋长奸诈戏弄的前嫌,“助人为快乐之本”,带领着多九公和林之洋领导一众三寸高族民如何以巨大的稻草人和火攻除去眼中所谓的大鸟群;团结就是力量,大鸟群远去正是“巨人国”族民接受唐敖三人为朋友之时!

第二十集

把酒言欢,“大人”与“小人”竟可相处在一起,此情此景奇哉怪哉!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临别“巨人国”前,一众族民终化敌为友!就正如徐承志和唐小山在艳妮和水莲相助下,木筏虽简陋,为治唐小山身上剧毒也决往“轩辕国”前去!可惜大海茫茫,众人早陷入困境,不知结果将如何之际,芍药仙子转世的哑女王芍儿恰巧的出现又会否有所转机?!远在洛阳武则天,得悉程大霸竟然也被王那相和马文口追踪,事情至此,武则天不得不部下险要一着!灯红酒绿,武则天要上官婉儿找的竟是总流连在妓院中的浪客莫名!甘愿偿还自己性命予莫名的武则天,此战许胜不许输!程大霸被武则天收押,王那相趁机藉以程金凤妖邪力量,来除掉大仇人武则天!祭陵大典上,不甘心的庐陵王李哲为复皇位倒戈相向,一场布局诡秘的大厮杀便要展开!刀枪激斗,程大霸拼死护驾倒毙在女儿程金凤亲手刺下的一枪,这一局如何扭转了?

第二十一集

为救亲父行刺武则天不果的程金凤被处斩首,痴心情长的鲁克又怎可让至爱如此命丧黄泉?!劫刑场是免不了的唯一途径!是否真的小人当道?!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以宽宏之心对待“巨人国”,换来竟是真“小人”的东走西行愚弄,一心要往岭南返却偏向闻所未闻的“女儿国”行。茫茫大海到底何去何从?!徐承志,唐小山,艳妮和水莲在王芍儿领航下,乘船到了“三苖国”,桂花仙子转世的粉玉桂未明真相,出尔反尔便将徐承志和唐小山等人扣押!中土之外的岭域尽是千奇百怪,“女儿国”的颠倒乾坤使得自以为有一身本领的林之洋掉以轻心,一瓶“女儿红”灌下之际正是国舅坤欣到来强抢“民女”入宫选妃之时,浑浑沌沌无力招架的林之洋竟成了囊中物!表里不一的“君子国”是“三苖国”长期忧患,白元和张小五因王芍儿的善心在大海中获救,常言“好心有好报”,“三苖国”人民处在危难中,便是灵童一显身手报恩时!

第二十二集

林之洋被掳,唐敖有的是担忧之心;程金凤丧父,有的便是复仇之恨。“女儿国”内殿中,犹如被囚禁的林之洋,亲身目睹雌雄颠倒的恐怖;大殿上,牡丹仙子转世的阴若花一心为人民谋幸福,贵为皇叔亦要与奸诈的国舅坤欣和皇后勃美乐公然抗衡,处身当中的皇帝查篷便成为磨心!只是大权早被奸险所占,查篷又岂是可随心主政?!气馁加不忿鼓励着查篷乘夜出宫欲远去;倒行逆施的习俗亦促成林之洋不得不逃走!缘份天空下,查篷和林之洋在追兵逼迫中遇上了;在寂静的御厨内加深彼此认识;一切从虚幻的奇异旅程开始到满天繁星的浪漫,只是禁宫森严,又岂容二人逃得了现实?!林之洋舍命相助奠定了查篷的倾心!逃不了的结果便是唐敖撕下皇榜,不懂治水本事却向坤欣毛遂自荐以求有机救得林之洋!国舅坤欣岂是省油的灯?!唐敖豪迈外表更是坤欣眼中“美人儿”,发展至此,唐敖又可会是自投罗网了?!

第二十三集

既有相救之恩,又有倾慕之情,“女儿国”选妃大典上,林之洋理所当然成为皇帝查篷指定的宠爱!只是查篷又可知道一切的背后早已布下是坤欣和勃美乐合谋的诡计?!林之洋的反抗得来只有勃美乐强横的酷刑压迫。斗不过眼前不利,林之洋无奈的只有接受,亲身经历所有改造自己的雌雄逆转,不愿不愿还需愿!搽脂抹粉,穿耳扎脚,仪态训练无一幸免!摇身一转,粗犷的林之洋变得如斯的婀娜多姿!万千宠爱在一身,查篷的选择到底是让林之洋得到幸福还是祸灾?!面对忠诚的阴若花,不懂治水的事实,唐敖不欲再隐瞒!如冰水的冷,阴若花失望极了!但见唐敖和多九公二人难得的坦荡荡真诚,阴若花总算挽回一点信心,但愿藉众人之力,仍能把水患之灾解决,然而;三人努力耕耘,坤欣的自私早已不再掩盖,治水患不过是夺取国库的榥子,那么,唐敖岂救不了林之洋?!“女儿国”的灾患又可何时治得了?!

第二十四集

“ 女儿国”的水患让唐敖认识了跟女儿唐小山年纪相若的阴若花,因应彼此的相处融洽,唐敖难免更是想念女儿了!远在“三苖国”养伤的唐小山,在粉玉桂和王芍儿悉心带领众医士给予治疗和徐承志细心照料下,毒患终得以舒缓;只是眼看族长病危带给王芍儿无限忧伤,二人显得束手无策!同样地,以水患得治换回林之洋的自由,却碰上筑堤总管和工人们的不配合,重重困难令唐敖和多九公不得不忧心矣!既是一切背后本是坤欣的计谋,“治标须治本”,可是唐敖的不甘屈服,黑夜崩堤,二人瞬即成了阶下囚!恁是林之洋和阴若花如何向查篷请求开脱,惜崩堤引致的黎民灾害,又岂容查篷徇私?!此刻最是开心的便只有策划阴谋的坤欣和勃美乐了!多九公不甘如此屈死,坚毅的唐敖何妨不是?!绝望边缘前,囚牢外林之洋劫狱失败却帮助了阴若花从后补上,看似“声东击西”“里应外合”的行动,唐敖和多九公可否得救?!

第二十五集

坤欣和勃美乐借兄妹身份掩饰苟且私情,查篷绝大多数操控在二人手上,水患令国库连番耗损,一件件“女儿国”面临危机的事情,从阴若花口中得以引证,使得唐敖和多九公决心锄强扶弱!天上看人间,王母和观世音那一盘棋局,下一着又要如何走?!是王芍儿为救父亲一命不惜只身闯进“君子国”,祈求得到“天元神丹”?!是徐承志,唐小山,白元,张小五,粉玉桂一干人等赶赴“君子国”追寻王芍儿,因而认识了水仙仙子转世的歌姖赵淑英,成就良机给唐小山逐渐与十二花仙重逢了?!至于“女儿国”那边厢,随着简尉全家被害明显是给阴若花重大厄困,一心为国为民的阴若花又可如何面对?!可以畏惧吗?!繁星满天,夜凉人静,有的本是喁喁细语的浪漫,谁料却是揭开坤欣叛国面纱的前奏?!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三人各自为“目标”呈献的“美人计”,到底又能否如计般得到最后的成功?!

第二十六集

观星台上一幕原形毕露,查篷终明白一切来龙去脉,奸诈的坤欣被禁了!但是甘心吗?!勃美乐的痴情彷佛便是坤欣扭转局面的时机!奸党下囚,“女儿国”犹如得以重新,唐敖和多九公亦得以再度跟查篷来个比决,水患得治之日便是林之洋离开之时!查篷对林之洋的倾情显然亦是在这一局中暗下了一注!然而,“被困着的萤火虫只会日渐失去光彩不再有生存意义”!查篷何曾不明白个中已有了结果?!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曾被徐承志重伤,借着鲁克妖邪之力得以复元的程金凤,竟仍是死心不息!为了得到徐承志,程金凤施法祭出妖船一艘和妖刀三把予马文口,合力达到各自目标!仍在“君子国”的徐承志和唐小山往后面对又是如何?!水患得治,查篷只能无奈接受事实,一夜缠绵,查篷对于林之洋是完全奉献!只是“女儿国”又怎可掉得下?!查篷的反脸不认人使得林之洋直觉感情被欺骗,愤恨的离开背后已危机在伏?

第二十七集

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前脚还未远去,坤欣和勃美乐合谋造反的叛军已攻陷“女儿国”皇城!查篷被俘,阴若花负伤逃亡。昏厥复醒来已不知身在何处,眼前看见的竟是因被追杀走不了的唐敖,多九公和林之洋!阴若花口中诉说的段段哀痛,三人决助阴若花彻底一战!“金镂印绶”便是召集三旗精兵抗战的力量!是苦是乐?!多九公的色相被强夺换来皇宫后门大开,让一众精兵得以闯进,适时将叛党乱军打个落花流水;也阻止了对皇帝宝座野心勃勃的坤欣登位!混乱中是勃美乐痴情还是坤欣奸诈?!结果是二人双双也倒毙在“自私”之下!多九公的 “牺牲”也总算有个“值得”!惜巫术早已令查篷不醒人事,生命危在旦夕;林之洋埋藏内心的钟情如火花迸发不可收拾,只是一切是否已太迟了?!查篷双目仍紧闭,真个是天意总爱捉弄有情人!甚么才可改变?!是妖魔的法力吗?!恰似刚踏足“君子国”的马文口,一把妖刀便改变往后路途!

第二十八集

莫名一言“共富贵容易共患难就不行了”正好道破分道扬镳的王那相和马文口二人关系

对宋江一个评价

大明忠烈孝臣国姓爷尽忠克孝东都瀛海泣血记

国姓爷郑成功出生於日本平户藩千里滨,祖籍福建泉州南安郡43都石井村,公元1624年8月27日生,属西洋处女星座,农历7月14日甲子年,午後酉时生,十二生肖相鼠,卒於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8日,得年39岁,由於出生时千里滨海边红光照亮、天鸣地动(相传郑成功为大海鲸化身降临),因为长的白白胖胖惹人可爱,深受郑家欢喜颇俱福相,故取乳名福松(闽南语松与相同音,福气建在、松柏永春),待回国更名森(森林似海、国之栋梁),号大木(大造乙木日元生於初秋之令),字明俨(明心俨然、忠孝两全),南明桂王永历帝朱由榔册封为延平郡王,後世尊称为「延平王」。

(名垂不朽代代颂扬)

尽忠─大明崇祯17年3月(公元1644年4月)大西农民起义军(流寇)攻破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於煤山,闯王李自成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顺」,大肆烧杀奸*掳掠不得民心,此际由多而衮所率领清兵正蠢蠢欲动屯兵於关外,虎视眈眈伺机而动,随後在叛臣洪承畴、叛将吴三桂引领下入关,席卷中原,横扫江南,南京不保。隔年公元1645年福建总兵郑芝龙及其弟镇江总兵郑鸿逵,礼部尚书黄道周,福建巡抚张肯堂等明朝诸臣,於福州拥立唐王隆武帝,时年21岁的郑森由南京国子监太学返闽(金陵易帜),父芝龙带引晋见隆武帝,皇帝抚其背授言:「朕惜无女可配卿为憾!当勿忘朕,应尽忠孝」。南明唐王朱聿键钦赐予国姓「朱」,更名「成功」,官拜御营中军都督(行礼同驸马爷),次年封「忠孝伯」并赐尚方宝剑便宜行事,挂招讨大将军之印号召「奉明正朔」担负起「反清复明」之重责大任,据一隅之地终其一生与清人鞑虏周旋对抗,气节矢忠不贰,孝道始终如一,内心所承受压力、创伤、哀痛、悲愤,实非他人所能了解,所率军队除少许亲近倭兵武士外,大多接受父亲郑芝龙旧部泉州子弟兵为骨干,其中多数为海盗出身,加上明朝北方各省败退投靠散兵部队及少数投降山寇、土匪,还有慕名而来海外浪人、并远至南澳、澳门招兵渔夫与及雇用少数白人佣兵与黑人洋枪队....等等(义军水师),与其说郑军为一支强而有力战斗部队,亦可说郑军为一支随时面临不稳定因素而瓦解的杂牌军,南明延平王郑成功治军相当严刑峻法、军纪分明,信赏必罚,故能以德服人树立军威。

(恩威并施治兵之道)

对藩主郑成功的看法,从其个性与施琅长期间不合产生过节,施琅态度傲慢跋扈,刚愎自用屡犯上,擅杀成功亲卫曾德後逃逸,导致性情刚烈的郑成功勃然大怒,愤而斩杀其父子俩(埋下恩怨情仇因果)。且因郑成功长久率兵征战军旅戎马倥偬,造成郑成功性格上喜怒无常动辄得咎(处女座讲求完美精细),尔由其母亲田川氏惨遭清兵奸辱自尽,成功闻之,痛不欲生,剥开腹肠洗涤而葬之,迨因长子郑经与四弟乳母陈氏**生子,欺蒙成功大逆不孝,谕令堂兄郑泰返厦门杀董夫人及郑经,但郑泰以「乱命!不可从也」欲搪塞之,仅杀陈氏母子覆命(违命待惩忐忑不安),综观上述几种情境可见知郑成功一生突发性严厉冷酷,令人油然而产生肃杀敬畏的性格,况且郑成功曾拜学南京国子监儒学大师钱谦益门下,朝夕相处,耳濡目染,深受儒家思想教育薰陶影响,养成天赋人性,善良仁慈,温和宽恕之道,从复台驱荷之役,堂堂战胜国仍然让战败者荷兰人携家带眷金银珠宝全身而退,安全地离开大员回到巴达维亚城(今印尼雅加达),如此怀著悲天悯人气度,仁慈善良胸襟,宽厚侠义精神,旷世古今有谁可睥睨,而得到印证之。

(刚柔并济恩怨必报)

南明永历12年5月(公元1658年6月)郑成功第一次统率大军17万(号称)北伐中原遇飓风失败,翌年永历13年4月(公元1659年5月)第二次统率大军20万北伐(联合张煌言部),破瓜州,克芜湖,取镇江,围南京城,清军守将两江总督郎廷佐闻郑军即到,立命城外十里所有百姓尽数撤入城内并将房屋全部烧毁,一面急奏上疏北京清廷增派大军救援,一面用提督管效忠缓兵之计,遣使以卑辞向郑成功求情乞降,唬称清朝有法,守城过30日者,城失罪不及妻孥,怜求郑成功宽限一个月後即开城门投降,当下至忠至孝仁厚宽容的郑成功正沉浸在节节胜利的旋涡之中,故而骄兵必纵,纵则败之,心想「自舟山兴师以来,战必胜,攻必克,彼焉敢缓我之兵邪!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今既来降,骤攻之,何足以服其心哉」。同时也不想再牺牲将士们。

(一念之仁一己之施)

金陵战前郑成功在主帅船上望著浩瀚浪涛烟波袅袅的江面,巍巍峨峨屹立不摇的南京城,当下真情流露胸怀壮志,有感抒发喃喃自语的写下一首七言绝句文,诗云〝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十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摘自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随即号令全军缟素朝向南京城遥祭明太祖朱元璋皇陵,同时祭拜崇祯、隆武二帝,登时气势磅礴,尽见江淮旌旗遍布有如白雪皑皑一片景象,全军声泪俱下井然有序,顷刻之间江河震撼场面惊天地泣鬼神,延江百姓均为之动容,皆互道匡复明朝江山社稷中兴之象指日可待。

(饮水思源永不忘本)

南京之役本可为大明朝恢复半壁江山,可惜郑成功感於昔日在南京国子监求学时,心寄南京城之怀念与留恋,情系秦淮河畔的景致宜人,回忆往事点点滴滴(思古幽情怀忧丧志),深信儒家以德服人,兴仁义之师,惟「仁者无敌」之王道文化,且个性善良仁慈宽厚,惶恐部属及城内百姓大量伤亡,况且南京有先帝明太祖朱元璋陵园(明孝陵),为防招致兵荒马乱炮火摧毁破坏殆尽,及思量父亲大人在北京遭受清廷要挟生命安危,....等等多重顾忌,内心踌躇不前,终至却步,不忍兵戎相见生灵涂炭,暂且避免触犯惊动明太祖先灵为念(忠孝节义德泽涌泉),故始终听不进众帅将劝进,一举拿下南京城,反而中了清两江总督郎廷佐缓兵之计,终致兵败南京城,未能匡复大明半壁江山,天意无奈大势底定。

(不堪回首梦已远逝)

是役也!南明主力战将计有甘辉、张英、林胜、陈魁、万礼、余新、潘庚锺、蓝衍、魏标、林世用、洪复....等数十员文武将官战殁阵亡,成功叹曰:是「吾欺敌之过」,即令全军祭文歌功颂德,尔出长江再攻崇明岛不克,出师无功,至此郑成功自知孤臣无力可回天(泣祷自贬感恩戴罪)。10月退守金厦,枕戈待旦,养兵蓄锐,筹谋图计,生聚教训,有朝一日,俟机憼遵父托收回大员。

(闽南语台湾称大员)

克孝─南明永历15年3月(公元1661年4月),郑成功统兵2万5千、大小战船数百艘,由金、厦出发先攻取澎湖,围攻热难遮城(闽南语难与兰同音)长达八个月之久(南京之围殷鉴不远文攻武吓劝降荷兰),终於驱逐占领台湾38年的荷兰人,秉承父志克尽忠孝两全收复大员改为东都明京(天命难违福泽子孙),作为反清复明之根据地,终想一天反攻内地,图复大明江山之志及完成先帝遗愿,偏遇事与愿违,逢闻吕宋(菲律宾)华侨受到西班牙殖民者的残害,未能旋即派兵征伐吕宋,拯救华人及郑氏亲族於一时(瀛海泣血蓄势待发),若郑成功生命延长一、二年攻取菲律宾或远征南洋扩大郑氏版图(改写历史创世未来),同年永历帝避难缅甸,但终究逃亡一年後被吴三桂擒捕,递解昆明绞杀(正朔招牌面临将至),此际叛将黄梧,向清廷提出所谓灭郑「平海五策」,实施海禁和迁界造成东都粮运接济困难(粮饷两缺攻守失凭),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骤然将郑成功福建泉州老家祖坟,大肆挖掘破坏,戳屍极尽侮蔑,成功闻耗西向切齿怒骂曰:「黄梧忘恩负义,生者有怨,死者何仇?敢如此结不共戴天之恨!倘来日起兵西进伐取,吾不寸磔汝屍,枉作人间大丈夫!」。

(人神共愤永无宁日)

公元1661年10月3日,清廷以郑氏父子私通共谋,将郑芝龙一家族人11口斩於北京柴市(一代船王枭雄落幕),噩耗传至,成功痛心疾首呼天跪地北向大陆哭泣曰:「汝父当初若听儿劝谏,今也不会惨遭杀身之祸,然不幸中之大幸,仍有孩儿当为您复仇!」。

(全军缟素戴孝祭拜)

公元1662年2月1日,郑成功正式接受荷兰人投降签约(历史性的一刻),收复大员(台湾)後,改为「东都」励精图治,设承天府(台南)置天兴(嘉义)、万年(高雄)两县,承袭明朝官制,订定律法,创立学府,文化传承(饮水思源永不忘本),实施「寓兵於农」屯垦政策自给自足,披荆斩棘,倾巢开拓,致力建设,治理经营,大员百姓为感恩戴德,缅怀纪念郑成功对先民福祉福泽,丰功伟绩,尊称为开台圣王、开山圣王、国圣公、国姓公。谨附郑成功复台诗〝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字里行间透露出郑成功持其父志收回大员克尽忠孝两全无私无愧无遗无憾与其「胸怀大襟」、「为善仁民」、「兼爱非攻」的和平精神。

(含孝九泉光宗耀祖)

公元1662年4月天地造化弄人,当下听闻留在厦门郑经悖礼**与四弟之乳母私通生子,郑经竟伪称乃侍妾所生,蒙骗鼓里,时郑成功仍然不知,心想中年喜获长孙高兴万分,大加赏赐,然而陈氏得宠後更加跋扈,郑经夫人唐氏为明朝兵部尚书唐显悦的孙女,於是显悦知悉便捎信予成功言道:「三父八母,乳母亦居其一,令郎狎而生子,不闻斥责,反加齎赏,此治家不正,安能治国」,郑成功阅信後顿时羞愧至极气炸胸堂(晴天霹雳暴跳如雷)!谕令堂兄郑泰执法,但仅杀陈氏母子,公然违令抗命内心惶惶不可终日,然紧接顷闻永历帝蒙难殉国(南明终结),尔甚因福建老家祖坟被挖掘,父亲暨弟辈惨遭,儿子**大逆不道,吕宋华人迭遭涂屠....等等,诸祸齐临,事事不顺,积劳成疾,精疲神竭,心力交瘁,忧虑日累,愁眉深锁,忿忿难平,气闷无解,情何以堪,身何以顾,病似加重,几近崩溃,忽忆及父子反目,母亲田川氏辱死,国仇家恨,君亡子逆,众将抗命叛离,郑氏家族内讧,激愤痛哭,愧对列祖列宗。

(天兴万年世代表载)

公元1662年6月23日(农历5月8日)正午郑成功临终前一刻,他仍念念不忘故国河川家园,置瀛台穿着冠带大明朝延平郡王朝服,西向大海远眺瞭望有船来否,内心迟疑徬徨不知所措,双手掩面而泣捧著明太祖的遗训曰:「....自国家飘零以来枕戈泣血十有七年,进退无据,罪案日增,今屏居遐荒,遽损人事,然本藩与众卿已无君无国矣!大员虽复,尚孤悬海外,国家仍未统一,有何面目见先帝於九泉之下乎(万念俱灰瀛台泣血)?....罪臣朱成功生当乱世,身受国破家亡之痛,抚今追昔,北望中原十七年已逝矣!国土未复,家仇未报,成功忠孝两亏,将死不瞑目!苍天!苍天!何使孤臣至於此极也?....随之悲愤抑郁、哀伤痛哭、猝发心疾、含孝而终,时年仅39岁。

(天人同悲英年早逝)

终其郑成功一生功过,实当之为忠臣孝子,除秉遵父亲郑芝龙生前书信嘱咐遗志收回大员(台湾)之付托,并继承父亲一手建立的海上强权霸业外,且将之发扬光大,移孝至忠,无愧於父亲之培养与期许(足以告慰在天之灵)。自公元1644年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城,明朝崇祯皇帝自缢於煤山(大明灭亡),迄父郑芝龙投清保明最後一支抗清武力,迨母田川氏於泉州安平受辱自尽,成功遭此连番剧变曰:「....其得全至今者,亦大幸也。万一吾父不幸,天也!命也!儿只有缟素复仇以结忠孝两全之局耳」。从此郑成功择在泉州城外南安丰州孔庙焚烧儒服弃文从武,祭拜先师云:「昔为孺子,今为孤臣,向背去留,各行其是,谨谢儒衣,祈先师昭鉴」,以孤臣孽子自喻,起义视师誓言反清复明,开启大英雄堪苛戎武多秋多难的一生,除了善待明朝宗室、少君、遗臣外,倚一隅之地与清人鞑虏周旋对抗,矢志不渝,虽未成功,然名垂青史永为後人所敬仰崇拜(前无古人後无来者),并谓之为民族英雄、大明忠臣、一代儒将、旷世豪杰、瀛海骁帅、闽台战神,非孤臣孽子、亦非乱臣贼子、更非奸臣逆子,绝非弄臣佞子,乃忠孝始终两全之「忠臣孝子」。

(千古流芳万年称颂)

开闽台海疆威震东南还我山河

承抗清复明尽忠克孝永传後世

说说水浒里林冲的个人经历

宋江这个人物是《水浒传》中大家争议最多,至今褒贬不一的一个人物。众所周知,梁山好汉每个人都有一个且只有一个绰号,而宋江却有很多。例如,吴用,绰号“智多星”,别号:加亮等等。宋江,表字公明,绰号有:黑宋江、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呼保义。这些绰号分别有什么含义呢?

黑宋江:因为其面黑身矮,故以此叫唤(第十八回中,宋江刚出场时,有段介绍)。

孝义黑三郎:于家大孝,即宋江对家中双亲十分孝敬,邻里皆知,故得此名。

及时雨:因宋江平时仗义疏财,待人诚恳,总是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手相助,犹如及时雨一般,山东河北一带闻名,故得此名。

呼保义:由于宋江对国家的忠心,故又叫呼保义。

最早评价宋江的人,是金圣叹。他对宋江的评价是“下下”,也就是最低。以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外表比较平庸,才能有限。第六十八回中,宋江把自己跟卢俊义做了一番对比,其中说到三点不如卢俊义:第一,宋江身材黑矮,貌拙才疏;员外堂堂一表,凛凛一躯,有贵人之相。第二,宋江出身小吏,犯罪在逃,感蒙终兄弟不弃,暂居尊位;员外出身豪杰之子,又无至恶之名,虽有些凶险,累蒙天佑,以免此祸。第三,宋江文不能安邦,武又不能服众,手无缚鸡之力,身无寸箭之功;员外力敌万人,通今博古,天下谁不望风而降。应该说宋江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我们评价一个人物,要从作品的实际出发,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看待。关于宋江,我们首先要注意他的家庭,宋江家中世代务农,靠田地来维持其生活,应该说属于中小地主之列吧。他受到的教育,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儒家书籍,受的是传统的文化教育。他的职业,在衙门里当任押司一职,何谓押司?就是在衙门里办理案牍,整理文书之类的工作,只是一个小吏,并不是官。《水浒传》中有句话来形容宋江的职业是:刀笔精通,吏道纯熟。所以从这些来看,对他的性格影响很大。第一,因为他不是官,是吏,所以他对百姓很好,深知百姓的疾苦,百姓有难,能够解囊相助,很有忠义感;第二,由于管理文书,所以为人处世小心谨慎,能够随机应变,喜欢玩弄权术;第三,由于从事的是押司这么一个职业,所以培养了他遵守法度的观念。后两点特别值得注意,“权术”这个词,仅仅是指处理问题的手段,不是人物品格的表现。法家韩非,申不容提倡用“术”来治理天下,这个“术”就是指的“权术”。比如,第三十四回,宋江想要招降秦明,故意派人骑上秦明的马,穿上秦明的战袍,装秦明。到他的上级慕容知府那里,放火,让人以为秦明已经投降了梁山。待秦明回到城外,别人都不相信他,而且杀了他的妻儿。随后秦明无奈,只好上山。为了要秦明上山,不惜害了那么多百姓的性命,甚至是他的妻儿的性命。法度的思想,如放晁盖时,他有句话常挂在嘴边:“于法度上不得”,第三十六回刺配江州的途中被劫上山,梁山好汉劝他上山,他不同意。众人想要打开他身上的枷锁,他说:“这是国家的法度”。所以说宋江有时候看问题从法度上看。还有就是他喜欢玩弄权术,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虚伪。从这几点来看,他所从事的职业对他的性格的影响很大。

关于宋江上山之前和上山之后,他上山之前可以说是一个侠义英雄。特别是他上山之前做的两件事可以看出来。第一,在第十八回中放晁盖。当时他的处境是既可以汇报上级,又可以听之任之,还可以给晁盖通风报信。而他选择的是第三种做法:通风报信。这一段书中描写得很生动。在这里,是“义”压倒了“法”。因为法度在他的头脑里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当“义”与“法”相冲突的时候,“义”压倒了“法”,可见他是一个英雄。第二十一回,宋江杀了阎婆惜,是为了梁山的朋友,为了朋友杀了自己的妻子,也表现了他“义”的一面,说明他是一个英雄,这是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上山之后,在给他定性,他就是一个义军的首领。但是我们说他文不能安邦,武不能服众,他自己也认可了这点,那他凭什么当上义军的首领?第一,他仗义疏财的品格,对众兄弟有号召力。有什么事情只要他一开口,别人就都听他的。第二,他关怀兄弟,有信人的雅量,比如第五十四回救柴进,第五十九回救鲁智深、史进,第六十六回救卢俊义、石秀等。第三,有一定的指挥才能和军事才能。如三打祝家庄,前两次都没有攻打下来,但是他善于吸取经验教训,终于在第三次用了吴用的计策,攻下祝家庄。如果他什么都没有的话,那当梁山的领袖是站不住脚的。后来有不少的战役都是他亲自指挥的,直到第七十一回英雄排座次那个梁山的鼎盛时期,也一直到后来两败童贯,三败高俅。第三个时期,就是他招安以后,宋江应该是朝廷的忠臣,宋江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为国家效力”,当他坐上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李卓吾有一句评语说:“这是一大关键之处,读者不可草草看过。”

在招安之后,梁山共有四件大事:平辽、平四虎、平王庆、征方腊。也可以说宋江是镇压兄弟起义的刽子手。因为他在征方腊的时候损兵折将,所以他在俘虏方腊的将领的时候再也不像原来那样劝对方归顺,而是将俘虏斩首示众,或者将其心肝挖出来祭奠梁山战死的弟兄。最后征完方腊回东京的时候,一百零八将最后只剩下二十七人,其他八十一人或战死、或病故、或离去、或出家,连老百姓也感慨万千。后来有的朝廷论功行赏,有的被贬为庶民,有的回到原来的营中,有的笑死(如戴宗),有的被官府害死,有的自杀……最后是悲剧一场。

《旧五代史》 卷一百四十七 志九

简介

《水浒传》中人物。绰号豹子头。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被当朝权奸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被迫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一直得不到白衣秀士王伦的重用。晁盖、吴用等智取生辰纲后来到梁山,林冲一怒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屡建战功。 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座次:6 ,天罡星

星名:天雄星

绰号:豹子头

原职: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梁山司职;马军五虎将第二

所用兵刃:丈八蛇矛

出场回目:第7回 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死亡回目:第99回 原因:受风、瘫痪

住所位置:正西旱寨 同住:董平、单廷圭、魏定国

注:电视剧《水浒传》将林冲之死改为由于宋江放走高俅被气致死。

《水浒传》中林冲所写的诗

《水浒传》第十一回《林教头雪夜上梁山》中林冲在朱贵酒店墙上大书下诗,沧桑叟加题《英雄本色》:

英雄本色(百回本)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闻望,慷慨聚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篷。

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英雄本色(百二十及七十五回本)

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

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篷。

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上梁山后的业绩

1、一打祝家庄——林冲为第二拨人马领军统帅。

2、二打祝家庄——林冲神速生擒扈三娘,救得宋江。

3、三打祝家庄——林冲为主力之一,击败祝氏三杰之一的祝龙。

4、高唐州救柴进——林冲为主力之一,消灭高廉的所谓“神兵”。

5、大战呼延灼连环马——林冲为第二阵主将,与呼延灼大战五十多会合不分胜败。

6、曾头市救晁盖——晁盖不听林冲劝阻,中计失败,林冲断后,拼死救回受伤的晁盖。

7、攻打大名府——林冲为主力之一,后军主将。

8、收关胜之战——林冲为主力之一,与秦明大战关胜,并率部击败关胜副将郝思文并生擒之。

9、二攻大名府救卢俊义——林冲为主力之一,第二队主将。

10、东昌府收张清之战——林冲为主力,活捉张清副将龚旺,并率军将张清逼下水,由水军活捉。

详细介绍

作者:fmy1

上文说到鲁智深是梁山好汉中唯一的大侠,而本文的论述是:林冲,唯一的英雄,唯一的悲剧英雄。豹子头林冲,身职五虎将之一,却是一个完全被万恶势力逼上梁山的好汉,现今所用的“逼上梁山”这一成语,说的就是林冲的这段悲惨经历。

原本生活安定的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只因娘子被自己上司的衙内看中,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我们也由此看到当时官道里的黑暗,似乎越不能得到的东西才是最好的,林冲成了一个官场势力迫害的牺牲品。从被骗买刀,到误入白虎堂,再到野猪林,最后的草料场,和林冲过不去的都称得上是他的领导或同行。在这样恶劣的前提下,林冲不得不反,成为第一个上梁山的天罡星,命运如此安排林冲,致使再能忍受的林冲还能如何?! [img=://images11.51/h/200612/d4/05/dqz567/2ba7c4b5d6883a60c1e5824ce5bf1d.jpg]

好不容易到了梁山,林冲却受到了排斥,心胸狭窄的王伦不肯接纳他,生怕这位教头夺了他的位置,便让林冲去找“投名状”,林冲不愿随意,但为了能在梁山立足只能去干,好在有杨志的出现,林冲才坐上了第四把交椅,当时他的心情是郁闷的,寄人篱下的日子不好过,况且王伦始终在顾忌他,每天都要看王伦的脸色而行事。

生辰纲爆发后,晁盖等七人来投奔梁山,王伦仍是故伎重演,终于使林冲忍无可忍,一刀砍了这位狭隘的白衣秀士并尊晁盖为梁山之主,从此梁山的声誉日益壮大,引得各路好汉的加盟,这时候的林冲应该是意气风发的,他不仅亲眼见证了梁山的发展,并凭借自己的本事,确立了在梁山第四的位置,算是最美好的岁月了。

宋江上山后,对晁盖的原班人马异常反感,唯林冲和吴用例外。吴用是见宋江势力逐渐扩大,自己主动摆脱了晁盖,投奔宋江门下,做了可耻的叛徒,而林冲却是凭借自身能力而成为宋江主动要笼络的对象,每次出兵征讨,林冲必在其中。加上林冲是发展梁山的功臣之一,就更能为今后的招安活动找到坚固的基石,此时林冲的地位比较微妙,既被重用,但又不能改变领导基层的决定,只能在维护和保留中寻找平衡。看起来,林冲过上了好日子,但这一切都不能掩盖其最大悲剧人物的特点!

谈起悲剧,不得不先说说莎翁的四大悲剧,即其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哈姆雷特》里的忧郁王子,情感丰沛、思想缜密,然其犹豫不决的性格不仅延误了复仇的时机,并导引出更多的不幸;《奥赛罗》的悲剧源自于人心的猜忌与妒恨,美满姻缘因此破碎;《李尔王》谈的是刚愎固执与亲情的背叛,迟暮老人由此落难旷野,晚景无限凄凉;《麦克白》说的是“欲望”如何蛊惑人心,让人冀望非分的权禄,而终至毁人灭己的悲惨结局。四段故事,四场悲剧,道尽人性的脆弱与现实的冷酷,给予所有读众,一个悠悠的思想空间……。(《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故事集》内容简介,崇文馆出版社。)

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除了《西游记》以外,其他三部都可以称作是当之无愧的悲剧作品。蜀汉三国之亡,贾宝玉出家,梁山好汉死的死、伤的伤,等等结局无一不昭示着这个悲天悯人的主题。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而能够吸引眼球给人留下无限回忆的,悲剧往往比正剧、喜剧更加效果显著。

梁山好汉里面,之所以说林冲是英雄而不是大侠,我们首先阐述一下侠和英雄的定义。

“大侠”和“英雄”是两个完全不等同的“职称”。什么是侠?《辞源》里说:“旧时指打抱不平、见义勇为的人”;“侠士——仗义的人。”《辞海》里也有类似的解释。这说明,侠的活动空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侠活动的社会环境比较原始、比较落后。政治管理松弛,法制出现真空地带,盗贼多有,社风败坏,这些情况给侠的产生创造了条件。(新华网发展论坛《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而“英雄”则范围广泛的多,不论何时何地,我们这个社会形态都有英雄出现,比如挽救国家命运的、推动社会发展的、乃至于在某领域为国争光的,比如说刘翔姚明等等。古语说:“乱世出英雄”,其实,盛世又何尝不能出英雄?

而在林冲身上,我们可以看见他揽四大悲剧于一身的“经历”。林冲有患得患失、忍气吞声的性格缺陷,正如《哈姆雷特》里的忧郁王子;高衙内的私欲直接导致了林冲的家破人亡,直如《奥赛罗》的悲剧源自于人心的猜忌与妒恨,美满姻缘因此破碎;而心胸狭窄的白衣秀士王伦的下场,和刚愎固执与众叛亲离的《李尔王》有异曲同工之妙;而高俅父子的残忍、贪婪、无耻,又和《麦克白》不谋而合!

林冲是不是大侠?答案是否定的!林冲上梁山,完全是被别人逼迫之举,他不是自发地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是完全为了自己的需要,比如说为了缴投名状而去劫杨志的金银。

林冲是不是英雄?答案是肯定的!林冲不仅是英雄,而且是当之无愧的大英雄,悲剧英雄!

《韩非子·五蠹》篇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也就是说,在韩夫子眼里,文人和武士,都可以利用自己的武器来攻击国家机器(鲁迅深得此道)。而我们看见,林冲在这两方面并没有“犯上作乱”。

林冲的战斗力,如上文所说,包括武力、智力、体力、魅力、魄力五方面。都是上上之选!论武力,梁山好汉马军头领,没有一个是林教头之敌手(包括关胜秦明呼延灼),林教头大小近百战,谁见过他“不敌落荒而逃”的场景?论智力,林冲心细如发,善于把握战机,能够审时度势,这一点也是靠匹夫之勇得不来的;体力方面,豹头环眼状若张飞的形象,恐怕可以打满分;林的魅力,可以折服晁盖吴用等大佬,也不会等而闲之;而冲锋陷阵身先士卒,林的魄力指数也不可小视。

而在于文化水平方面,林冲能够做到禁军教头的位置,如果是个如李逵一般的粗陋之人,恐怕也是天方夜谭。当然,林冲的学识肯定不会太高,从他自述可以看出“小人颇识几字,乞纸笔来便写(‘投名状’)。”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林冲的见识肯定是广泛而全面的,绝非水洼里的井底之蛙王伦可比。

林冲是一个相对懦弱的人,他对于天外横祸,用“姑息迁就”的态度;对于咄咄逼人的陷害,也是用“忍得一时之灾,可消百日之祸”的方案;我们看到,发配沧州,他依旧幻想“刑满释放”后,重新和家人团聚,再好好地过日子。林冲恨高俅父子,但对他们有所顾忌,他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是远远不能捍动大宋王朝的根基的,哪怕这个再腐朽再没落,匹夫之力量对比国家机器,那是螳臂当车。所以我们看见,发配前的林冲,做好了一切准备:写下休书,希望妻子能够重新生活。

林冲的休书,完全是为了别人考虑,不想因为自己而连累最亲爱的人,林冲人性的伟大之处就是他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人”,他坦荡而不自私、磊落而不矫情。这一点是其他好汉无法相比的。(他们要么不近女色,要么视女人为无物,要么就是)

而令我们庆幸的是,林娘子一家也是有情有义,不仅没有趁势抛弃林冲,反而安慰他:“你安心去,家里有我们,我们等你回来!”这一点,比《泰坦尼克》里面的冰海诀别要感人肺腑得多!

然而最终林娘子一家还是被害死了,林冲在遭受一系列的迫害后,终于上了梁山。而此时,林冲的性格有了极大的升华!

王伦时代的梁山,简直不能称之为“强盗”,当史进等人在陕西少华山风风火火闯的时候,王伦还只敢先让朱贵作眼,然后选择单身客人下手。可以说,林冲的到来,完全可以颠覆旧格局,这一点,连王伦自己也清楚的很。林冲知道不知道?瞎子才不知道!应该说,遭受如此重创的他,如果发起蛮来,区区王伦早就身首异处!但是我们看到,林冲并没有对他们下手,为什么?连八十万禁军教头的位置都不稀罕了,还在乎你个强盗头子的“金交椅”?

可笑王伦依旧心胸狭窄,处处提防,最终也死在火并之下。而吴用转动他的小心眼,利用了林冲的心思,终于拨乱反正,开创了梁山的新格局。

林冲其实对“权”欲早就心如死灰,因为他的所有理想已经破灭,所有亲人都离开了人世,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人能够敲击他的心扉。他能做的,就是服从分配,组织要求干啥就干啥,林冲已经看透了世事沧桑,不对任何人有幻想!只有手中的丈八蛇矛,才是自己最亲密的朋友!

林冲难道后期只是一个没有思想的“终极武器”?错!闪耀理性光芒的一点是林冲活捉扈三娘。呼延灼战之不下的美女杀手,只有林冲才堪匹敌。原文写道:

只见树林边转出十数骑马军来,当先簇拥着一个壮士,正是豹子头林冲,在马上大喝道;“兀那婆娘走那里去!”一丈青飞刀纵马,直奔林冲。林冲挺丈八蛇矛迎敌。两个不到十分,林冲卖个破绽,放一丈青两口刀砍入来,林冲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宋江看见,喝声,不知高低。林冲叫军士绑了,骤马向前道;“不曾伤犯哥哥么?”宋江道;“不曾伤着。”

我们看到,对于美女杀手,林冲没有如别人一样下猛手,而是用“惜香怜玉”的方法,我本以为,自古以来美女配英雄,一丈青使能和豹子头结成一段佳话,也是《水浒》中值得大书特书的一笔!然而为了政治需要,施夫子竟然笔锋一转,给予我们一个意想不到的结局:一丈青配给流氓王矮虎,成了政治牺牲品。由此而来,林冲更加没有奋进的理由,他人生中唯一的一息可能希望也被宋江掐断,唯一能做的,除了,还是。

央视《水浒》将林冲之死做了大胆变革:得知宋江放了高俅后吐血身亡,这一大胆改动实在是绝佳妙笔!当我看见林冲和大家一样全伙受招安后,依旧冲锋在最前线,最终破了方腊后,在六和塔得了中风而死。心中莫名地感到悲哀:这不是豹子头的人生,这是懦夫的写照!最可恨的是,宋江竟然叫断臂残疾的武松照料风瘫的林冲,老贼无礼,罪大恶极!

《倚天屠龙记》中写到,要做皇帝,必须要有野心、果断和残忍三大要素(大意如此),林冲这三条是一条也沾不上边,所以虽然是元老,林冲永远不可能坐到宋江的位置。林冲是一个对生活丧失所有希望的悲剧英雄,他的身上,我们见到很多中国人的人性特点:他尝试去改变,但命运无法阻止的时候,只有选择默默无闻走完人生。

林冲上梁山,是一种无奈,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讽刺,他很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却因为娶了美貌娘子惹了无端横祸,实在是很痛惜的,大宋高层官员不仅欺压百姓,连同事的家属也不放过,最终自己将自己送进了坟墓!

林冲后期的事迹,在水浒中没有特别多的表现,除了冲锋陷阵勇往直前,其他事迹甚至还不如时迁,林冲是一个将仇恨深深埋藏在心底的人,当他平生唯一的目的被宋江破坏的时候,没有选择再次反水火并,而是继续为了“大家的利益”而委屈自己,就凭这一点,他可以称之为英雄,林冲身上有太多中国人的影子,就像张无忌,是金庸群侠中最接近常人的一位。

好在在梁山上,除了丈八蛇矛在月白风清之夜陪伴林冲之外,还有一个洒脱的方外知交鲁智深能和他一起排遣心怀。林冲奋斗了一辈子,为了顾全大局而隐藏自己的本性,他是一个爱心满怀的悲剧英雄,一个被时代葬送的英雄。

月圆之夜,蛇矛闪耀冷光,正如林冲的眼神,坚毅而刚强,给他的强盗生涯抹上亮丽的一笔。

忍到尽头无须忍,逼上梁山天下扬!

参考资料:

://baike.baidu/view/2829.htm

法孝直(即法正)何许人也?

◎刑法志

 (案:《刑法志序》,原本阙佚。)

 梁太祖开平三年十一月,诏太常卿李燕、御史萧顷、中书舍人张兖、户部侍郎崔沂、大理卿王鄯、刑部郎中崔诰,共删定律令格式。四年十二月,宰臣薛贻矩奏:?太常卿李燕等重刊定律令三十卷,式二十卷,格一十卷,目录一十三卷,律疏三十卷,凡五部一十帙,共一百三卷。敕中书舍人李仁俭诣阁门奉进,伏请目为《大梁新定格式律令》,仍颁下施行。?从之。(原注:是时,大理卿李保殷进所撰《刑律总要》十二卷。)

 唐庄宗同光元年十二月,御史台奏:?当司刑部、大理寺本朝法书,自朱温僣逆,删改事条,或重货财,轻入人命,或自循枉过,滥加刑罚。今见在三司收贮刑书,并是伪廷删改者,兼伪廷先下诸道追取本朝法书焚毁,或经兵火所遗,皆无旧本节目。只定州敕库有本朝法书具在,请敕定州节度使速写副本进纳,庶刑法令式,并合本朝旧制。?从之。未几,定州王都进纳唐朝格式律令,凡二百八十六卷。二年二月,刑部尚书卢价奏,纂集《同光刑律统类》凡一十三卷,上之。

 周太祖广顺元年六月,敕侍御史卢亿、刑部员外郎曹匪躬、大理正段涛同议定重写法书一百四十八卷。先是,汉隐帝末,因兵乱法书亡失,至是大理奏重写律令格式、统类编敕,凡改点画及义理之误字二百一十有四,以晋、汉及国初事关刑法敕条,凡二十六件,分为二卷,附于编敕,目为《大周续编敕》,命省、寺行用焉。(《宋史》:卢亿,周初为侍御史,汉末兵乱,法书亡失,至是大理奏重写律令格式、统类编敕,乃诏亿与刑部员外曹匪躬、大理正段涛同加议定旧本,以京兆府改同五府,开封、大名府改同河南府,长安、万年改为次赤县,开封、浚仪、大名、元城改为赤县,又定东京诸门薰风等为京城门,明德等为皇城门,启运等为宫城门,升龙等为宫门,崇元等为殿门,庙讳书不成字,凡改点画及义理之误字二百一十有四。又以晋、汉及周初事关刑法敕条者,分为二卷,附编敕,目为《大周续编敕》。诏行之。)

 二年二月,中书门下奏:?准元年正月五日赦书,今后应犯窃盗赃及和奸者,并依晋天福元年已前条制施行。诸处犯罪人等,除反逆罪外,其余罪并不籍没家产、诛及骨肉,一依格令处分者。请再下明敕,颁示天下。?乃下诏曰:?赦书节文,明有厘革,切虑边城远郡,未得审详,宜更申明,免至差误。其盗贼,若是强盗,并准自来格条断遣;其犯窃盗者,计赃绢满三匹已上者,并集众决杀,其绢以本处上估价为定,不满三匹者,等第决断。应有夫妇人被者,男子坐杀,妇人不坐;其犯和奸者,并准律科断,罪不至死。其余奸私罪犯,准格律处分。应诸色罪人,除谋反大逆外,其余并不得诛杀骨肉、籍没家产。?先是,晋天福中敕,凡和奸者,男子妇人并处极法,至是始改从律文焉。

 世宗显德四年五月,中书门下奏:?准宣,法书行用多时,文意古质,条目繁细,使人难会,兼前后敕格,互换重叠,亦难详定。宜令中书门下并重删定,务从节要,所贵天下易为详究者。伏以刑法者御人之衔勒,救弊之斧斤,故鞭扑不可一日弛之于家,刑法不可一日废之于国,虽尧、舜淳古之代,亦不能舍此而致理矣。今奉制旨删定律令,有以见圣君钦恤明罚敕法之意也。窃以律令之书,政理之本,经圣贤之损益,为古今之章程,历代以来,谓之彝典。今朝廷之所行用者律一十二卷、律疏三十卷、式二十卷、令三十卷、《开成格》一十卷、《大中统类》一十二卷、后唐以来至汉末编敕三十二卷及皇朝制敕等。折狱定刑,无出于此。律令则文辞古质,看览者难以详明;格敕则条目繁多,检阅者或有疑误。加之边远之地,贪猾之徒,缘此为奸,浸以成弊。方属盛明之运,宜申画一之规,所冀民不陷刑,吏知所守。臣等商量,望准圣旨施行,仍差侍御史知杂事张湜、太子右庶子剧可久、殿中侍御史帅汀、职方郎中邓守中、仓部郎中王莹、司封员外郎贾玭、太常博士赵砺、国子博士李光赞、大理正苏晓、太子中允王伸等一十人,编集新格,勒成部帙。律令之有难解者,就文训释;格敕之有繁杂者,随事删除。止要谐理省文,兼且直书易会。其中有轻重未当,便于古而不便于今,矛盾相违,可于此而不可于彼,尽宜改正,无或牵拘。候编集毕日,委御史台、尚书省四品以上及两省五品以上官参详可否,送中书门下议定,奏取进止。?诏从之。自是湜等于都省集议删定,仍令大官供膳。

 五年七月,中书门下奏:?侍御史知杂事张湜等九人,奉诏编集刑书,悉有条贯,兵部尚书张昭等一十人,参详旨要,更加损益。臣质、臣溥据文评议,备见精审。其所编集者,用律为正;辞旨之有难解者,释以疏意;义理之有易了者,略其疏文。式令之有附近者次之,格敕之有废置者又次之。事有不便与该说未尽者,别立新条于本条之下;其有文理深古、虑人疑惑者,别以朱字训释。至于朝廷之禁令,州县之常科,各以类分,悉令编附。所冀发函展卷,纲目无遗,究本讨源,刑政咸在。其所编集,勒成一部,别有目录,凡二十一卷。刑名之要,尽统于兹,目之为《大周刑统》,欲请颁行天下,与律疏令式通行。其《刑法统类》、《开成格》、编敕等,掇既尽,不在法司行使之限,自来有宣命指挥公事及三司临时条法,州县见今施行,不在编集之数。应该京百司公事,逐司各有见行条件,望令本司删集,送中书门下详议闻奏。?敕宜依,仍颁行天下。乃赐侍御史知杂事张湜等九人各银器二十两,杂彩三十匹,赏删定《刑统》之劳也。

 唐同光二年六月己巳,敕:?应御史台河南府行台马步司左右军巡院,见禁囚徒,据罪轻重,限十日内并须决遣申奏。仍委四京、诸道州府,见禁囚徒,速宜疏决,不得淹停,兼恐内外形势官员私事寄禁,切要止绝,俾无冤滞。?三年五月己未,敕:?三京、诸道州府,所禁罪人,如无大过,速令疏决,不得淹滞。?六月甲寅,敕:?刑以秋冬,虽关恻隐,罪多连累,翻虑滞淹。若或十人之中,止为一夫抵死,岂可以轻附重,禁锢逾时。言念哀矜,又难全废。其诸司囚徒,罪无轻重,并宜各委本司,据罪详断申奏,轻者即时疏理,重者候过立春,至秋分然后行法。如是事系军机,须行严令,或谋恶逆,或畜奸邪,或行劫,难于留滞,并不在此限。?

 天成元年十一月庚申,敕:?应天下州使系囚,除大辟罪以上,委所在长吏,速推勘决断,不得傍追证对,经过食宿之地,除当外,并仰释放,兼不许惩治。?二年春。左拾遗李同上言:?天下系囚,请委长吏逐旬亲自引问,质其罪状真虚,然后论之以法,庶无枉滥。?从之。六月,大理少卿王郁上言:?凡决极刑,合三覆奏,近年以来,全不守此。伏乞今后前一日令各一覆奏。?奉敕宜依。八月,西京奏:?奉近敕,在京犯极刑者,令决前一日各一覆奏,缘当府地远,此后凡有极刑,不审准条疏覆奏。?奉敕旨:?昨六月二十日所降敕文,只为应在洛京有犯极刑者覆奏,其诸道已降旨命,准旧例施行。今详西京所奏,尚未明近敕,兼虑诸道有此疑惑,故令晓谕。?十月辛丑,德音:?为政之要,切在无私;听讼之方,惟期不滥。天下诸州府官员,如有善推疑狱及曾雪冤滥兼有异政者,当具姓名闻奏,别加甄奖。?

 长兴元年二月,制曰:?欲通和气,必在伸冤;将设公方,实资奖善。州县官僚能雪冤狱活人生命者,许非时选,仍加阶超资注官,与转服色,已著绯者与转兼官。?二年二月辛亥,敕:?朕猥以眇躬,荐承鸿业,念彼疲瘵,劳于寐兴。或虑官不得人,因成紊乱;或虑刑非其罪,遂至怨嗟。王化所兴,狱讼为本,苟无训励,必有滞淹。近日诸道百姓,或诸多违犯,或小可斗争。官吏曲纵胥徒,巧求瑕衅。初则滋张节目,作法拘囚;终则诛剥货财,市恩出拔。外凭公道,内循私情,无理者转务迁延,有理者却思退缩。积成讹弊,渐失纪纲。自今后切委逐处官吏州牧县宰等,深体余怀,各举尔职。凡关推究,速与剸裁。如敢苟纵依违,遂成枉滥,或经台诉屈,或投匦申冤,勘问不虚,其元推官典并当责罚,其逐处观察使、刺史,别议朝典。宜令诸道州府,各依此处分,所管属郡,委本道严切指挥。?八月丁卯,敕:?三京、诸道州府刑狱,近日访闻,依前禁系人,多不旋决,诸道宜令所在各委长吏,专切推穷,不得复有滞淹。?

 四月,前濮州录事参军崔琮上言:?诸道狱囚,恐不依法拷掠,或不胜苦致毙,翻以病闻,请置病囚院,兼加医药。?中书覆云:?有罪当刑,仰天无恨;无病致毙,没地衔冤。燃死灰而必在至仁,照覆盆而须资异鉴。《书》著?钦哉?之旨,?《礼》?标?侀也?之文,因彰善于泣辜,更推恩于扇暍。所请置病囚院,望依,仍各委长吏,专切经心。或有病囚,当时遣医人诊候,治疗后,据所犯轻重决断。如敢故违,致病囚负屈身亡,本处官吏,并加严断。兼每及夏至,五日一度,差人洗刷枷匣。?

 应顺元年二月戊午,诏:?应三京、诸道州府系囚,据罪轻重,疾速断遣。比来停滞,须奏取裁,不便区分,故为留滞。今后凡有刑狱,据理断遣。如有敕推按,理合奏闻,不在此限。?

 清泰元年五月丁丑,诏:?在京诸狱及天下州府见系罪人,正当暑毒之时,未免拘囚之苦,诚知负罪,特轸予怀。恐法吏生情,滞于决断。诏至,所在长吏亲自虑问,据轻重疾速断遣,无淹滞。?

 晋天福二年八月,敕下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及三京、诸道州府:?今后或有系囚染疾者,并令逐处军医看候,于公廨钱内量支药价,或事轻者,仍许家人看候。?四年九月,相州节度使桑维翰奏:?管内所获贼人,从来籍没财产,云是邺都旧例,格律未见明文。?敕:?今后凡有贼人,准格定罪,不得没纳家资。天下诸州,准此处分。?其月庚午,详定院奏:?前守洪洞县主簿卢灿进策云:?伏以刑狱至重,朝廷所难,尚书省分职六司,天下谓之会府,且诸道决狱,若关人命,即刑部不合不知。欲请州府凡断大辟罪人讫,逐季具有无申报刑部,仍俱录案款事节,并本判官、马步都虞候、司法参军、法直官、马步司判官名衔申闻,所贵或有案内情曲不圆,刑部可行覆勘。如此则天下遵守法律,不敢轻易刑书,非惟免有衔冤,抑亦劝其立政者。?臣等参详,伏以人命至重,国法须精,虽载旧章,更宜条理,诚为允当,望赐施行。?从之。十月,诏曰:?刑狱之难,古今所重,但关人命,实动天心,或有冤魂,则伤和气。应诸道州府,凡有囚徒,据推勘到案款,一一尽理,子细检律令格敕。其或有疑者,准令又谳,问大理寺亦疑,申尚书省,省寺明有指归,州府然后决遣。?

 五年三月丙子,诏曰:?自大中六年已来,嫠耳称冤,决杖流配,诉虽有理,不在申明。今后据其所陈,与为勘断,剺耳之罪,准律别科。?六年秋七月庚辰,诏曰:?政教所切,狱讼惟先,推穷须察于事情,断遣必遵于条法,用宏钦恤,以致和平。应三京、邺都及诸道州府,见禁诸色人等,宜令逐处长吏,常切提撕,疾速决遣,每务公当,勿使复有滞淹。?八年四月壬申,敕:?朕自临寰宇,思致和平,以四海为家,虑有一物失所。每念狴牢之内,或多枉挠之人,属此炎蒸,倍宜轸悯,冀绝滞淹之叹,用资钦恤之人。应三京、邺都及诸道州府见禁罪人等,宜令逐处长吏,严切指挥本推司及委本所判官,疾速结绝断遣,不得淹延,及致冤滥,仍付所司。?

 开运二年五月壬戌,殿中丞桑简能上封事曰:?伏以天地育万物,广博厚之恩;帝王牧黎元,行宽大之令。是知恤刑缓狱,乃为政之先;布德行惠,实爱民之本。今盛夏之月,农事方殷,是雷风长养之时,乃动植蕃芜之际。宜顺时令,以宏至仁。窃以诸道州府都郡县应见禁罪人,或有久在囹圄,稍滞区分,胥吏舞文,枝蔓乃众。捶楚之下。或陷无辜;缧绁之中,莫能自理。苟一人拘系,则数人营财,物用既殚,工业亦罢。若此之类,实繁有徒,切恐官吏因循,浸成斯弊。伏乞降诏旨,令据在刑狱,委长吏亲自录问,量罪疾速断遣,务绝冤滥,勿得淹留,庶免虚禁平人,妨夺农力,冀召和气,以庆明时。?敕曰:?囹圄之中,缧绁之苦,奸吏苟穷于枝蔓,平人用费于货财,由兹滞淹,兼致屈塞。桑简能体兹轸悯,专有敷陈,请长吏躬亲,免狱官抑逼,深为允当,宜再颂行。宜依。?十月甲子,秘书省著作郎边玕上封事曰:?臣闻从谏如流,人君之令范;极言无隐,臣子之常规。盖欲表大国之任人,致万邦之无事,前文备载,可举而行。伏以皇帝陛下,德合上穹,运膺下武,旰食宵衣而轸念,好生恶杀以推仁,几措典刑,固无冤枉。然以照临之内,州郡尤多,若不再具举明,伏恐渐成奸弊。臣窃见诸道刑狱,前朝曾降敕文,凡是禁系罪人,五日一度录问。但以年月稍远,渐致因循。或长吏事烦,不暇躬亲点检;或胥徒启幸,妄要追领证明。虑有涉于*刑,即恐伤于和气。伏乞特降诏敕。自今后诸道并委长吏五日一度,当面同共录问,所冀处法者无幸,衔冤者获伸。俾令四海,咸歌圣德;五风十雨,永致昌期。?敕曰:?人之命无以复生,国之刑不可滥举。虽一成之典,务在公平;而三覆其词,所宜详审。凡居法吏,合究狱情。边玕近陟周行,俄陈谠议,更彰钦恤,宜允申明。?

 三年十一月丁未,左拾遗窦俨上疏曰:?臣伏睹名例律疏云:者,古先哲王,则天垂象,本欲生之,义期止杀,绞斩之坐,皆刑之极也。又准天成三年闰八月二十三日敕,行极法日,宜不举乐,减常膳;又刑部式,决重杖一顿处死,以代极法,斯皆人君哀矜不舍之道也。窃以蚩尤为五虐之科,尚行鞭朴;汉祖约三章之法,止有。绞者筋骨相连,斩者头颈异处,大辟之目,不出两端,*刑所兴,近闻数等。盖缘外地,不守通规,肆率情性,或以长钉贯篸人手足,或以短刀脔割人肌肤,乃至累朝半生半死,俾冤声而上达,致和气以有伤。将宏守位之仁,在峻惟行之令,欲乞特下明敕,严加禁断者。?敕曰:?文物方兴,刑罚须当,有罪宜从于正法,去邪渐契于古风。窦俨所贡奏章,实裨理道,宜依所奏,准律令施行。?

 汉乾祐二年正月,敕:?政贵宽易,刑尚哀矜,虑滋蔓之生奸,实轸伤而是念。今属三元改候,四序履端,将冀和平,无如狱讼。应三京、邺都、诸道州府见系罪人,委逐处长吏躬亲虑问,其于决断,务在公平,俱见其情,即为具狱,勿令率引,遂致淹停,无纵舞文,有伤和气。?四月甲午,敕曰;?月届正阳,候当小暑,乃挺重出轻之日,是恤刑议狱之辰,有罪者速就勘穷,薄罚者画时疏决,用符时令,勿纵滞淹。三京、邺都、诸道州府在狱见系罪人,宜令所司疾速断遣,无致淹滞枉滥。?五月辛未,敕:?政化所先,狱讼攸切,不惟枉挠,兼虑滞淹。适当长养之时,正属熇蒸之候,累行条贯,俾速施行,靡不丁宁,未曾奏报,再颂告谕,无或因循。应三京、邺都、诸道州府,诏至,宜具疏放已行未行申奏,无致逗留?

 周广顺三年四月乙亥,敕:?朕以时当化育,气属炎蒸,乃思缧绁之人,是轸哀矜之念,虑其非所,案鞫淹延,或枉滥穷屈而未得申宣,或饥渴疾病而无所控告。以罪当刑者,惟彼自召,法不可移;非理受苦者,为上不明,安得无虑。钦恤之道,夙宵靡宁。应诸道州府见系罪人,宜令官吏疾速推鞫,据轻断遣,不得淹滞。仍令狱吏,洒扫牢狱,当令虚歇;洗涤枷械,无令蚤虱;供给水浆,无令饥渴。如有疾患,令其家人看承,囚人无主,官差医工诊候,勿致病亡。循典法之成规,顺长嬴之时令,俾无淹滞,以致治平。?又,赐诸州诏曰:?朕以敷政之勤,惟刑是重,既未能化人于无罪,则不可为上而失刑。况时当长嬴,事贵清适,念囹圄之闭固,复桎梏之拘縻,处于炎蒸,何异焚灼。在州及所属刑狱见系罪人,卿可躬亲录问,省略区分。于入务不行者,令俟务开系;有理须伸者,速期疏决。俾皆平允,无至滞淹。又以狱吏逞任情之奸,囚人被非法之苦,宜加检察,勿纵侵欺。常令净扫狱房,洗刷枷匣,知其饥渴,供与水浆,有病者听骨肉看承,无主者遣医工救疗,勿令非理致毙,以致和气有伤。卿忠干分忧,仁明莅事,必能奉诏,体我用心,眷委于兹,兴寐无已。余从敕命处分。?

 显德元年十一月,帝谓侍臣曰:?天下所奏狱讼,多追引证,甚致淹延,有及百余日而未决者。其中有徒党反告者,劫主陈诉者及妄遭牵引者,虑狱吏作幸迟留,致生人休废活业,朕每念此,弥切疚怀。此后宜条贯所在藩郡,令选明干僚吏,当其诉讼。如狱不滞留,人无枉挠,明具闻奏,量与甄奖。?

 内外官当赎之法,梁、唐皆无定制,多示优容,或因时分轻重。晋天福六年五月,尚书刑部员外郎李象请:?今后凡是散官,不计高低,若犯罪不得当赎,亦不得上请详定院覆奏。应内外文武官,有品官者自从品官法,无品官有散试官者,应内外带职廷臣宾从、有功将校等,并请同九品官例。其京都运巡使及诸道州府衙前职员、内外杂任镇将等,并请准律,不得上请当赎。其巡司马步司判官,虽有曾历品官者,亦请同流外职。准律。杖罪以下,依决罚例,徒罪以上,仍依当赎法。?至周显德五年七月,新定《刑统》:?今后定罪,诸道行军司马、节度副使、副留守,准从五品官例;诸道两使判官、防御团练副使,准从六品官例;节度掌书记、团判官、两蕃营田等使判官,准从七品官例;诸道推巡及军事判官,准从八品官例;诸军将校内诸司使、使副、供奉、殿直,临时奏听敕旨。?由是内外品官当赎之法,始有定制焉。

求2010第九届中学生古诗文阅读大赛专辑高中70篇 翻译

法正字孝直, 扶风郿人也。祖父真,有清节高名。建安初,天下饥荒,正与同郡孟达俱入蜀依刘璋,久之为新都令,后召署军议校尉。既不任用,又为其州邑俱侨客者所谤无行,志意不得。益州别驾张松与正相善,忖璋不足与有为,常窃叹息。松於荆州见曹公还,劝璋绝曹公而自结先主。璋曰:“谁可使者?”松乃举正,正辞让,不得已而往。正既还,为松称说先主有雄略,密谋协规,原共戴奉,而未有缘。后因璋闻曹公欲遣将征张鲁之有惧心也,松遂说璋宜迎先主,使之讨鲁,复令正衔命。正既宣旨,阴献策於先主曰:“以明将军之英才,乘刘牧之懦弱;张松,州之股肱,以响应於内;然后资益州之殷富,冯天府之险阻,以此成业,犹反掌也。”先主然之,溯江而西,与璋会涪。北至葭萌,南还取璋。

裴注《三辅决录》注曰:真字高卿,少明五经,兼通谶纬,学无常师,名有高才。常幅巾见扶风守,守曰:“哀公虽不肖,犹臣仲尼,柳下惠不去父母之邦,欲相屈为功曹何如?”真曰:“以明府见待有礼,故四时朝觐,若欲吏使之,真将在北山之北南山之南矣。”扶风守遂不敢以为吏。初,真年未弱冠,父在南郡,步往候父,已欲去,父留之待正旦,使观朝吏会。会者数百人,真於窗中闚其与父语。毕,问真“孰贤”?真曰:“曹掾胡广有公卿之量。”其后广果历九卿三公之位,世以服真之知人。前后徵辟,皆不就,友人郭正等美之,号曰玄德先生。年八十九,中平五年卒。正父衍,字季谋,司徒掾、廷尉左监。

郑度说璋曰:“左将军县军袭我,兵不满万,士众未附,野谷是资,军无辎重。其计莫若尽驱巴西、梓潼民内涪水以西,其仓廪野谷,一皆烧除,高垒深沟,静以待之。彼至,请战,勿许,久无所资,不过百日,必将自走。走而击之,则必禽耳。”先主闻而恶之,以问正。正曰:“终不能用,无可忧也。”璋果如正言,谓其群下曰:“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於是黜度,不用其计。及军围雒城,正笺与璋曰:“正受性无术,盟好违损,惧左右不明本末,必并归咎,蒙耻没身,辱及执事,是以损身於外,不敢反命。恐圣听秽恶其声,故中间不有笺敬,顾念宿遇,瞻望悢々。然惟前后披露腹心,自从始初以至於终,实不藏情,有所不尽,但愚暗策薄,精诚不感,以致於此耳。今国事已危,祸害在速,虽捐放於外,言足憎尤,犹贪极所怀,以尽馀忠。明将军本心,正之所知也,实为区区不欲失左将军之意,而卒至於是者,左右不达英雄从事之道,谓可违信黩誓,而以意气相致,日月相迁,趋求顺耳悦目,随阿遂指,不图远虑为国深计故也。事变既成,又不量强弱之势,以为左将军县远之众,粮谷无储,欲得以多击少,旷日相持。而从关至此,所历辄破,离宫别屯,日自零落。雒下虽有万兵,皆坏陈之卒,破军之将,若欲争一旦之战,则兵将势力,实不相当。各欲远期计粮者,今此营守已固,谷米已积,而明将军土地日削,百姓日困,敌对遂多,所供远旷。愚意计之,谓必先竭,将不复以持久也。空尔相守,犹不相堪,今张益德数万之众,已定巴东,入犍为界,分平资中、德阳,三邈道侵,将何以御之?本为明将军计者,必谓此军县远无粮,馈运不及,兵少无继。今荆州道通,众数十倍,加孙车骑遣弟及李异、甘宁等为其后继。若争客主之势,以土地相胜者,今此全有巴东,广汉、犍为,过半已定,巴西一郡,复非明将军之有也。计益州所仰惟蜀,蜀亦破坏;三分亡二,吏民疲困,思为乱者十户而八;若敌远则百姓不能堪役,敌近则一旦易主矣。广汉诸县,是明比也。又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福祸之门,今二门悉开,坚城皆下,诸军并破,兵将俱尽,而敌家数道并进,已入心腹,坐守都、雒,存亡之势,昭然可见。斯乃大略,其外较耳,其馀屈曲,难以辞极也。以正下愚,犹知此事不可复成,况明将军左右明智用谋之士,岂当不见此数哉?旦夕偷幸,求容取媚,不虑远图,莫肯尽心献良计耳。若事穷势迫,将各索生,求济门户,展转反覆,与今计异,不为明将军尽死难也。而尊门犹当受其忧。正虽获不忠之谤,然心自谓不负圣德,顾惟分义,实窃痛心。左将军从本举来,旧心依依,实无薄意。愚以为可图变化,以保尊门。”

裴注《华阳国志》曰:度,广汉人,为州从事。

十九年,进围成都,璋蜀郡太守许靖将逾城降,事觉,不果。璋以危亡在近,故不诛靖。璋既稽服,先主以此薄靖不用也。正说曰:“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先主於是乃厚待靖。以正为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外统都畿,内为谋主。一餐之德,睚眦之怨,无不报复,擅杀毁伤己者数人。或谓诸葛亮曰:“法正於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亮答曰:“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於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初,孙权以妹妻先主,妹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馀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亮又知先主雅爱信正,故言如此。

裴注孙盛曰:夫礼贤崇德,为邦之要道,封墓式闾,先王之令轨,故必以体行英邈,高义盖世,然后可以延视四海,振服群黎。苟非其人,道不虚行。靖处室则友于不穆,出身则受位非所,语信则夷险易心,论识则殆为衅首,安在其可宠先而有以感致者乎?若乃浮虚是崇,偷薄斯荣,则秉直仗义之士,将何以礼之?正务眩惑之术,违贵尚之风,譬之郭隗,非其伦矣。臣松之以为郭隗非贤,犹以权计蒙宠,况文休名声夙著,天下谓之英伟,虽末年有瑕,而事不彰彻,若不加礼,何以释远近之惑乎?法正以靖方隗,未为不当,而盛以封墓式闾为难,何其迂哉!然则燕昭亦非,岂唯刘翁?至於友于不穆,失由子将,寻蒋济之论,知非文休之尤。盛又讥其受(任)非所,将谓仕於董卓。卓初秉政,显擢贤俊,受其策爵者森然皆是。文休为选官。在卓未至之前,后迁中丞,不为超越。以此为贬,则荀爽、陈纪之俦皆应摈弃於世矣。

裴注孙盛曰:夫威福自下,亡家害国之道,刑纵於宠,毁政乱理之源,安可以功臣而极其陵肆,嬖幸而藉其国柄者哉?故颠颉虽勤,不免违命之刑,杨干虽亲,犹加乱行之戮,夫岂不爱,王宪故也。诸葛氏之言,於是乎失政刑矣。

二十二年,正说先主曰:“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则必可克。(之克)〔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以倾覆寇敌,尊奖王室,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为持久之计。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先主善其策,乃率诸将进兵汉中,正亦从行。

二十四年,先主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正曰:“可击矣。”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渊等授首。曹公西征,闻正之策,曰:“吾故知玄德不办有此,必为人所教也。”

裴注臣松之以为蜀与汉中,其由唇齿也。刘主之智,岂不及此?将计略未展,正先发之耳。夫听用嘉谋以成功业,霸王之主,谁不皆然?魏武以为人所教,亦岂劣哉!此盖耻恨之馀辞,非测实之当言也。

先主立为汉中王,以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明年卒,时年四十五。先主为之流涕者累日。谥曰翼侯。赐子邈爵关内侯,官至奉车都尉、汉阳太守。诸葛亮与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亮每奇正智术。先主既即尊号,将东征孙权以复关羽之耻,群臣多谏,一不从。章武二年,大军败绩,还住白帝。亮叹曰:“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裴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评曰: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法正著见成败,有奇画策算,然不以德素称也。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正其程、郭之俦俪邪?

1.宜兴义牛

义牛就是宜兴桐棺山农民吴孝先家的水牯牛。它有力气而且也有美德,每天耕山地二十亩,即使饿了,也不吃田里的庄稼苗。吴孝先把这头牛当作宝贝,让自己十三岁的儿子希年来放养它。(有一天)希年跨坐在牛背上,任凭牛去它要去的地方。牛正在涧边吃草,忽然一头老虎从牛背后的山林中走出来,心里想要攫取希年。牛知道老虎的意图,立即调转身子转向老虎,慢慢前行吃草。希年很害怕,伏在牛背上不敢动。老虎见牛过来,就蹲着来等待它,意思是等牛靠近自己就去攫取它背上的小孩儿。牛将要靠近老虎,就立刻狂奔着上前,用大力撞牛。老虎正垂诞牛背上的小孩儿,来不及躲避,被撞倒仰面倒在狭窄的山涧中,不能翻转。水遮盖浸没了老虎的脑袋,老虎就死了。希年赶着牛回家,(把这件事)禀告了父亲,父亲招集众人抬着老虎回来,煮着吃了。

另一日,吴孝先和邻居王佛生争水,王佛生富有而残暴,向来被乡里人怨恨,于是乡人都不公正的对待这件事,而袒护吴孝先。王佛生更加愤怒,领养他儿子打死了吴孝先。希年到官府去打官司。王佛生用重金贿赂县令,于是县令反而杖责希年。希年被打死在廷杖下,没有别的可以为他辩白冤屈的叔伯或兄弟。吴孝先的妻子周氏,每天在牛的面前哭泣,并且告诉牛说:“先前幸亏借助你,我儿才能够免于被老虎吃掉。现在他们父子都死在仇人手里了!皇天在上后土在下,谁来为我洗刷仇恨呢?”牛听了,大怒,抖抖身子长声鸣叫,飞奔至王佛生家。王佛生父子三人正在请客畅饮,牛径直登上他家厅堂,竟然用角去顶王佛生,王佛生被抵死;牛又去顶他的两个儿子,两个儿子也被顶死了。有拿着杆和牛打斗的客人,都被牛伤了。邻里的百姓急忙去禀报县令,县令听到这件事,吓死了。

补充练习:

2、古人患鼠

越西有个独居的男子,把茅草编结起来作房子,努力耕种来获得食物;日子久了,豆子、谷子、食盐、乳酪,都不依赖别人(供给)。(他家)曾闹鼠灾,(老鼠)白天就成群结队的(在屋子里)穿行,到了夜里就又叫又咬直到天亮,男子(对此)积了一肚子怨气。一天,(男子)带着酒意回家,刚刚靠近枕头,老鼠就百般的让(他)恼怒,(闹得他)眼睛都不能闭。男子发火了,拿着火把四处烧老鼠,老鼠死了房子也被烧毁了。第二天(男子)酒醒了,茫茫然不知道到哪儿去。

赵国有个人家里闹鼠灾,他就从中山讨要一只猫。中山的人(就)给了他猫,这猫非常善于捉老鼠和鸡。一个多月,老鼠被捉完了但鸡也被弄死完了。这人的儿子对此很担忧,告诉他的父亲说:“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他的父亲说:“这道理就不是你所能懂得的了。我家的祸患在于有老鼠,不在于没有鸡。有老鼠,(它)就偷吃我们的食物,毁坏我们的衣服,洞穿我们的墙壁,弄坏我们的用具,我们就要挨饿受冻了。这不比没有鸡还要有害吗?没有鸡,我们不吃鸡就罢了,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哪,为何要赶走这只猫呢?”

3.永某氏之鼠

永州有某人,怕犯日忌,拘执禁忌特别过分。认为自己出生的年分正当子年,而老鼠又是子年的生肖,因此爱护老鼠,家中不养猫狗,也不准仆人伤害它们。他家的粮仓和厨房,都任凭老鼠横行,从不过问。

因此老鼠就相互转告,都跑到某人家里,既能吃饱肚子,又很安全。某人家中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器物,笼筐箱架中没有一件完整的衣服,吃的大都是老鼠吃剩下的东西。白天老鼠成群结队地与人同行,夜里则偷咬东西,争斗打闹,各种各样的叫声,吵得人无法睡觉。但某人始终不觉得老鼠讨厌。

过了几年,某人搬到了别的地方。后面的人住进来后,老鼠的猖獗仍和过去一样。那人就说:“老鼠是在阴暗角落活动的可恶动物,这里的老鼠偷咬吵闹又特别厉害,为什么会达到这样严重的程度呢?”于是借来了五六只猫,关上屋门,翻开瓦片,用水灌洞,奖励仆人四面围捕。捕杀到的老鼠,堆得象座小山。都丢弃在隐蔽无人的地方,臭气散发了数月才停止。

唉!那些老鼠以为吃得饱饱的而又没有灾祸,那是可以长久的吗?

注子年属鼠、丑年属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 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4.段太尉平乱

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住在蒲州。郭子仪第三于郭晞任尚书,代理郭子仪军营统领,驻军邠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地懒惰、贪婪、凶残、邪恶之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队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他们每天成群结队在市场上勒索,不能满足,就奋力打断人家的手足,砸碎锅、鼎、坛子、瓦盆,把它丢满路上,袒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死孕妇。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

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安闲自在,如果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我任泾州刺史之职,很清闲,事不多。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而遭,以乱天子边地安危之事。您若任命我担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说:“很好。”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

太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郭晞手下的土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大为震惊恐慌,召见太尉说:“你打算怎么办?”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卜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太尉笑着走了进去,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我顶着我的脑袋来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惊愕了。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解释。” 郭晞出来见太尉,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现在您放纵士兵干凶暴不法之事,凶暴将导致变乱。在天子身边制造变乱,要归罪于谁?罪将连累到副元帅。现在邠地邪恶之人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籍中,人,像这样不加以制止,还能有几天不会引起大乱?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

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回头呵斥手下的士兵:“都解下铠甲解散回到队伍中去,胆敢再喧哗的处死!”太尉说:“我还没吃晚餐,请代为备办些粗劣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说:“我的老病又犯了,想请您留我在军门下住一晚。”叫赶马的回去,明天再来。于是就睡在军营中。郭晞不脱衣,告诫负责警卫的卫兵打更以保护太尉。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注:突出了他凛然正气大智大勇

5

6.为官不置华宅

长孙道生清廉节俭,虽然身居三司这样的官职,可是从不穿着华丽的服饰,不吃多样的菜肴,一张熊皮做的马鞍,几十年不换新的。当时人把他比做晏婴。(道生的)住房十分简陋,他奉命出征北寇后,家里的小辈们修理更新,建起了厅堂和四周的廊屋。道生回家(见到了),就叹息地说:“从前霍去病认为匈奴还没有消灭,就不应该只顾自己的家。今天强大的敌人还游荡在沙漠北面,我怎能安居在华美的家宅里呢?”于是严厉地责备小辈们,要他们把已建的堂庑拆掉。

李义琰的房宅没有专门的卧室,他的弟弟李义琎因此为他买进堂梁(准备修府第)。义琰说:“皇上任用我做国相,我觉得很惭愧,怎么能再去营建豪华的宅第,更快的招来祸端哪。”李义琎说道:“凡是当丞相太尉之职的,几乎都喜欢豪宅阔第,大哥你现在官位这么高,怎么可能将你赶下来?”李义琰道:“事情不可能总是称心如意,东西也不会两头都兴旺。已经身处高贵机枢官位,如果再大修宅第,要是没有好的名声和品德,必定会受累遭殃。”一直都不答应。后来梁木腐朽坏了便扔掉了。

《封氏闻见》记述道:“李义琰的宅第特别狭小,虽然他高居相位,在官任上很清廉节俭,最后竟然死在只有丈宽的窄小房子内。唐高宗听说这事后而呲嗟感叹,特地下敕令工匠制作大堂来安置李义琰的灵座牌位供人拜祭。

7. 刘羽冲泥古不化

刘羽冲,他的名字遗失了,他是沧州人。他去世的高祖刘厚道士,大多时间跟人以诗互相赠答。他性情孤僻,喜欢讲古代规章制度,实在是迂腐,行不同通。刘羽冲曾经请董天士作画,请刘厚道士题诗。他屋内有一幅画《秋林读书》,上面题诗是:“兀坐(独自静坐)秋树根,块然(孤寂)无与伍。不知读何书,但见须眉古(面目)。只愁手所持,或是井田谱。”大概是规劝他的。

有一回,他偶然得到一部古代的兵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统领十万人马。这时,恰逢有土匪强盗出没,他自己训练乡兵跟土匪强盗较量,结果全队溃败覆没,乡兵差不多被擒获。有一次,刘羽冲又找到一部古代有关水利建设的书,伏案读了整整一年,自认为可以使千里之地变成沃土。他绘了水利图依次向州官游说,州官也喜欢多事,就派人在一个村子试行。沟渠才挖成,大水流到,顺着沟渠灌入村子,村民几乎被淹死了而成为鱼食。

由于这样,他抑郁寡欢,很不自在,他常常独自在庭院漫步,摇头自言自语说:“古人难道会欺骗我吗!”像这样一天就出现千百遍,只说这六个字。不久,他得重病死了。后来,每逢风清月白的傍晚,常常看见他的魂魄游荡在墓前松柏下,摇着头独自漫步。侧耳细听,他述说的仍然是这六个字。有人笑他,他就忽然隐没了。第二天探察他,又是这样。拘泥于古代成规或古人说法者是愚蠢,可怎么愚蠢到这种地步啊!

阿文勤先生曾经教导我说:“满腹都是书会妨害做事,腹中竟然没有一卷书,也会妨害做事。国手不会废弃旧的棋谱,而不偏执于旧的棋谱;国医不会拘泥于古代的药方,却不背离古代的药方。所以说:‘要真正明白某一事物的奥妙,在于各人的领会。。’又说:‘(木工)能把制作的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一定能使别人技巧高超。’”

9. 雷州盗记

雷州在广东是最远的一个郡。祟祯初年,有一个金陵人,以部曹的身份(去雷州)出任太守。船进入长江时遇到强盗。强盗知道他是太守,就把他杀了,同时把他的随从也消灭了,只留下他的妻子和女儿。群盗让同伙中一个最聪明而狡猾的人太守,拿着公文前往(雷州上任),而其余的强盗装做仆人,人们都不能察觉。到达雷州过了一个月,伪守非常廉洁能干,地方出现了大治的景象。雷州人都互相庆幸得到了好太守,他的部下以及监司使都称道并很器重他。

不久,“太守”贴出告示:禁止游客,所管辖的地方不能接待一个金陵人,不然的话,即使是太守最亲密的人,也-定要治罪。于是雷州人更加信服新太守竟能如此的严格耿直。

没有多久,太守的儿子来到雷州,入境以后,没有人敢留宿(他)。他问起这件事,才知道是太守有禁令,心中很感疑惑。次日早晨,“太守”出来了,太守的儿子在路边一看,不是他的父亲;讯问“太守”的籍贯、姓名,可都跟父亲-样。太守的儿子明白了,说:“唉,这是强盗啊。”可是不敢公开说,只好秘密地把这件事报告了监司使。监司使说:“别声张,我明天请太守吃饭,并且让你出来见他。”于是使官吏戒备,派兵包围“太守”的住宅,并在吃饭的地方埋伏下武装士兵。第二天,“太守”进来拜谒监司使。监司使请他喝酒,让太守的儿子出来对证,“太守”不能辨认。“太守”很难堪,想要起来作乱,于是埋伏的士兵立刻出动,在座位上揪住了他。那些包围“太守”住宅的士兵,也攻破官署冲了进去,几十个强盗仓促起来搏斗一番,都逃跑了,只抓住了其中七个人。按法律定了案,带上枷锁,押送金陵杀了他们。于是雷州的人们才知道以前的太守不是真太守,是强盗。

东陵生听到这件事叹息着说:“奇怪呀!强盗竟能做这样的太守?现在的太守不是强盗,可是他们的行为很少不像强盗,就不如用强盗做太守了。那个贼太守,是强盗;他做太守做得很好,还胜过了其他的真太守。”

11.以工代赈

宋朝皇佑二年,吴州一带闹大饥荒,当时范仲淹(字希文,卒谥文正)治理浙西,下令散发米粮赈灾。并鼓励百姓储备粮食,救荒的措施非常完备。

吴州民俗喜好赛舟,并且笃信佛教。范仲淹于是鼓励百姓举行划船比赛,自己也日日在湖上宴饮。从春至夏,当地的百姓几乎天天都扶老携幼在湖边争看赛船。另外,范仲淹又召集各佛寺住持,对他们说:“饥岁荒年工钱最是低廉,正是寺院大兴土木的大好时机。”于是各寺庙住持无不招募工人大肆兴建。范仲淹又召募工人兴建官家谷仓及吏卒官舍,每天募集的工人多达一千人。

掌监察的官员,认为范仲淹不体恤荒年财政困难,竟鼓励百姓划船竞赛,寺院大兴土木,既劳民又伤财,所以上奏弹劾范仲淹。范仲淹上奏说:“臣所以鼓励百姓宴游湖上,寺院、官府大兴土木,其用意正是借有余钱可花的百姓,嘉惠贫苦无依的穷民,使得靠出卖劳力生活的百姓,能依赖官府与民间所提供的工作机会生活,不致背井离乡,饿死荒野。”

这年全国的大饥荒,只有杭州一带的百姓没有受到严重的灾害

12.韩凭夫妇

宋康王的舍人韩凭,娶何氏为妻,何氏貌美。宋康王把何氏夺过来。韩凭心怀怨恨,宋康王把他囚禁起来,并定罪判韩凭服城旦这种苦刑。韩妻何氏暗中送信给韩凭,故意使语句的含义曲折隐晦,信中说:“久雨不止,河大水深,太阳照见我的心。”不久宋康王得到这封信,把信给亲信臣子看,亲信臣子中没有人能解释信中的意思。臣苏贺回答说:“久雨而不止,是说心中愁思不止;河大水深,是指长期两人不得往来;太阳照见心,是内心已经确定死的志向。”不久韩凭就自杀了。 韩妻于是暗中使自己的衣服朽烂。宋康王和何氏一起登上高台,韩妻何氏于是从台上往下跳自杀;宋康王的随从想拉住她,因为衣服已经朽烂,经不住手拉,何氏自杀而死。韩妻何氏在衣带上写下的遗书说:“王以我生为好,我以死去为好,希望把我的尸骨赐给韩凭,让我们两人合葬。”

宋康王发怒,不听从韩妻何氏的请求,使韩凭夫妇同里之人埋葬他们,让他们的坟墓遥遥相望。安康王说:“你们夫妇相爱不止,如能使坟墓合起来,那我就不再阻挡你们。”很短时间内,就有两棵大梓树分别从两座坟墓的端头长出来,十天之内就长得有一抱粗。两棵树树干弯曲,互相靠近,根在地下相交,树枝在上面交错。又有一雌一雄两只鸳鸯,长时在树上栖息,早晚都不离开,交颈悲鸣,凄惨的声音感动人。宋国人都为这叫声而悲衷,于是称这种树为相思树。相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南方人说这种鸳鸯鸟就是韩凭夫妇精魂

现在睢阳有韩凭城。韩妻何氏作的歌谣至今还在流传。

13.柳敬亭说书

南京柳麻子,面色黄黑,满脸长着疮疤、小疙瘩,行动随随便便,身体象木偶一样呆板。他善于说书,一天说书一回,定价一两银子。请他的人在十天前送去请贴、定金,约好时间,他经常不得空。南京同时有两个走红的人,就是王月生、柳麻子。

我听他说景阳冈武松打虎,与《水浒》的描述大不相同。他描写刻画,细致入微,但又直截了当、干净利落,并不唠唠叨叨。他的吆喝声有如巨钟,说到关键地方,大呼叫喊,声音震得房屋象要崩塌一样。他说武松到酒店买酒,店内没有人,武松猛然一吼,店中空缸空坛都嗡嗡作响,在一般人不经意的情节细微的地方着力渲染,细致到这个地步。主人一定要不声不响地静静坐着,集中注意力听他说,他才开口;稍微看到奴仆附着耳朵小声讲话,听的人打哈欠伸懒腰、有疲倦的样子,他就不再说下去,所以要他说书不能勉强。每到半夜,抹干净桌子,剪好灯芯,静静地用白色杯子送茶给他,他就慢慢地说起来,声音或快或慢,或轻或重,或断或续,或高或低,说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把世上其他说书人的耳朵摘下来,使他们仔细听柳敬亭说书,恐怕都会惊叹得咬舌死去呢!

柳麻子相貌十分丑陋,但是他口齿灵利,眼神流动,衣服雅静,简直与王月生一样地美好,所以他们的声价正好相等。

14.丁一士

乡里有个叫丁一士的人,强壮敏捷很有力气,兼会格斗、轻功的武艺。两三丈的高度,可以轻松跃上;两三丈宽的距离,也可以轻松越过。我小时候,还见过他。曾请求看他的本领。他让我站在过道里,我面向前门,他先站到门前外面对着,等我转过身子面向后门时,他已经站到后门外面对着我了。像这样反复了七、八次,原来(在我转身的时候,)他一跳就飞过屋顶了。后来,他路过杜林镇,遇到一位朋友,请他到桥旁酒店中喝酒。酒喝足了,他们站在河边眺望。朋友对他说:“你能跳过这条河吗?”丁一士应声一耸身就跃过去了。朋友招呼他回来,他又应声跳过来。可是,脚刚刚到岸边,不料河岸已经快崩毁了,靠近水的陡直地方斯开了一条裂纹。丁一士没有看到,不小心踏在它上面,河岸崩裂了二尺多,于是随着崩倒的河岸掉到河里,顺流冲走了。他素来不熟悉水性,只能从波涛中间窜起几尺高,只会直上直下窜动而不能游向岸边,仍旧掉到河中。如此跳跃多次,气力用完了。终于淹死在河里。

天下的祸患,没有比有所依仗再大的了。依仗财物的终因财物而失败,依仗势力的终因势力而失败,依仗才智的终因才智而失败,依仗力气的终因力气而失败。这是因为有所依仗,就敢于冒险的缘故。

17.崇明老人记

崇明县有个姓吴的老人,已经九十九岁了,他的妻子也九十七岁了。这老人四个儿子,因壮年时家境贫困,所以卖去了儿子来活命,四个儿子都做了有钱人家的奴仆。等到四个儿子长大了,都能自立,个人赎出了身子,娶好了媳妇,便一同居住着供养父母。他们居住在县衙门的西面,房屋共五间:最大的开花布店,第二个开布店,第三个开腌腊店,第四个开南北杂货店,四个铺子并列着。当中一间,是进出的地方。四个儿子奉养父母,极尽孝道。最初打算每一月一轮,轮流着供养膳食。媳妇们说:“公公婆婆年纪大了!如果一月一轮,那必须经过三个月,才可以再服侍他们,未免太疏远了。”后来,想每天一家轮流着。媳妇们又说:“公公婆婆老了!如果一天一轮,必须三天后才可再服侍他们,也觉疏远了。”于是限定一餐轮流一家。譬如早饭在大儿子家吃,那中午在二儿子家吃,晚饭在三儿子家吃,明天的早饭便在四儿子家吃,这样轮流着。如果逢到五和十那天,那就四个儿子一同把酒食放在中堂上,父母向南坐,东面是四个儿子和许多孙子坐,西面四个媳妇和孙子媳妇坐,依据长辈小辈的辈分,分左右坐定,然后逐一个人劝酒祝寿,这样已成了习惯了。

在老人饮食地方的后面,放一口壁橱,壁橱里每家各放一串五十文的钱。老人吃罢了饭,手反过去在壁橱里随便拿一串钱,就到街上去游玩,买些水果糕饼吃。壁橱中缺少了钱,儿子们便私自补足,不让老人知道。有时,老人到朋友家去下棋,或,四个儿子知道了,便派人私自拿了二三百文钱,放在老人所游玩的人家,并且告诉那人家,装输给了老人。老人胜后,常常很快乐地回来,老人自己也不知道的,这样也成了习惯了。大概有几十年没有变更过。

老人夫妇俩至今还很健康。他的大儿子已经七十七岁了,其他三个儿子也头发半白了,孙子和曾孙共有二十多人。崇明总兵刘兆,把一副对联表彰在他家门上道:“百龄夫妇齐眉,五世儿孙绕膝。”确是实在的事。所以用笔记了下来,告诉给做儿女的人

19.

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间被任命为郎官。那时匈奴投降过来的人说匈奴攻破月氏王,并且用月氏王的头颅做酒器。月氏因此逃避而且怨恨匈奴,就是苦于没有人和他们一起打击匈奴。汉王朝正想从事消灭匈奴的战争,听说此言,就想派人出使月氏,可匈奴国又是必经之路,于是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张塞以郎官的身分应募出使月氏。与堂邑氏的奴仆甘父一起离开陇西。途经匈奴,被匈奴人截获,用传车送到单于那里。单于说:“月氏在我的北边,汉朝人怎么能往那儿出使呢?我如果想派人出使南越,汉朝肯任凭我们的人经过吗?”扣留张骞十多年。给他娶妻,并生了儿子,然而张骞仍持汉节不失使者身分。

因居住在匈奴西部,张骞趁机带领他的部属一起向月氏逃亡。往西跑了几十天,到了大宛。大宛听说汉朝财物丰富,想和汉朝交往可找不到机会。见到张骞非常高兴,问他要到哪里去。张骞说:“替汉朝出使月氏,而被匈奴封锁道路,不让通行,现在逃亡到贵国,希望大王能派人带路,送我们去,如能够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后,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一定多得不可尽言。”大宛认为可以,就送他们去,并为他们派遣了翻译和向导。送到康居,康居用传车将他们送到大月氏。这时,原来的大月氏王已被匈奴所杀,立了他的夫人为王。大月氏已经使大夏臣服并统治着它。他们那里土地肥沃,出产丰富,没有侵扰,心境悠闲安乐,又自认为距离汉朝遥远而不想亲近汉朝,全然没有向匈奴报仇的意思。张骞从月氏到大夏,始终得不得月氏王明确的表示。

20.

公子听说赵国有两个有才有德而没有从政的人,一个是毛公藏身于赌徒中,一个是薛公藏身在酒店里,公子很想见见这两个人,可是这两个人躲了起来不肯见公子。公子打听到他们的藏身地址,就悄悄地步行去同这两个交往,彼此都以相识为乐事,很是高兴。平原君知道了这个情况,就对他的夫人说:“当初我听说夫人的弟弟魏公子是个举世无双的大贤人,如今我听说他竟然胡来,跟那伙赌徒、酒店伙计交往,公子只是个无知妄为的人罢了。”平原君的夫人把这些话告诉了公子。公子听后就向夫人告辞准备离开这里,说:“以前我听说平原君贤德,所以背弃魏王而救赵国,满足了平原君的要求。现在才知道平原君与人交往,只是显示富贵的豪放举动罢了,他不是求取贤士人才啊。我从在大梁时,就常常听说这两个人贤能有才,到了赵国,我惟恐不能见到他们。拿我这个人跟他们交往,还怕他们不要我呢,现在平原君竟然把跟他们交往看作是羞辱,平原君这个人不值得结交。”于是就整理行装准备离去。夫人把公子的话全都告诉了平原君,平原君听了自感惭愧便去向公子脱帽谢罪,坚决地把公子挽留下来。平原君门下的宾客们听到这件事,有一半人离开了平原君归附于公子,天下的士人也都去投靠公子,归附在他的门下。公子的为人使平原君的宾客仰慕而尽都到公子的门下来。

公子留在赵国十年不回魏国。秦国听说公子留在赵国,就日夜不停地发兵向东进攻魏国。魏王为此事焦虑万分,就派使臣去请公子回国。公子仍担心魏王恼怒自己,就告诫门下宾客说:“有敢替魏王使臣通报传达的,处死。”由于宾客们都是背弃魏国来到赵国的,所以没谁敢劝公子回魏国。这时,毛公和薛公两人去见公子说:“公子所以在赵国受到尊重,名扬诸侯,只是因为有魏国的存在啊。现在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危急而公子毫不顾念,使秦国攻破大梁而把您先祖的宗庙夷平,公子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呢?”话还没说完,公子脸色立即变了,嘱咐车夫赶快套车回去救魏国。

魏王见到公子,两人不禁相对落泪,魏王把上将军大印授给公子,公子便正式担任了上将军这个统帅军队的最高职务。魏安厘王三十年(前247),公子派使臣把自己担任上将军职务一事通报给各个诸侯国。诸侯们得知公子担任了上将军,都各自调兵遣将救援魏国。公子率领五个诸侯国的军队在黄河以南地区把秦军打得大败,使秦将蒙骜败逃。进而乘胜追击直到函谷关,把秦军压在函谷关内,使他们不敢再出关。

秦王担忧公子将进一步威胁秦国,就使用了万斤黄金到魏行贿,寻找晋鄙原来的那些门客,让他们在魏王面前进谗言说:“公子流亡在外十年了,现在担任魏国大将,诸侯国的将领都归他指挥,诸侯们只知道魏国有个魏公子,不知道还有个魏王。公子也要乘这个时机决定称王。诸侯们害怕公子的权势声威,正打算共同出面拥立他为王呢。”秦国又多次实行反间,利用在秦国的魏国间谍,装不知情地请他们向公子祝贺问是否已经立为魏王了。魏王天天听到这些毁谤公子的话,不能不信以为真,后来果然派人代替公子担任上将军。

不知道你要的是不是这个~~只找到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