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查询 成语查询

官宦子弟是成语吗_官宦子弟

tamoadmin 2024-07-21 人已围观

简介1.古代科举对官宦子弟有哪些限制2.明朝初期京城官宦子弟在哪读书?年纪比较小,只有5岁,除了请西席到府上以外,如果送出去读书,一般在哪?3.为什么洋务运动期间第一批赴美没有宦官子弟4.宋代衙内是什么意思?5.明朝刘若愚可以说是如包换的官宦子弟,为何最后竟成为一名太监?汉朝学校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又可以分为由中央直接主办的中央官学和由地方办理的地方官学。中央官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太常并

1.古代科举对官宦子弟有哪些限制

2.明朝初期京城官宦子弟在哪读书?年纪比较小,只有5岁,除了请西席到府上以外,如果送出去读书,一般在哪?

3.为什么洋务运动期间第一批赴美没有宦官子弟

4.宋代衙内是什么意思?

5.明朝刘若愚可以说是如包换的官宦子弟,为何最后竟成为一名太监?

官宦子弟是成语吗_官宦子弟

汉朝学校可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系统。官学又可以分为由中央直接主办的中央官学和由地方办理的地方官学。中央官学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由太常并通过博士直接管理的太学,太学为国家的最高学府和全国学校的典范;二是由宦官集团办理的鸿都门学,为具有专科性质的特殊的高等教育机构;三是专为皇室和外戚设置的宫邸学。

宫邸学也属于由朝廷直接管辖的中央官学,这是汉统治者为皇室、外戚、功臣子弟创立的贵胄学校,办学条件优越,所聘经师的学术水平和地位都高于太学。

办学目的是为了使贵胄子弟自小接受儒术的熏陶而成为德才兼备的治术人才,因而教学内容与太学相似,都是五经,教学内容自然以儒家经典为归,学生学习目的也就以明经为主。为了统一经学教材 ,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蔡邕等人奉命镌刻石经,立于太学门外,在46块石碑上刻有《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礼记》、《论语》等经的本文,作为太学规范的经学教科书,史称“熹平石经”。

古代科举对官宦子弟有哪些限制

不是。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因为后来成为中常侍大长秋曹腾的养子,于是改姓曹氏。曹操文武双全,《魏书》说他“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三国志》说他“才武绝人”。公元175年举孝廉,任洛阳部尉。公元177年任顿丘令,公元179年娶卞氏为妻,公元180年升为议郎。公元184年,在东汉王朝镇压黄巾军起义的战争中起家,任骑都尉。由于镇压黄巾军有功,升任济南相。后历任东郡太守、都尉、典军校尉等职。公元189年董卓入京后,逃亡回家乡陈留起兵讨伐董卓。公元192年,正式组建自己的军事集团“青州兵”,公元196年率军进驻洛阳奉迎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并迁都至许。公元200年到公元207年间,经官渡之战等战役,打败袁绍和其它割据军阀,统一中国北部。建安十三年(208年)十二月,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和刘备联军,从此奠定中国历史上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公元213年,曹操封为“魏公”。公元215年,攻灭汉中的张鲁势力。公元216年,再被晋爵“魏王”,用天子旌旗,戴天子旒冕,出入得称警跸。他名义上还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是皇帝。曹操死于公元220年3月15日,终年六十六岁。公元220年长子曹丕立魏代汉,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他是魏国的奠基人。着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诗篇。后人并且辑有《曹操集》。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非常之人,超世之杰”,“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事实的确如此。

长篇历史《三国演义》里面,表现出明显的贬曹笔法。但后世学者认为,这是有意的歪曲事实,并没有正确评价曹操。曹操唯才是用,军事上战术战略灵活多变。他对东汉末年中国北方的统一,经济生产的恢复和社会秩序的维系有着重大贡献。在内政方面,曹操创立屯田制,命令不用打仗的士兵下田耕作,减轻了东汉末年战时的粮食问题。

曹操的诗歌,极受乐府影响,现存的诗歌全是乐府歌辞。这些诗歌虽用乐府旧题,却不因袭古人诗意,自辟新蹊,不受束缚,却又继承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例如《薤露行》、《蒿里行》原是挽歌,曹操却以之悯时悼乱。《步出东门行》原是感叹人生无常,须及时行乐的曲调,曹操却以之抒述一统天下的抱负及北征归来所见的壮景。可见曹操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歌,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风,也影响到后来的杜甫、白居易等人。

曹操诗的内容大致有三种:反映汉末的现实、统一天下的理想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以及抒发忧思难忘的消极情绪。

汉末大乱,曹操又南征北讨,接触的社会面非常广大,故多有亲身经验和体会如《蒿里行》谓汉末战乱的惨象,见百姓悲惨之余又见诗人伤时悯乱的感情。故后人谓曹操乐府“汉末实录,真诗史也”。

曹操生于官宦,对天下具有野心,故怀有统一之雄图,《短歌行》有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可资明证。其进取之心亦可见出,如《龟虽寿》言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言己虽至晚年仍不弃雄心壮志。

一代袅雄,纵风光一世,亦有星落殒灭之时。曹操对此也感到无能为力,只有作诗感叹,无可奈何。如《短歌行》中“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伤,《秋胡行》之低沈情绪,《陌上桑》等游仙作品中都可见他的消极情绪。

曹操的诗歌形式是十分创新的。他尤擅写五言体和四言体。《蒿里行》原是杂言,曹操却以五言重写,非常成功。四言诗方面,本自《诗经》之后已见衰落,少有佳作,但曹操却继承了《国风》和《小雅》的传统,反映现实,抒发情感。例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均是四言诗之佳作,使四言诗重生而再放异彩。曹操诗文辞简朴,直抒襟怀,慷慨悲凉而沉郁雄健,华美辞藻并不常见,惟形象鲜明,如《观沧海》一诗:“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寥寥数笔,即能以辽阔的沧海景象,表现诗人的胸襟,不加润饰。

曹操有二十五位儿子:

曹昂,年轻时曾举孝廉,为张绣所杀。

曹丕,公元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是为魏文帝。

曹彰,绰号黄须儿,为一勇将,曾大破代郡乌丸。公元225年封任城王。

曹植,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虽然得到曹操宠爱,但最终与其兄曹丕争位失败,从此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公元225年立为陈王。

曹熊,早薨。

曹铄,早薨。

曹冲,为著名神童,曾根据浮力的原理为大象秤重。

曹据,公元232年封为彭城王。

曹宇,公元232年封为燕王。

曹林,公元232年封为沛王。

曹衮,公元232年封为中山王。临终病重时魏明帝曹睿对其爱护备至,死后又获厚葬。

曹玹,公元211年封为西乡侯。

曹峻,公元232年封为陈留王。

曹矩,早薨。

曹干,公元232年封为赵王。

曹上,早薨。

曹彪,公元232年封为楚王。公元251年与太尉王凌谋反事泄,被赐死。

曹勤,早薨。

曹乘,早薨。

曹整,公元217年封为郿侯。

曹京,早薨。

曹均,公元217年封为樊侯。

曹棘,早薨。

曹徽,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曹茂,素来与曹操及曹丕不和。公元232年封为东平王。

参考资料:

《曹操集 》曹操著,中华书局编,中华书局,1959

明朝初期京城官宦子弟在哪读书?年纪比较小,只有5岁,除了请西席到府上以外,如果送出去读书,一般在哪?

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第三子张懋修考中状元,同时考中进士的还有他的大儿子张敬修。消息传来,舆论哗然。原来,就在3年前,张居正的二儿子张嗣修已考中了榜眼。张居正有六子,有人为此作诗讽刺:“状元榜眼姓俱张,未必文星照楚邦。若是相公坚不去,六郎还做探花郎!”

在1300多年的科举历史中,官员子弟的应试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争论的焦点。在历史上,相当一部分官员子弟并非依靠真才实学,而是倚仗父辈的权势实现金榜题名,这实际上是对寒门子弟在政治权利上的另一种剥夺。

也因此,不少人有意识地将抑制官员子弟应试作为奖掖寒士、体现公平的一种手段。如唐代王起主持考试时,明确提出“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势门子弟交相酬酢,寒门俊造十弃六七”的状况。到了宋代,专门创立了“牒试”制度,规定官员子弟、亲戚、门客须专送别处考试。康熙时亦曾要求大臣子弟参加考试单独编字号,规定取中名额,以实现“大臣子弟既得选中,又不致妨孤寒之路”。

尽管如此,纵观科举史,官员徇私、子弟舞弊的现象从未断绝。甚至宋代“牒试”制度,在实际中也演变为对官员子弟的特殊照顾。

总之,古代科举制下,人们对于官员子弟应试的关注,实质上是对权力滥用的担忧。如今,公务员在录用、晋升上大多运用了考试这一方式,而另一方面,关于官员子弟“萝卜招考”、“内定应试”的新闻不绝于耳。在这种情况下,更应该重视增强考试的公开、公正、透明,避免原本为促进阶层流动的这一制度设计演变为“拼爹”游戏,让那些出身寒门者拥有平等地站在考试这一起跑线上竞争的权利。

为什么洋务运动期间第一批赴美没有宦官子弟

明朝,首都官学没有府学,府学是地方官学。比如明初建都南京时候,北京的就是府学——顺天府学,后来明成祖定都北京,北京的才叫国子监,南京的成为江宁府学。

明教教育制度分为中央和地方,中央是国子监、宗学、武学,地方是儒学和专科学校,儒学里包括府学、州学、县学、都司儒学、行都司儒学等等等等。府学下边有社学,社学属于小学性质,再上属于中学性质。

国子监、府学、州学、县学、卫学生这些里并不按照年龄来分,是有专门的遴选制度,比如

明代国子监,选人有四种:举监、贡监、荫监、例监,举监是会试的下第举人;贡监是府学州学里定额摊派;例监是国家特殊情况下,捐钱捐出来;荫监是文官一品之七品可荫一子到国子监读书。

至于达官贵人,启蒙教育的官学可能性有两种,一国子监,一社学,这个并不按照年龄来划分。

宋代衙内是什么意思?

宦官就是太监,除非收养,否则没有后代的。曹操的父亲曹嵩便是宦官收养的。

你应该是说”官宦”子弟吧!为什么洋务运动期间第一批赴美没有官宦子弟呢?

科举正途:洋务运动期间,风气和视野都尚未大开,只有少数官员有学洋务的体认,绝大部分还认为科举才是正途出身,在官场上将来不会遭人歧视。洋务为偏门,只是技术和翻译等事务人才,最多充居事务吏员,难以担任正堂大官。所以官宦子弟仍然以应试赴考为先,不愿加入留学行列。

地域识见:反而东南沿海因对外口岸关系,行商、吏员开风气之先,了解欧美国家先进、卫生,风险不大。深知洋务发展未来不可限量,让子弟参与,既可博一留洋出身,归国后并安排工作,何乐而不为。因此首批留美幼童绝大多数是广东人,少数是近上海的江苏人,一人为邻广东的福建人黄锡宝,华北区只有石锦堂一人为山东人。

留洋风险:幼童留美,远渡重洋,虽说有人照护引领,仍有风险。官宦视子弟为珍宝,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岂能让自家子弟初次试水?自然不让去的。黄、石二人后来可能水土不服,病逝于美国,所以所谓出洋风险,确实有的。

明朝刘若愚可以说是如包换的官宦子弟,为何最后竟成为一名太监?

宋朝的衙内指的是:宋朝的官家子弟。

宋朝人称为“衙内”,就语境与词义来说,“衙内”与“官二代”非常匹配,都表明官宦子弟的身份,同时又带有不言自明的形象暗示:这是一个子凭父贵、倚势欺人的“隐权力”群体。拜《水浒传》之赐,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衙内,要算施耐庵笔下的那个“高衙内”了。他首次出场,便是在汴梁的东岳庙调戏林冲的娘子,原来这厮自恃是当朝太尉高俅的儿子,一贯“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垢人家妻女。京师人惧怕他权势,谁敢与他争口,叫他做‘花花太岁’”。

宋代衙内就是行为恶劣的官家子弟

在宋朝时期,衙内指的就是有恶劣行为的官家子弟,这些人仗着自己家里有人做大官经常是飞扬跋扈,其实他本身是没有任何官职的,这样的高官子弟受到百姓的厌恶,因此被称为衙内,所以说在宋代衙内是一个贬义词。而在元朝中也有这样的称呼,尤其是元朝的杂剧中很常见,这一般指的是元代的诸王、勋贵和权臣,他们经常仗势欺民互相勾结,百姓也都十分厌恶。

现在都知道宋代衙内是什么意思了吧?但其实并非衙内一开始就是这个意思,其实唐朝时期的衙内就是真正的官职,一般指指担任警卫的官员,也被称为宫禁之内,例如《旧唐书·德宗纪上》中记载:“己亥,敕左右卫上将军、大将军,并于衙内宿。”当然了到了五代时期由于这样的官职一般都是大臣子弟担任,而这些人又多半有恶劣行为,因此意思已经和宋元时期差不多了

总的来说衙内除了在唐代时期,之后一直都是贬义的代名词,指的就是依靠家族势力为非作歹的人。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水浒传》里面的高衙内了。高衙内其实最开始是高俅的叔伯弟兄,后来高俅发达之后自己自愿成为高俅的儿子,可以说是位了享受荣华富贵脸都不要了,高衙内仗着自己是高俅的义子经常欺男霸女,林冲就是被他陷害的,可以说是一个真真实实的无赖小人。

衙内

衙内,表示为宫禁之内,唐代称担任警卫的官员,五代和宋初这种职务多由大臣子弟担任,后来泛指官僚的子弟。当时,不仅仅朝廷上有“衙内”,各地方藩镇也有“衙内”,自然也需要有人来当官。衙内之职虽说不大,但是经常接触到领导以及领导的家属,这就需要亲近的人来做才能放心,也就是自己家人担任。

他是自宫的。因为在他十六岁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说他是梦里遇见一个僧人,那个僧人感化了他,使他抛弃了自己家里世代传承的官职,说什么也要挥刀自宫,抛弃当时的正统学问而去学医,最后做了太监。

刘若愚家庭条件非常好,可以世袭官职呢,家里一直是属于武将的,没想到他非但不去学武以报效祖国,甚至连家业也全然抛弃,非要做一个太监,最后进宫去管文书了。他很有才华,书法很厉害,写书做文章也有一手,现在我们还留存有他的著作——《酌中志》。这书详细地介绍了那个朝代里面宫廷的一些事情,对如今考古有莫大帮助。

刘若愚是一个痴人,他那个时期有个大奸臣在把持朝政。当他进宫之后,亲眼目睹大奸臣种种行为,无法劝服自己和这个人同流合污,甚至还给自己改名,劝告自己万万不可迷失本心。从这个事情我们能看出他对认定的事情很执著。可能是因为迷信,所以他做梦梦见了那个僧人,就以为这是天意,心里认定了要自宫做太监,就在执念之下动手了。

他的经历确实让现代的人读来称奇,但是当时那个年代,因为科学技术不发达,迷信的人比比皆是,连皇帝也喜欢弄炼丹求长生。现代也有很多洗脑的手段,这些和迷信多少也有点关系,所以我们还是要多学习,多增长见识,这对我们的人生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