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大全 成语大全
空有鸿鹄之志,手无缚鸡之力_空有鸿鹄之志的意思
tamoadmin 2024-07-05 人已围观
简介1.鸿鹄之志的拼音2.“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薄似纸应有不屈之心”什么意思?3.鸿鹄是什么意思4.古人常以鸿鹄之志来形容志向远大,这里的鸿鹄指的是什么?5.鸿鹄焉知鲲鹏之意是什么意思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什么?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生长在地位低下的环境中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命运不佳时应该有不屈服于命运的雄心。鸿鹄之志,读音hóng hú zhī z
1.鸿鹄之志的拼音
2.“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薄似纸应有不屈之心”什么意思?
3.鸿鹄是什么意思
4.古人常以鸿鹄之志来形容志向远大,这里的鸿鹄指的是什么?
5.鸿鹄焉知鲲鹏之意是什么意思
6.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什么?
7.“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是:生长在地位低下的环境中应当树立远大志向,命运不佳时应该有不屈服于命运的雄心。
鸿鹄之志,读音hóng hú zhī zhì,指大雁和天鹅的志向,因大雁和天鹅飞得高而远,故喻意志向高而远大。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译文: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引用:元代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扩展资料
近义词
鲲鹏之志
拼音:kūn péng zhī zhì。
释义:形容人的志向远大。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译文:在遥远的北海有一条鲲鱼,它的身体有好几千里那么大。有一天,鲲鱼突然变化成一只大鹏鸟,它的背也有好几千里那么宽。大鹏振奋起它全身的力气飞向高空,它张开来的翅膀就像从空中垂下的两片乌云。大鹏乘着海气要飞向南冥的天池。
鸿鹄之志的拼音
鸿鹄之志,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比喻远大志向。出自:《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近义词:
雄心壮志、胸怀大志、壮志凌云、宏图大志、青云之志、鲲鹏之志
反义词:
无所事事、碌碌无为、胸无大志
例句:
1、你是个有鸿鹄之志的人,不甘平凡,自尊心很强,样样都惟恐输给别人。
2、他虽然家境贫困,却从小立下鸿鹄之志,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
3、不从小事做起,纵有鸿鹄之志,也难实现。
4、既然立下鸿鹄之志,就该脚踏实地,奋发努力,否则只是好高骛远而已。
5、你空有鸿鹄之志,却不肯努力求学,如何能够实现呢?
“生如蝼蚁当立鸿鹄之志,命薄似纸应有不屈之心”什么意思?
鸿鹄之志的拼音是hóng húzhīzhì。
成语出处:最早出处《吕氏春秋·士容论》: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衍生典故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之志载!”“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因强烈表达了绝不屈从命运安排的意思,而广为流传了千百年。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鸿鹄之志”。
成语寓意及运用
陈涉虽然为一介布衣,没有多少文化。却与吴广发动农民起义,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对于志向的重要性,历代先贤皆有强调。鸿鹄之志告诉人们,志气是事业的脊梁,每个想要建功立业的人,都必须有坚定不移的志向。
1、你是个有鸿鹄之志的人,不甘平凡,自尊心很强,样样都惟恐输给别人。
2、他虽然家境贫困,却从小立下鸿鹄之志,发誓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
3、不从小事做起,纵有鸿鹄之志,也难实现。
4、既然立下鸿鹄之志,就该脚踏实地,奋发努力,否则只是好高骛远而已。
5、你空有鸿鹄之志,却不肯努力求学,如何能够实现呢?
鸿鹄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生命如蝼蚁般弱小,但应当具备像雄鹰一样搏击长空的雄心。时运不济待我们像纸片一样薄情,但应当具备不屈服命运安排的心。
鸿鹄之志,比喻有远大志向。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译文: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典故: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陈涉,他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被人雇佣耕田。一天,他在耕作休息时,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越想越是气愤,就对一块休息的人说:“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富裕了,一定不会忘记你们的。”
同伴听了他的话,都讥笑他是异想天开,白日作梦。他不禁叹息说:“唉,燕雀怎能理解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扩展资料:
鸿鹄之志的近义词
鲲鹏之志
拼音:kūn péng zhī zhì。
释义:形容人的志向远大。
出自:战国庄周《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译文:在遥远的北海有一条鲲鱼,它的身体有好几千里那么大。有一天,鲲鱼突然变化成一只大鹏鸟,它的背也有好几千里那么宽。大鹏振奋起它全身的力气飞向高空,它张开来的翅膀就像从空中垂下的两片乌云。大鹏乘着海气要飞向南冥的天池。
古人常以鸿鹄之志来形容志向远大,这里的鸿鹄指的是什么?
鸿鹄指天鹅,一般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一、基本信息
词语读音:hónghú;词语注音:ㄏㄨㄥ_ㄏㄨ_;词语反义词:燕雀。
二、词语解释
1、即天鹅。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例鸿鹄之志。——《史记·陈涉世家》
慕鸿鹄以高翔。——丘迟《与陈伯之书》
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管子·戒》
我与你猛拼饮散百壶空,且将鸿鹄意,付作马牛风。——徐复祚《投梭记·渡江》
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丘迟《与陈伯之书》
⒉?鸿雁与天鹅。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阮籍《咏怀》之四三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孟子·告子上》
鸿鹄千岁者皆胎产。——《艺文类聚》卷九十引张华《博物志》
鸿鹄_南飞,千里共盘桓。——陈梦雷《西郊杂咏》之十四
三、鸿鹄造句
1、他是否能实现胸怀的鸿鹄之志?
2、一个人要先立鸿鹄之志,将来才能建_赫之功。
3、表达了自己的鸿鹄之志不能被一般人理解。
4、不从小事做起,纵有鸿鹄之志,也难实现。
5、我没有回答,但心里却想: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6、大丈夫仗鸿鹄之志,据英杰之才。
鸿鹄焉知鲲鹏之意是什么意思
故事说,秦朝末年,有一个农民起义领袖,名叫陈胜,字涉。
陈涉青年时代,曾经做人家的雇农,替别人耕地。有一次,他把耕田的事停下来,走到田埂上休息。他因失望而叹恨了好久,对另一个雇农说:“我们当中如果有人富贵了,可不能忘掉别人。”一同当雇农的人都笑话他:“你给人家当雇农,怎么会有富贵呢!”陈涉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会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鸿鹄之志”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鸿鹄(hu2):天鹅,此处比喻英雄。人们用“鸿鹄之志”表示远大的志向。
用“燕雀”表示鼠目寸光的人。?《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鸿鹄:古代对天鹅的称呼,又名鹄、鸿、鹤、白鸿鹤、黄鹄、黄鹤等. 《管子·戒》:“今夫鸿鹄,春北而秋南,而不失其时.”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起源于陈胜在未起义前,在农村被人雇用去务农时对佣者说的话,现已简化成常用成语“鸿鹄之志”,用来形容远大的志向。鸿鹄即为天鹅的意思。?因飞得很高,所以常用来比喻志向远大的人。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意思是什么?
鸿鹄焉知鲲鹏之意的意思是,展示个人拥有强大的自信,就远大的抱负,不是平常的小人物能理解。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拼音为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又见《庄子内篇·逍遥游》,意思是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古书对鲲鹏的正面记载,毫无疑问始于《庄子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意思是什么?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释义: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处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又见《庄子·内篇·逍遥游》。
原文
陈涉世家
[ 汉 ] 司马迁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胜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译文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涉年轻时,曾同别人一起被雇佣给人耕地,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因失望而叹息了许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呀。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一个受雇耕作的人,哪来的富贵呢?陈胜长叹一声说:“唉!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陈胜、吴广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里面,担任屯长。恰巧遇到天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期。误了期限。按(秦朝的)法律都应当斩首。陈胜、吴广于是商量说:“现在即使逃跑(被抓回来)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可以吗?”陈胜说:“天下百姓受秦朝统治、逼迫已经很久了。我听说秦二世是始皇帝的小儿子,不应立为皇帝,应立的是公子扶苏。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现在有人听说他没什么罪,秦二世却杀了他。老百姓大都听说他很贤明,而不知道他死了。项燕是楚国的将领,曾多次立下战功,又爱护士兵,楚国人都很爱戴他。有人认为他死了,有人认为他逃跑了。现在如果把我们的人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作为天下首发,应当会有很多响应的人。”吴广认为他讲得对。于是二人就去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的人了解了他们的意图,说:“你们的大事都能成功,可以建立功业,然而你们把事情向鬼神卜问过吗?”陈胜、吴广很高兴,考虑卜鬼的事情,说:“这是教我们利用鬼神来威服众人罢了。”于是就用丹砂在绸子上写下:陈胜为王。”放在别人所捕的鱼的肚子里。士兵们买鱼回来烹食,发现鱼肚子里面的帛书,本来已经对这事感到奇怪了。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到驻地旁边丛林里的神庙中,在夜间提着灯笼,作狐狸嗥叫的凄厉的声音大喊:“大楚将兴,陈胜为王。””士兵们整夜惊恐不安。第二天,士兵们中间议论纷纷,只是指指点点,互相以目示意看着陈胜。
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大多愿意听(他)差遣,(一天)押送戍卒的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跑,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以便激怒那些士兵们。将尉果真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想杀吴广,吴广跳起来,夺过利剑杀了将尉。陈胜帮助他,一起杀了两个将尉。(于是陈胜)召集并号令部属的人说:“你们诸位遇上大雨,都已误了期限,误期是要杀头的。假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也会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部属的人都说:“愿意听从您的号令。”于是就假称是公子扶苏、项燕的队伍,顺从人民的愿望。个个露出右臂(作为起义的标志),号称大楚。用土筑成高台并在台上宣誓,用(两个)将尉的头祭天。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任都尉。他们攻打大泽乡,收编大泽乡的义军之后攻打蕲县。攻下蕲以后,就派符离人葛婴率军攻占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则攻打铚、酂、苦柘、谯都攻占下来。行军中沿路收纳兵员,等到到达陈县,已有战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多,士兵好几万。攻陈县时,那里的郡守和县令都不在,只有守丞带兵在城门洞里同起义军作战。(守丞)不能取胜,兵败身死,起义军才进城占领了陈县。过了几天,陈胜下令召集、当地管教化的乡官和才能出众的乡绅一起来集会议事。“将军您亲身披着战甲,拿着锐利的武器,讨伐诛灭残暴无道的秦王朝,恢复建立楚国的江山,按照功劳应当称王。”陈胜于是被拥立为王,定国号叫张楚。在这时,各郡县中吃尽秦朝官吏苦头的百姓,都起来惩罚当地郡县长官,杀死他们来响应陈胜(的号召)。
注释
(1)世家,《史记》传记的一种,主要是为王侯将相所作的传记。陈胜虽出身雇农,但他首事反秦,功大,又曾建立“张楚”政权,故给予他重要的历史地位,列入“世家”。
(2)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
(3)阳夏(jiǎ):今河南太康县。
(4)尝与人佣耕:曾经同别人一道被雇佣耕地。佣,被雇佣。
(5)辍耕之垄上:停止耕作走到田埂高地上休息。之:动词,去,往。
(6)怅恨久之:因失望而叹恨了很久。怅,失意,不痛快。
(7)若:代词,你,指陈胜。
(8)燕雀安知鸿鹄(hú)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燕雀,麻雀,这里比喻见识短浅的人。鸿鹄,天鹅,这里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
(9)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
(10)发闾左适(zhé)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闾左,指贫民,古时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适(zhé)戍,发配去守边。
(11)皆次当行(háng):都被编入谪戍的队伍。当行,当在征发之列。
创作背景
本文是记这次起义的领袖陈涉、吴广的传记。文中真实、完整地记述了爆发这次农民大起义的原因、经过和结局,从中反映了农民阶级的智慧、勇敢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文章也比较生动地描写了陈涉和吴广的形象。陈涉出身雇农,胸怀大志,有政治远见,他要求人民从“苦秦”中解放出来;他聪明果断,具有组织群众、制定策略、指挥战争的卓越才干,不愧是农民阶级的杰出领袖。吴广虽然刻画简略,但从他与谋起义、诱杀将尉等事迹中,也表现了非凡的机智勇敢和反抗精神。在他们身上,都充分地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不甘忍受黑暗统治而“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英雄气概。文章也写到了起义军内部的不和及自相残杀,陈涉称王之后的贪图享受、信用奸邪、脱离群众,表明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赏析
《陈涉世家》一文在写作上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记事。写起义过程,先写起义的原因和起义前的谋划,再写起义的爆发和发展,直至政权的建立,脉络非常清晰。在记述中,则采取了先因后果的写法。写起义的动机,则先写暴秦的严刑峻法;写起义的发生,则又先写将尉的残酷等等。都入情入理,有力地突出了起义的正义性。文中还通过典型细节的描写,对起义的过程、浩大的声势以及起义领袖的精神面貌,进行了较为充分的展现,从而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文生动地记述了从大泽乡起义到张楚政权建立这一段历史进程,再现了陈胜、吴广两位起义领袖的英雄本色。陈胜有很高的阶级觉悟,并且怀有“鸿鹄之志”。这表现在佣耕时与同伴的对话中,表现在并杀两尉之后面对徒属所作的讲演中,尤其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话语,是对封建世袭制度的有力否定和批判。正是由于他富有远见,他的话具有鼓动性,才能收到徒属皆日“敬受命”的效果。作为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都能审时度势、机智果断,为起义作出周密的谋划和部署。“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是陈涉等人起义的直接原因。面临必死处境时,陈胜和吴广当机立断,密谋起义,决心率众闯出一条生路来,说明他们对起义的时机把握得很好。二人密谋中,陈胜对时局作了精辟的分析,把握了“天下苦秦久矣”这一社会背景。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决定打出公子扶苏和项燕的旗号——因为“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提出这一口号,则“宜多应者”。他们在卜者启发下,精心策划丹书鱼腹和篝火狐鸣两件“灵异”事件,骗过了其他戍卒的耳目。他们合演的杀将尉的双簧戏,成功地点燃了起义的导火线,这些都能说明他们善于谋划。后文中的“诸郡县,苦秦吏者”照应上文“天下苦秦久矣”,“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与上文“宜多应者”相呼应,这两句话的前后照应说明了陈胜的分析完全正确,体现了他洞察时局的能力。也正是陈涉这种谋划、洞察的能力,才造成起义一呼百应,并迅速遍及全国局面。
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整个句子的意思是像燕子,麻雀等动物一天到晚只知道在地面附近活动,目光短浅,怎样能知道象老鹰一类的猛禽,能够站的高看的远,自由自在的在高空翱翔,他们的志向呢?王侯将相等达官贵人并不是老天给的,隐含的意思是我们也可以成为王侯将相等达官贵人。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出自《史记·陈涉世家》。
2、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陈胜是阳城人,字涉。吴广是阳夏人,字叔。陈胜年轻的时候,曾经同别人一起被雇佣耕地。一天,陈胜停止耕作走到田埂上(休息),因失意而长叹了好久,说:“如果有谁富贵了,不要忘记大家啊。”一起耕作的同伴笑着回答说:"你是个被雇佣耕地的人,哪来的富贵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唉,见识短浅的人怎么会懂得有远大抱负的人的志向!"
3、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吴广向来爱护士兵,士兵们多愿听(他的)差遣。将尉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说想要逃亡,使将尉恼怒,让他侮辱自己,来激怒那些士兵。将尉果然用竹板打吴广。将尉拔剑出鞘,吴广起来,夺过剑杀死了他。陈胜协助吴广,一同杀了两个将尉。召集并号令部署的人,说:“你们诸位遇到大雨,都已经误期,误期是要斩首的。即使仅能免于斩刑,可是去守卫边塞死掉的本来有十分之六七。况且壮士不死也罢了,要死就该成就大名声,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