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大全 成语大全

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_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20字

ysladmin 2024-08-08 人已围观

简介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_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20字       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1.一则与孔子或孟子

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_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20字

       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它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将尽力为您解答相关问题。

1.一则与孔子或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2.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故事

3.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并写出含义

4.”韦编三绝“非常有名的成语故事,与成语韦编三绝相关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5.孔子的成语故事

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_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20字

一则与孔子或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见贤思齐出处《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解释贤:德才兼备的人;_:相等。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赶上他。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追求进步。近义词 力争上游反义词 不思进取故事简介见贤思齐的成语故事讲的是看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一样。看到不贤的人要从内心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这是孔子说的话,也是后世儒家修身养德的座右铭。见贤思齐的故事一天,子夏读完书来见孔子,颜回正坐在孔子旁边。子夏按捺不住读书后的兴奋心情,对孔子说:“先生,我刚刚读完这些书,心情很舒畅。” 孔子看见子夏高兴的样子,问道:“你可以谈谈读书的感想吗?” 这正是子夏想要做的事情,他说:“当然可以。书对于事物来说,就像太阳和月亮的光芒一般明亮,像星星一样丰富多彩。书中有尧舜伟大的道德,有夏禹、商汤、周文王高尚的礼仪。我从先生那里学到的,铭记在心中永远不敢忘记。虽然住在茅草屋里,我弹琴唱歌以颂扬先生的人格和理想。有朋友来,我快乐;没有朋友来,我也快乐。我已经能够发奋读书,修养人格,达到忘记吃饭的境地了。《诗经》上说:“根横木做门框,房子虽破能住下。泉水哗哗流淌,清水也能填饥肠。” 子夏说完便看着孔子,他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赞。不料孔子的脸色一下子变了,显得非常生气。他正在纳闷,孔子开口说道:“我的学生开始鸿篇大论地谈论书了!”子夏见老师真的生气了,恭立在一旁不敢说话。 孔子怒气未消地说:“你只见其表,未见其里。”颜回问道:“先生,表面的东西已经看见,里面又有什么东西呢?” 孔子说:“看见了门,不进到里面去,怎能知道深藏的奥妙呢?进到门中再探询深藏着的奥妙就不难了。我孔丘曾经尽心竭力,现在已经进入门中,就像来到了险峻的大山之中,前面有耸立的悬崖,后来有深不可测的山谷,那里的风光奇妙无比。” 颜回和子夏听后对视片刻。颜回说:“只见到门,而不深入到里边,不能知道那里面深藏着的精微奥妙啊。”子夏向孔子深施礼说听先生的话,弟子受益匪浅,我当专心深入学问的大门之中,探询事物的精微奥妙之所在。” 后来,叔孙武叔在朝廷中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他的老师仲尼还要强些。” 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房屋的围墙作个比喻吧,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谁都可以站在墙外看见里面房屋的美好。我老师的围墙却有好几丈高,如果找不到大门走进去,就看不见他里面的宗庙建筑的雄伟、房屋的多种多样。能够找着大门的人或许不多吧。叔孙武叔先生那么说,不也很自然吗?” 陈子禽对子贡说:“您是十分谦恭、客气的,仲尼怎么能比你还强呢?”子贡回答道:“君子说一句话就可以表现出他的聪明,也可以表现出他的无知,所以说话不可以不慎重。我老师是没有人可以赶上的,就像不能用爬上青天一样。我的老师如果当上诸侯或卿大夫,他要老百姓立足社会,老百姓就会立足于社会;他引导老百姓前进,老百姓就会跟着走;他安抚老百姓,老百姓就会自动归顺;他要动员老百姓,老百姓就会同心协力。他生得光荣,死得可惜,怎么能够被别人赶上呢?”见贤思齐的点评“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能跟别人堕落下去。孟子的母亲因为怕孟子受到坏邻居的影响,连搬了三次家;杜甫写诗自我夸耀“李邕求识面,王翰愿为邻”,都说明了这种榜样的作用。来源:阅读与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成语故事

        成语跟专名、科学术语、谚语、歇后语、引语和由四个字组成的普通词组,从某些方面看来,也有相似之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温故知新成语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温故知新成语故事 篇1

        昭公19年,孔子拜师襄子为师,请教有关弹琴的学问。师襄子先弹奏了一曲,带他弹完便将孔子引入后轩中,让孔子习琴。孔子一连三日练习师襄子所教的曲子,没有再学习新的内容,师襄子听孔子曲调已经弹熟便说,词曲你已弹熟可以学新曲了。孔子说感谢夫子教诲,但技巧我还不纯熟容我继续练习。

        又是三天过去了,师襄子听着后轩中孔子的琴声技巧纯熟,音调和谐,韵味无穷,不断点头赞赏,便说:“所有技巧您已经掌握了,可以学习新的内容了。”

        孔子回答:“我的指法技巧虽已练熟,但还没领会曲子的志趣神韵,更未体察到曲作者的为人,请容我再练三日。”

        孔子习琴的第十天,师襄子站在一旁听得如醉如痴,而孔子在弹奏中由于受到乐曲的感染,有时进入深沉的思考,境界有时感到心旷神怡,胸襟开阔。他激动地说:“我弹着弹着就体察到作曲者的为人了,那个人肤色黝黑身材魁梧眼光,明亮而高瞻远瞩,性情温柔敦厚,好像有着统治天下的帝王气魄,除了文王谁还能创作出这样的乐曲呢!”

        师襄子闻言连忙从坐席上站起来,向孔子施礼道,“此曲正是文王所作,名《文王操》,仲尼你真是聪明过人,一下子便悟到了周乐之精义。”

        孔子说:“全仰仗夫子教导。”

        注音wēn gù zhī xīn

        出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汉·班固《东都赋》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结构连动式

        相近词忆苦思甜

        反义词数典忘祖

        押韵词屈蠖求伸、擂鼓鸣金、归遗细君、披褐怀金、顶门一针、千胜将军、科头裸身、日进斗金、往古来今、泣下沾襟......

        年代古代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在教学上有丰富的经验,常常与学生们一道研讨问题,给学生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他鼓励学生培养很好的品德,深入钻研,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生赞扬孔子教学的耐心,孔子谦逊地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成语示列温故知新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成语例句

        ◎ 如,以"牛"为主题的一节说话课,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自然会联想到下列观点:

        (1)从牛的昂首形象,想到人们生活在这个改革时代,应像牛一样充满活力;

        (2)从鲁迅自比一头牛,郭沫若自比牛尾巴,茅盾自比牛尾巴上的一根毛,想到人应该谦虚;

        (3)从牛的"犟"劲,想到在学习或工作之中遇到困难,应有这股牛劲;

        (4)从牛的生理特点---反刍,想到学习应该温故知新;

        (5)从牛的用途及作用,想到不管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都应像牛一样,为人类作出贡献。

温故知新成语故事 篇2

        鲁昭公十九年(前523年)仲春三月,风和日丽,鸟语花香。官道上,一辆马车在缓缓行驶,曾哲驾车,孔子手扶辕木,直立车上。孔子此番出游,专赴临城,拜师襄子为师,请教有关弹琴的若干学问。

        孔子有着很高超的音乐天赋,经过十多年的日研月磨,不停操练,各种乐器,无不炉火纯青。孔予做学问有着严格的性,常集中数年时间,专事某一方而的研究。前两年他致力于普查民俗风情,近来又转入研究音乐理论。

        师襄是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在音乐理论上有很深的造诣,闻名于诸侯。他听说孔子来访,忙迎出大门,让于客室,以上宾之礼接待。

        两人见面,很快就转到了学琴的'话题。师襄是个热心人,推心置腹,开言吐语,滔滔不绝。师襄子说着从身边移过琴来,弹奏了一曲。孔子在一旁静听,感到此曲非同凡响,是他闻所未闻的,那指法、技巧也脱俗超群,出神入化。师襄完,将孔子引入后轩中,让孔子习琴。

        孔子在后轩习琴,一连三日,练习师襄所教的曲子,没有再学习新的内容。师襄子听孔子曲调已经弹熟,来到后轩祝贺说:“此曲你已弹熟,可以再学新曲了。”孔子说:“感谢夫子教诲!该曲虽已练熟,然技巧尚未纯熟,容我继续练习。”

        又是三天过去了,师襄子听着后轩中孔子的琴声技巧纯熟,音调和谐,韵味无穷,不断点头赞赏。他夸孔奏得胜过高明的琴师,说:“所有技巧你已经掌握了,可以学习新的内容了。”孔一子回答说:“我的指法、技巧虽已练熟,但尚未领会此曲的志趣神韵,更未体察到曲作者的为人,想像出其风貌特征。请容我再练三日!”

        孔子习琴的第十天,师襄子站在一旁听得如醉如痴。琴声把他带进了浩瀚的大海。大海的胸怀是那样宽广博大,神情是那样深邃,内涵是那样丰富,性格是那样富于变化。琴声把他带到了春天的花园,叶绿了,花开了,一鸟在高唱,水在低吟,游人在欢笑,一切是那样的静谧,那样的和谐。

        孔子在弹奏中,由于受到乐曲的感染,有时进入深沉的思考境界,有时感到心旷神怡,胸襟开阔。他激动地说:“我在操琴,弹着弹着,就体察到作曲者的为人了。那个人肤色黝黑,身材魁梧,眼光明亮而高瞻远瞩,性情温柔敦厚,好像有着统治天下的'帝王气魄。除了文王,谁还能创作出这样的乐曲呢!”师襄子闻言,连忙从坐席上站起来,向孔子施礼说道:“我的老师传授此曲时,正说此曲为文王所作,名《文王操》。仲尼,你真聪明过人,一下子便悟到了周乐之精义!”

        孔子说:“全仰仗夫子教一导!要学技艺,无名师指点,如在黑暗中摸索;一遇名师,便蓦然出洞穴,眼前一片一光明。孔丘不虚此行,明天就要告辞了。”二人依依话别。师襄子祝贺孔子琴艺高超,他说,音乐的希望在孔子,天下的希望也在孔子。

        温故知新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数往知来

        同义词:忆苦思甜

        反义词:数典忘祖

        温故知新在汉语词典的解释:

        1.温习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邢昺疏:「温,寻也。言旧所学得者,温寻使不忘,是温故也;素所未知,学使知之,是知新也。」

        ●汉班固《东都赋》:「唯子颇识旧典,又徒驰骋乎末流,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四摺:「我做个穷汉妇甘贫受窘,孩儿把圣人书温故知新。」

        ●老舍《四世同堂》三七:「若招弟专由**上取得装饰的模范,大赤包便是温故知新,从古旧的本位的文化中去发掘,而后重新改造。」

        2.温习历史经验,认识现在。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故略表举大分,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云。」

        ●汉张衡《东京赋》:「由余以西戎孤臣,而悝穆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

        ●宋李清照《投翰林学士綦崇礼启》:「愿赐品题,与加湔洗。誓当布衣蔬食,温故知新。」

各写一则与孔子和孟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并写出含义

       孔子:

       1、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2、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3、不舍昼夜: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孟子:

       1、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2、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3、孟母三迁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战国的时候,有一个很伟大的大学问家孟子。孟子小的时候非常调皮,他的妈妈为了让他受好的教育,花了好多的心血呢!有一次,他们住在墓地旁边。

       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旁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的样子。

       一会儿鞠躬欢迎客人、一会儿招待客人、一会儿和客人讨价还价,表演得像极了!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孟子开始变得守秩序、懂礼貌、喜欢读书。这个时候,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韦编三绝“非常有名的成语故事,与成语韦编三绝相关的历史人物有哪些?

       孔子孟子名言!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

       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古时陪同死人下葬的木偶或土偶)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

       3 、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步笑百步

       战国时代,诸侯王国都取合纵连横之计,远交近攻。

       战争连年不断,可苦了各国的老百姓。孟子看了,决定周游列国,去劝说那些好战的君主。孟子来到梁国,去见了好战的梁惠王。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心尽力治国,又爱护百姓,却不见百姓增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孟子回答说:“让我拿打仗作个比喻吧!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免不了要进行一场厮杀。厮杀结果,打败的一方免不了会弃盔丢甲,飞奔逃命。如一个兵士跑得慢,只跑了五十步,却去嘲笑跑了一百步的兵士是‘贪生怕死’。”

       孟子讲完故事,问梁惠王:“这对不对?”梁惠王立即说:“当然不对!”孟子说:“你虽然爱百姓,可你喜欢打仗,百姓就要遭殃。这与五十步同样道理。”

       成语比喻那些以小败嘲笑大败的人。又以“五十步笑百步”来比喻程度不同,但本质相同的做法。

       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quot;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

孔子的成语故事

       与成语韦编三绝相关的历史人物是孔子。

       一、韦编三绝的故事

       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必须用熟牛皮(韦)绳子把这些竹简编联在一起才能阅读。

       平时卷起来放着,看时就打开来。《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夹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韦编三绝)。

       二、韦编三绝的相关信息

       解释: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比喻读书勤奋。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读《易》,韦编三绝。”

       孔子读《周易》,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多次。

       示例:我们提倡韦编三绝的读书精神,更提倡学以致用,期待创新人才的大量涌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一、韦编三绝的近义词:凿壁偷光、囊萤映雪、手不释卷。

       1、凿壁偷光

       解释: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出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释义: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只是光亮照不到,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示例:一个说要用功,古时候曾有“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的志士。 ◎《且介亭杂文·难行和不信》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废寝忘食、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韦编三绝

       反义词目不识丁、不学无术、胸无点墨

       2、囊萤映雪

       解释: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后形容刻苦攻读。

       出自: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一折:“虽无汗马眠霜苦,曾受囊萤映雪劳。”

       虽然没有受过在战场上拼搏,睡卧于霜雪之中的苦累,但是也接受过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刻苦攻读书的苦。

       近义词囊萤积雪、韦编三绝、囊萤照雪

       反义词不思进取

       3、手不释卷

       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出自: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凡嗜好的读书,能够手不释卷的原因也就是这样。”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近义词开卷有益、好学不倦、韦编三绝、爱不释手、百读不厌、手不释书、学而不厌、孜孜不倦、临池学书、手不辍卷

       反义词不学无术

       二、韦编三绝的反义词:蜻蜓点水

       蜻蜓点水

       解释:指蜻蜓在水面飞行时用尾部轻触水面的动作。比喻做事肤浅不深入。

       出自:下乡只是蜻蜓点水式的,还要带白馒头。 郭小川《沉重的教训》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轻描淡写、浮光掠影、走马看花、偶一为之、走马观花

       反义词下马观花、铺天盖地、一语道破、一语破的、下马看花、脚踏实地、韦编三绝

       孔子的成语故事如下:

       具体内容:

       以貌取人:这个成语来源于一个故事,讲述的是孔子的学生子羽因为外貌丑陋,受到老师的冷落。孔子对待学生的标准不仅仅是外表,而是内在的品质。这个成语用来提醒人们不应该仅以外表来判断一个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两个成语描述了孔子的教学态度和方法,即不断学习并且教导学生不懈怠。不耻下问:这个成语讲述了孔子的谦逊精神,即使是在学术上有所成就的老师,仍然会向比自己学问浅薄的学生请教问题。

       孔子介绍:

       孔子(前551年-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父叔梁纥,母颜氏。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

孔子主要影响:

       1、道德学说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2、政治学说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遵循等级制,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好了,今天关于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就到这里了。希望大家对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这个话题和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的解答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