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大全 成语大全
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_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ysladmin 2024-06-27 人已围观
简介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_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汉语成语和汉民族文化它们有什么关系?2.中国的成语
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讲解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我将相关资料进行了整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汉语成语和汉民族文化它们有什么关系?
2.中国的成语的背后是有多么的深厚
3.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4.成语的特点有哪些?
5.为什么说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6.成语中的文化
汉语成语和汉民族文化它们有什么关系?
/guangbo/ShowArticle.asp?ArticleID=755
这个说的还行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和汉民族思维和认知模式的表现。成语作为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一个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本文拟从汉民族的文化特点,思维方式,汉语的成语特点,以及成语作为跨文化交流中研究对象的重要价值等几个方面谈一点意见。
首先,深受孔子、老子思想影响的中华文化,特别强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强调人们之间的相互依赖,被称之为“我们文化”或是“集体主义文化”。从孔子的“仁者爱人”、老子的“天人合一”还有墨子的“兼爱”、“非攻”可见一斑。这实际上体现了一种关联性的思维。这种思维风格非常依赖经验,不能将经验的人与客观事实,数字或概念相分离。习惯通过知觉和经验从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上去把握认知对象。关联型思维者对给予其成员身份的群体投入较深。他们被期望与群体认同,并时刻准备为它做任何方式的奉献。在人际交往中,为了避免破坏和谐气氛,倾向于使用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不爱直白坦率的表明心迹,对人的背景,关系和身份高度敏感,造成交际语境高情境的特点。表现在语用方面是中国的成语非常多,使用也很频繁。因为有时使用成语可以将信息以一种暧昧的方式传达给对方,避免直说带来的尴尬。而且只有拥有同一文化背景的人才会充分理解成语所蕴含的意义,因此可以将信息更安全的传递,确保受众的范围和表达效果。成语的广泛使用还说明中国人是善于比附联想的民族,因为成语意义的产生基于一种联想思维,它在本质上具有比喻性。
其次,成语在形式上也体现了民族特色。汉语的成语多是四字或四个音节,形式齐整,易读上口,节奏感强。有的还讲究声韵和美与意义对仗,富有韵味,如“提纲挈领”。这与中国人行文讲究对偶,平衡的形式美和追求意境的审美情趣密不可分。相比之下,西方,特别是英语中的成语就没有形式上的规律可循。有一些,如:as……as……形式是统一的,而且在选词上讲究压头韵,如,“as busy as a bee”,“as blind as a bat”,“as good as gold”,但这只是极少数。英文成语的概念其实是包括了习语、俗语、俚语、惯用语和成语在内的混合体,形式上多种多样,并不统一。中国人善于对事物进行具体的描述,不太使用抽象的概括,这使得汉语成语具有形象化的特点,喜用一些具体的动作、事物来代替抽象的意义。如:“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
再次,中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为成语提供了丰富的来源。有的来源于神话、寓言,如“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是《山海经》中的神话;“买椟还珠”、“邯郸学步”则是出自《韩非子》和《庄子》的寓言故事。有的来源于历史故事和传记,如“闻鸡起舞”和“负荆请罪”分别来自《晋书》和《史记》;有的来自文学作品,如“温故知新”来自《论语》,“兢兢业业”来自《诗经》;“七上八下”、“一塌糊涂”则来自口头俗语。但汉民族与其他民族相比,较少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并未深入中华文明的中心,因此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宗教的数量不多。于此相对应,英语中大量的成语来自圣经、宗教仪式,如“eye to eye,teeth to teeth”(以眼还眼,以牙还牙),the salt of the earth(社会中坚);阿拉伯民族的成语中来自《可兰经》的占有很大比例。
成语的来源多种多样,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丰富多彩,所体现的民族特色与传统鲜明突出,使其在跨文化交际中易引起理解的障碍,从而影响交流的效果和人际关系,因此对它的研究在跨文化交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方面,成语本身的特色使其在理解上极易出现偏差:
1.成语意义的比喻性使其字面意义于实际意义往往是不相符的。它所表达的是一种比喻关系而不是字义关系。如“瓜田李下”、“管鲍分金”等,光从字面上很难把它们分别与避免嫌疑及朋友情谊深厚、知心相契这两个意思联系起来。理解它往往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而不仅仅是文字基础。从更深层次上说,是不同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对成语理解的不同,汉语成语的理解要紧密联系中国文化与汉民族的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
中国的成语的背后是有多么的深厚
《红楼梦》是成语“石破天惊”的出处。1.成语的来源
成语"石破天惊"的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它描绘了贾宝玉和黛玉在草地上秘密相会的情节,贾宝玉丢出一块石头竟然砸穿了天上的云,露出了天空,给黛玉带来了震惊和惊异。
这一形象生动的描写使得"石破天惊"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用来形容事物具有巨大的威力、出乎意料、打破常规,成为中国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描写贾宝玉和黛玉
故事中,贾宝玉和黛玉在草地上秘密相会。突然,贾宝玉随手丢出一块石头,竟然砸穿了天上的薄云,露出了天空。这一切都让黛玉感到震惊和惊异,形容其出乎意料的威力和震撼为“石破天惊”。
3.成语的含义
成语“石破天惊”形容事物威力巨大,出人意料,能够震撼人们、出乎意料、打破常规。
4.在《红楼梦》中的运用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由曹雪芹创作。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小说中多次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成语来形容人物、情节和氛围。
5.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成语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它们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人的智慧和文学才能,也成为人们日常交流中的精彩表达和文化符号。
6.成语的广泛应用
成语在中国文化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学、教育、广告等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使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结
成语“石破天惊”的出处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故事中,贾宝玉丢出一块石头砸穿了天上的云,给黛玉带来了惊讶和震撼,形容事物威力巨大、出乎意料。成语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了语言表达方式,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厚底蕴
成语的来源是什么
中国的成语的背后是非常之深厚,深厚到你想不到。
中国成语独有的魅力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积淀下来的经典文化,它博大精深,需要我们不断汲取其中的精华,化为己用。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道路上,我们每位中国人都任重而道远。
中国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集成,其中包含了丰富深厚的文化密码,更传递了中国观念和中国人千百年锤炼留下的处世哲学及世界观。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的处理,能从成语中找到答案。如今,《中国成语大会》、《成语英雄》等节目如日中天,中国成语也随之增温。紧跟迎面而来的热浪走进成语,才发现那里面隐藏着无穷奥秘。历史在烟云中变幻,哲思在雷电中闪耀,文化在沧桑中凝结,真是千古风情成语来啊!下面谈谈中国成语独有的魅力体现!
一、历史的浓缩文档
毫无疑问,每一个成语都是一个历史的文档,只要打开尘封的烟云,过往的世事就会萦绕在眼前。比如,春秋争霸,吴王夫差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可多年称霸的晋国不是好对付的啊,吴王决定出奇制胜。他挑出三万精兵强将,用不同的颜色分布军阵。中间的方阵白盔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白得像是无边的芦絮;左边的方阵红盔甲,红衣服,红旗帜,红弓箭,红得像是漫天的烈火;右边的方阵则黑盔甲,黑衣服,黑旗帜,黑弓箭,黑得像是深沉的夜色。黎明时分,吴军突然鼓声大作,震天动地。晋军从梦中醒来,一见这阵势,无不惊恐。吴国大获全胜,这就留下了成语——如火如荼。
二、哲人的思想珠玑
成语真是难得的瑰宝,它能拉近遥远的往事,能复活僵死的古人。无论是花好月圆,无论是腥风狼烟,总能给当下以镜鉴。这确实可贵,可贵得不乏可爱。最为可爱的不在这里,在于成语包含着古人的哲思,几乎每一则成语都是一粒闪烁着智慧光芒的珠玑。比如守株待兔,说大树下早已端坐着一个愚人。他在树下歇息,意外收获了一只匆忙奔跑一头撞死的兔子。愚人之愚,愚在错把偶然当成必然,之后日日坐在树下等待再来找死的兔子。这是韩非子留在《五蠹》里的思想结晶。
三、众生交流的桥梁
撇开成语中包含的历史不说,撇开成语中闪耀的哲理不说,仅就人们的语言交流,哪一个能离开成语?相逢对话是这样,书写文章也是这样。倘要是作一个游戏,将成语封存起来暂不使用,那对话不知要啰嗦多少,那文章不知要冗长多少。你要去的地方在北面,怎么能往南走?你的方向错了,越走离目标越远了,赶快止步吧!这么说有点啰嗦吧,是,要是使用成语就简单多了——南辕北辙,四个字就搞定了。
四、久远的思维定式
每一则成语都是一位沧桑老人,沧桑得可以和老子、孔子媲美。甚而像尧天舜日、战战栗栗、比屋可封这样的成语,还要沧桑过老子、孔子。成语携带着历史的体温、自身的性情和古人的思考,一路走来,走进了当今的生活,也走成了一种思维的模式。恰如以上所写,说到滥竽充数,别人马上就会明白是无能之辈在浑水摸鱼;说到炳烛之明,就会知晓是鼓励人终身读书,即使年老也可以读有所得;说到萧规曹随,就会想到是要后人紧步前人的规矩,不可逾越雷池……
在《成语英雄》节目中,著名学者钱文忠负责剖析成语渊源,讲述成语背后的文化故事;著名漫画家蔡志忠负责指导选手画技,通过绘画去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与智慧;著名主持人崔永则元负责挖掘选手背后故事,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互相辉映。这三位“成语先生”都是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代表,他们给观众带来了最大的惊喜。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对独具英雄魅力的中国成语时,唯有走进成语,应用成语,才能游刃有余;悟透成语,跳出成语,方能天开地阔。
成语的特点有哪些?
成语的来源是历史、文化、文学、民间传说和外来文化等多种途径。1、历史事件和典故。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历史事件和典故,例如卧薪尝胆来自勾践的故事,破釜沉舟来自项羽的故事等。这些成语通过历史传承和文化传播,成为了汉语语言中的经典表达方式。
2、文学作品。古代的文学作品,如《诗经》、《论语》、《左传》等,都有大量的成语被传承下来。这些成语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符号,更是古代文化、思想和智慧的结晶。
3、民间传说和故事。许多成语来源于民间传说和故事,如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等。这些成语反映了民间智慧和讽刺意味,也成为了汉语语言中的经典表达方式。
4、外来文化影响。在历史上,中国曾经与周边国家和地区有过广泛的交流和影响,一些外来文化中的表达方式也融入了汉语语言中,成为了成语的一部分。例如火冒三丈就是来自印度文化的表达方式。
成语在汉语语言中的地位:
1、语言文化的载体:成语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载体,是汉语语言中具有高度凝练表达效果和独特魅力的文化现象。它们蕴含着古代的思想、文化、历史和智慧,是中华民族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2、语言表达的精髓:成语是汉语语言表达的精髓,它们以简洁、生动、形象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意义和情感。通过使用成语,人们可以更加生动、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使语言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3、语言教育的基石:成语是汉语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成语的学习和掌握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成语,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汉语语言的构成和特点,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4、语言交流的工具:在口语和书面语的交流中,成语的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交流更加生动、形象、易于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正式场合,适当使用成语可以增加语言的庄重感和文雅度。
为什么说成语是民族文化的积淀?
1、结构上的稳固性。构成成分一般不能任意更换。2、意义上的整体性。成语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形式简洁而意思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语。成语多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三个字或四个字以上的。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有些成语本就是一个微型的句子。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扩展资料:
古代汉语词汇中特有的一种长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语,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
成语的意思精辟,往往隐含于字面意义之中,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它结构紧密,一般不能任意变动词序,抽换或增减其中的成分。
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组成。简单的说,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
成语跟谚语不同: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人民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像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
谚语的形式,不像成语那样整齐。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都不是那么整齐。当然,如果把这些谚语一定说是成语,也是勉强可以的。
百度百科——成语
成语中的文化
中国文化中成语是怎么形成的?怎么会演化出成语这个文化的?成语是中国汉字语言词汇中定型的词。成语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
中国的成语有大半来自春秋战国时期的各种经典文献,它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
成语的形成有很多因素。
言简意赅,表意明确,通俗易懂
比如?心直口快?、?不三不四?之类的,都发源于大众口语,由于通俗易懂而被大量使用,成为成语。
富有深意,修辞高妙,婉转多姿
这一类词语会给人想象,带了很多字面意思之外的引申意思,让人觉得有深度、有趣而被广泛引用,成为成语。如?大浪淘沙?、?空中楼阁?、?琼楼玉宇?之类的。
背靠故事,富有寓意,耳熟能详
守株待兔?、?拔苗助长?、?刻舟求剑?、?邯郸学步?就属于这一类,这些词语用起来,人们马上会想到背后的故事,以及这个故事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这就省略了大篇幅的说教,让我们说话、写文章更加简洁却又生动有趣。名家使用、结构巧妙,广为流传
如欧阳修的?水落石出?、常建的?曲径通幽?等等,这都是这些文人造词,但是在传诵中被其他人认同,并且大量使用,成为成语。
当然,这些因素也不是孤立的,大部分成语都是几个因素共同作用,才让这些词语的意思和言外之意都固定下来,可以用简约的引用方式来表达大量的内容,增添文字的精炼度和文章内容的张力。
一、成语中展示出的中国古代物质文化1.成语与农业生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黄河、长江哺育了我们肥沃的家园,农业生产是古代中国的经济基础,农业成为国家赋税的基本承担者。有许多成语对古代先民农业生产生活进行了描写。“田连阡陌”,谓田地广袤,接连不断。“精耕细作”谓精心细致的耕作。“寒耕热耘”寒冷时耕种,炎热时除草。形容农事艰辛。《管子?臣乘马》:“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热耘,力归于上。”这些成语都体现了重农、尚农的社会共识,历代封建帝王都提倡“重农抑末”,把农业看作是国固邦宁的根底,成就霸业的基础。
2.成语与建筑
中国的古代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四大类型中,成语表现了它们的某些艺术特点。例如,“堂皇富丽”(宏伟美丽,气势盛大),多形容建筑物,特别是宫殿的宏伟华丽。又如,“雕梁画栋”亦作“画梁雕栋”,谓彩画装饰的梁栋。形容建筑物的美丽华贵。元?郑廷玉《看钱奴》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元?王子一《误入桃源》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栊,郁巍巍画梁雕栋。”《西游记》第十七回:“入门里,往前又进,到于三层门里,都是些画栋雕梁,明窗彩户。”《醒世恒言》卷二九:“中间显出一座八角亭子,朱甍碧瓦,画栋雕梁。”
雕梁画栋
3.成语与服饰
从与服饰有关的成语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衣着主要的是体现个人的身份或地位,这里主要介绍几个。例如,“高冠博带”,亦作“峨冠博带”。指带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或指穿着礼服。《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元?关汉卿《谢天香》一折:“恰才耆卿说道好觑谢氏,必定是峨冠博带一个名师大夫,你与老夫说咱。”《三国演义》三七回:“忽人报:‘门外一先生,峨冠博带,道貌非常,特来相探。’”
二、成语折射出的中国古代精神文化
中国古代的精神文明包含了教育制度,宗教文化,政治制度,古代哲学,传统伦理道德等等方面,本文主要分析成语体现出来的古代教育思想和中华传统美德。
1.成语与古代教育思想
中国古代教育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数著名的教育家,流传下来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成为优秀的教育遗产,至今仍具有不朽的魅力。
“立身行道”(谓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南朝梁?萧统《与晋安王纲令》:“明公儒学稽古,醇厚笃诚,立身行道,始终如一。”)“克己奉公”(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改过迁善”(认识并改正过错,诚心向善。)……这些成语在漫长的中国历代教育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克己奉公
2.成语与中华传统美德
中国文化价值系统以“善”为核心,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人为万物之灵”是因为人有道德,有自我的约束和完善。中华民族有许多传统美德至今为人们继承和发扬,在成语中我们能充分体会这一点。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是中华民族的道德核心,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从家族内部把这种爱延伸到社会,就成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对国家也要有担当,甚至危机时刻可以“为民请命”,“杀身成仁”。
现代社会人们交往的诚信原则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待人做事都要“诚心诚意”,“言而有信”,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从古至今公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的美德。如果是“背信弃义”必然会到严厉的道德谴责。
言而有信
勤劳节俭,清正廉洁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三国的诸葛亮提出要“俭以养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人需自我约束,不贪求太多,才能表现出“刚正不阿”,才能正己,正心。此外,“厚德载物”“荣辱不惊“天下为公”“不屈不挠”等成语也能让我们领略崇高的民族精神和传统中华美德的精髓。
非常高兴能与大家分享这些有关“成语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的信息。在今天的讨论中,我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主题。感谢大家的参与和聆听,希望这些信息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