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查询 成语查询

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_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有哪些

ysladmin 2024-05-13 人已围观

简介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_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1.求容易出错的

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_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有哪些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求容易出错的成语

2.我们有哪些成语经常出错

3.容易出错的成语50个,并写出其含义

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_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有哪些

求容易出错的成语

       1. 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出处:宋·王安石《祭盛侍郎文》:“补官扬州,公得谢归。曾几何时,讣者来门。”

       2.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出处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史记·魏世家》:“谋士苏代听了这些话,很不以为然。”

       3.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闽督何公小宋,挽其夫人一联,一字一泪,如泣如诉,令人 不忍卒读 。 

       4.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5.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

       ——出处《晚清文学丛钞·轰天雷》第二回中“再者北山在京,万事求二兄代为照顾,身同感受。”

       6.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出处 明·孙仁孺《东郭记·绵驹》:“闻得有绵驹善歌;雅俗共赏。”

       7.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8.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9. 差强人意:指勉强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太差劲”——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 若一敌国矣。’”

       10. 不刊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11.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出处萧统《祢衡〈鹦鹉赋>· 序》:“衡因为赋,笔不停缀,文不加点。”

       12. 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出处《诗经·邶风·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宋·文天祥《贺前人正》:“心绕贺星,遥指于轸中,拳拳公寿,雪立于门外,耿耿于怀。”

       13.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14. 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15.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

       16.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17.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死后下葬很可怜”——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

       18. 久假不归:指长期节育借用而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出处《孟子·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19.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出处《诗经·小雅·白驹》:“皎皎白驹,在彼空谷。”《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

       20.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出处出自西汉扬雄《法言·吾子》:“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如孔氏之门用赋也,则贾谊升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 

       21. 形影相吊:形容孤单,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情者。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出处《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窃感《相鼠》之篇,无礼遄死之义,形影相吊,五情傀赧。”

       22. 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前面常加否定词,如“难以望其项背”——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 汪琬

       也。”

       23.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当中书言时,沈宜厉声力折,只因心中恼他,置若罔闻。”

       24. 振聋发聩: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涂的人。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震耳欲聋)”——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25.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易误用为“善于学习借鉴,为我所用”——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26. 坐地分赃:赃,赃物。不亲自作案而坐等分取赃物——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三十六:“还有独自无力,四五个合做伙计,一人出名做官,其余坐地分赃。”

       27. 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形容拘谨畏惧的样子——出处《战国策·秦策一》“妻侧目而视,侧耳而听。”

       28. 良莠不齐:好人和坏人掺杂在一起——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六回:“且说彼时捐例大开,各省候补人员十分拥挤,其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29. 噤若寒蝉:噤,闭口。寒蝉,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比喻不敢说话。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出 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杜密传》:“刘胜位为大夫,见礼上宾,而知善不荐,闻恶无言,隐情惜己,自同寒蝉,此罪人也。”

       30. 不(能)赞一词:赞,参与。指对完美的或不了解的事物不能提出 一点看法,意见——出处《史记·孔子世家》:“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31. 惨淡经营:本来是说作画之前的苦心构思,后来形容苦费心思谋划并从事某件事——出 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32. 计日程功:工作进度或成效可以按日计算,形容进展快,有把握按时完成。——出 处《礼记·儒行》:“程功积事,惟贤以尽达之。” 33. 莫衷一是:不能断定哪个对,哪个不对。衷,决断。

       34.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体,体验,实行——出处《淮南子·氾论训》:“圣人以身体之。”;《礼记·中庸》: “力行近乎仁。”

       35. 奇文共赏:奇,美妙,奇异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多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出处晋·陶潜《移居》诗:“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36. 五风十雨:(五日一风,十日一雨)五天刮次风,十天下场雨。形容风调雨顺。——出 处 汉·王充《论衡·是应》:“风不鸣条,雨不破块,五日一风,十日一雨。” 37. 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懂得大道理的人。泛指见多识广,学问深厚的人。

       38. 三人成虎:三人谣传有老虎,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比喻流言惑众,容易使人误假为真——出 处 《战国策·魏策二》《韩非子·内储说左上》

       39. 表里山河:表。外表,里,里面。山河,指太行山与黄河。后亦泛指高山大河。指一面依山,一面临河。形容地势险要——出 处《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40. 不名一文:名,占有。连一文钱也没有。形容人贫穷到了极点——出处:《史记·佞幸列传》:“(郑通)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41. 阳春白雪:不能理解为春天的雪,而是指高雅而不通俗的文艺作品。跟“下里巴人”相对——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

       42. 下里巴人:下里即乡里,巴人指巴蜀的人民,指战国时楚地和蜀地交汇处的民间音乐,后来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学艺术。与"阳春白雪"对举——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43. 屡试不爽:屡,多次。爽,差错。经过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冷生》:“言未已,驴已蹶然伏道上,屡试不爽。”

       44. 名山事业:可以藏之名山,世代流传的事业。多指著书立说——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

       45. 明日黄花:明日,重阳节后。黄花,菊花。重阳节过后的菊花。重阳过后,赏菊就没有多少兴味。比喻迟暮不遇之意。后也比喻过时的或没有意义的事物——出处①宋·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②《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词:“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

       46. 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知已。也比喻乐曲高妙。又形容自然风光美好——出处《列子·汤问》,

       47. 求田问舍:舍,房屋。到处谋求买田置屋,形容胸无大志,只知营私——出处《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 

       48. 舞文弄墨:原指歪曲法律条文,营私作弊。后指玩弄文字技巧,耍笔杆子。含贬义——出 处《隋书·王充传》:“明习法令,而舞弄文墨,高下其心。”

       49. 大快人心(人心大快):快,指痛快。指决议、举动、结果完全符合人心,使人们非常痛快。多用于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打击的场合。作褒义用——出处《明史·余懋学传》:“如潘季驯之斥,大快人心,而犹累牍连章,为之申雪,是为欺罔。

       50. 万人空巷:大家都从家里出来聚向一处,使街巷都空了。多用来形容盛大集会或新奇事物把所有的人都吸引来的盛况——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我们有哪些成语经常出错

       容易出错的成语介绍如下:

       括号里的是正确的:和需可亲(蔼)、轰堂大笑(哄) 、怙恶不俊(悛)、涣然一新(焕)、 积毁消骨(销) 、急流勇退(激)、金榜提名(题)、精神焕散(涣)、苦心孤旨(询)。

       口干舌躁(燥)、烂竽充数(滥)、离经判道(叛)、礼上往来(尚)、历兵秣马(厉)、 历精图治(励)、缭原烈火(燎)、留芳百世(流)、流言非语(闽)、龙盘虎据(踞)、录录无为(碌) 。

       落英宾纷(缤)、貌和神离(合)、美玉无暇(瑕)、明辩是非(辨)、名列前矛(茅)、明火直仗(执)、名记不忘(铭)。

       和蔼可亲

       和蔼可亲 hé ǎi kě qīn:和蔼:和善。态度温和,容易接近。近义词:平易近人?和颜悦色?和蔼可掬?慈眉善目?反义词:凶神恶煞?气势汹汹?冷若冰霜?横眉怒目?相似词:和蔼?和亲?可亲?蔼然?可望而不可即?可望而不可及?可望不可即?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

       (1) 严老师是我们班主任,一位和蔼可亲温柔甜美的好老师。她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长长的卷卷的头发,圆圆的脸蛋,笑起来特别得可爱,特别得美丽。

       (2)?和蔼可亲的态度,是永远的介绍信。

       (3)?和蔼可亲的态度,永远是教师良好教态的注脚。

       (4) 黄老师看上去非常和蔼可亲,金黄的头发,大大的眼睛,中等身材,笑起来非常的漂亮。

       (5) 冬天的阳光是和蔼可亲的,淡淡的,舒舒的,不带一点暴戾、骄横,尤如兰花幽幽飘散着淡雅芳香,将你的身体拥着,软酥酥的。

容易出错的成语50个,并写出其含义

       119个容易出错的成语

       1 空穴来风: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传闻有一定根据。大多用来表示毫无根据,完全用反了。

       2 三人成虎:传言有虎的人很多,大家便相信了。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3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媒体上凡形容美好事物皆用此语,错。

       4 炙手可热:形容人很有权势,含贬义。媒体扩大其使用范围,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完全背离其本义。

       5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人们大多用此语形容聊天,属误用。

       6 首当其冲:首先受到攻击,一般作谓语。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

       7 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常被人用来表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且写作“不温不火”,真是不伦不类。

       8 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9 一言九鼎:说话有份量。不能表示守信用,也不能用于自己。

       10 首鼠两端:迟疑不决。常误解为言行前后不一致。

       11 溢美之词:过分赞美的言词。常误用于褒义场合。

       12 脱颖而出:比喻人才崭露头角。陆星儿曾误用于“脱颖出来,潇潇洒洒地活一辈子”;还有人说“从母鲸腹中脱颖而出”。

       13 蓬荜生辉:谦敬之辞,对方的来访或赠送的字画使自己的寒门增添光辉。广告语说“让您的居室蓬筚生辉”,简直是骂人。

       14 不可收拾:事物败坏到无可挽救。常有人在“一发而不可收”这句惯用语后加一“拾”字,说成“一发而不可收拾”,错。(“一发而不可收”:行为不受控制或无法停住。“一发不可收拾”:更加无法整顿)

       15 出奇制胜:作谓语,不带宾语。说成“出奇制胜叛军”之类则错。

       16 不负众望:没辜负大家的期望,褒义。

       17 不孚众望:未符合大家的期望,贬义。孚,使信服。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18 义无反顾:为正义而勇往直前。常被用于毫不犹豫的干坏事,错。

       19 不可理喻:不能用道理使之明白,形容态度蛮横或愚昧无知。容易误解为“不可理解”。

       20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21 差强人意:大体上使人满意。多误解为不能使人满意。

       22 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23 风声鹤唳:惊慌疑惧,自相惊扰,常与“草木皆兵”连用。有人用“杀得风声鹤唳”来形容战斗激烈,错。

       24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意思是“我因为无能所以推辞重任”。常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25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26 鬼斧神工: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像是鬼神之作。常被误用来形容自然景物。

       27 始作俑者:首先干某件坏事的人。常滥用于一切倡导人。

       28 文不加点:写文章一气呵成,不须删改。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

       29 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常误解为“目光轻蔑地看”。

       30 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能力、水平、成绩等参差不齐。

       31 无所不至:什么坏事都干。与“无微不至”有天壤之别。

       32 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不能写作昨日黄花。

       33 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过分挑剔,与中性的评议不同。

       34 休戚与共:同欢乐共悲哀。与“患难与共”不同。

       35 置之度外:为正义的事不把生死利害等放在心上,不能用于贬义场合。

       36 翻云覆雨:比喻反复无常或玩弄手段。不能表示气势宏伟。

       37 弹冠相庆:贬义。一个坏人作了官,同伙们也互相庆贺有官可作。常被误解为中性的互相庆贺。即使是坏人互相庆贺,如果与上台掌权无关,也不可用。

       38 期期艾艾: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 无可厚非:不必作过严厉的批评,与“无可非议”程度不同。

       40 不胫而走:消息传得很快,表示东西丢失用(“不翼而飞”也能用于消息传得很快)。

       41 身临其境:自己亲自到了那个境地。常误用为代替“设身处地”。

       42 茕茕孑立:孑然一身,处境孤单,无依无靠。使用时句中不能有“独自”、“孤独”、“一个人”等语义重复的词语。

       43 耿耿于怀:不能忘怀,萦绕于心,形容有心事。不能用于“记住别人的好处”。

       44 因人成事:自己无能,依靠别人把事情办好.只能表贬义或自谦。

       45 耳提面命:表示长辈的谆谆教导。不用于同辈之间和贬义场合。

       46 耸人听闻:故意夸张使人震惊。强调主观目的。

       47 骇人听闻: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使人听了吃惊。强调客观效果。

       48 咬文嚼字:一般用于贬义,多指死抠字眼。除非贬词褒用,不用于表扬。

       49 处心积虑:贬义。费尽心思筹划干坏事。褒义用”殚精竭虑”.

       50 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即使冒险为别人出力,没有上当的意思,也不可用。

       51 忍俊不禁:俊,笑。不能说“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52 责无旁贷:责,责任。不能说“责无旁贷的责任”。

       53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大小水平不一致,不用于时间等。

       54 绘声绘色:形容描写生动逼真,常误用作代替“有声有色”。

       55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不能理解为“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56 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出乎意料,也强调神秘奥妙。

       57 不可向迩:不能接近。

       58 不可终日:形容形势危急或心中惶恐。

       59 如丧考妣:像死了父母一样,贬义。

       60 汗牛充栋:只形容藏书很多,不用于其他事物。

       61 叹为观止:主语是人,如果主语是事物,耍说“令人叹为观止”。而且只能用于赞美。

       62 赏心悦目:主浯是人,如果主语是景物,要说“令人赏心悦目”。而且一般用于美好的景色。

       63 不可开交:无法摆脱或结束,前面加“忙得”、“打得”等。

       64 不亦乐乎:不一定非乐不可,常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65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常有人用于赞扬,错说成“以无所不为的勇气……”。

       66 无所不至:什么地方都去,什么坏事都干。不能用于表示非常关心。

       67 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68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连。以上两个成语常被随意互换。

       69 相濡以沫:患难中互相救助,不能用于非患难环境。与表示互相依靠的“相依为命”不同。

       70 改弦更张:比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

       71 改弦易辙:比喻改变方法或态度。以上两词都不代替”改邪归正”。

       72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不能表示“变化大得不认识”。

       73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74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准则。与教训无关。

       75 平铺直叙:可用为褒义,指文章不讲究修辞,只把意思直接叙述出来。不要以为用于褒义就错。

       76 不耻下问: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发问为耻辱。不可用于比自己高明的人。

       77 见仁见智:意见不统一。使用中要注意防止前后矛盾。

       78 水落石出:事情的真像已经弄清,不表示追求正确答案或道理。

       79 望尘莫及:比喻远远地落后,赶不上。与“鞭长莫及”不同。

       80 投桃报李:报答他人的好处,除非特意幽默,不表示报复。

       81 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不用于中性的改换样子。

       82 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83 意味深长:话语含蓄,带有深意。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84 一蹴而就:一步就成功,不要误解为一气呵成。

       85 若心孤诣:苦心钻研或经营,达刭了很高造诣,常误当作“苦口婆心”。

       86 耳闻目睹:就是听到和看到,不能代替“耳濡目染”。

       87 光怪陆离:色彩纷繁,现象奇异,中性,不要误认为贬义。

       88 如履薄冰:比喻行事特别谨慎,存有戒心。只能用于主观心理,不能表示客观存在的危险状态。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而非客观情况之危急。

       89 奇文共赏:原是褒义,现多用于讽刺。

       90 不以为然:不赞同。

       91 不以为意:不放在心上.。以上两个成语常被混用。

       92 不知所云:批评说话人说得不好,内容混乱,无法理解。不能用来批评听者理解力差。

       93 左右逢源:既指处世圆滑,又指做事得心应手,理解不能局限于一点。

       94 情不自禁:无法控制感情,与“不由自主”易于混淆。

       95 振振有词:贬义。理由似乎很充分,其实是强词夺理。常被错用来代替“理直气壮”。

       96 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常误解为没有全局观念。

       97 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媒体多用于惊人消息,误。

       98 相敬如宾:用于夫妻之间,常与举案齐眉连用。不能用于无夫妻关系的人。

       99 信笔涂鸦:随手乱画,不表示画得又快又好。

       100 心有余悸:只用于对过去发生过的事还感到害怕。有人凡表示害怕就用此语。

       101 上行下效:贬义。不用于表示群众以干部为榜样。

       102 意气用事:凭感情办事,缺乏理智,不表示“讲义气重感情”。

       103 浩如烟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不能形容商品。

       104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不能形容声音大。(形容声音大用“震耳欲聋”。)

       105 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不能用于非心理状态。

       106 略胜一筹: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用于“质量”的比较,不用于价格高低数量多少的比较。

       107 南辕北辙: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不形容两个人方向相反。

       108 一文不名:一个钱都没有。名,占有。常错用于代替“一文不值”。

       109 安之若素: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不能表示“心里安稳”。

       110 亦步亦趋:原意是说,你慢走我也慢走,你快走我也快走,你跑我也跑。比喻由于缺乏主张,或为了讨好,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贬义。不能表示紧跟潮流。

       111 胸无城府:形容待人接物坦率真诚,心口如一。褒义。不能表示缺乏谋略。

       112下里巴人: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相对,原指战国时代楚国民间流行的一种歌曲。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不能表示“俗人”、“下等人”。

       113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用于人的急迫心情。不能用于表示某项工作亟待开展。

       114擢发难数:形容罪行多得数不清。与“罄竹难书”近义。不能用来形容事物多得难以计算。

       115扑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不形容变化莫测。

       116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了极点。只能形容人的态度,不能形容事情的性质;只表示痛恨,不表示痛心。

       117 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贬义。不能用于表示热爱教师工作。

       118 济济一堂: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不能形容一般人多,更不能形容商品。

       119 集思广益:广泛吸收群众有有益的意见。主语应该是领导者,不能是提意见得群众。

       马到功成

       不是马到成功有一些成语,我们不一定准确理解其意义,却很容易望文生义。事实上,我们望文而生的义有时与这个词的本义相去甚远。

       1.弹冠相庆

       例:园丁康居工程,确实抓到了点子上,消息一传出,广大教师奔走相告,弹冠相庆,称赞为他们办了实事。

       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本谓王吉、贡禹两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庆”指因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句中只理解为“因高兴而庆贺”,显然不当。

       2.不刊之论

       例:这篇文章见识浅陋,属于不刊之论,总编决定不予发表。

       刊:削。古代在竹简上写字,有错误就用刀削去。不刊之论,是指不能删简的言论。句中却理解为不能刊登的言论,大错。

       3.文不加点

       例:古人写文章不加标点,所以有文不加点之说。

       点:涂改。文不加点,是指文章不经修改,一气写成,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可是句中却将“点”理解为“标点”,这就与原意相去甚远了。

       4.差强人意

       例:我本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这个成语在报刊中的失误率较高,常被人理解为“不能使人满意”,其实它的意思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意思理解差不多相反了。

       5.空穴来风

       例:我们有些同志就是喜欢捕风捉影,竟然说我们老厂长行贿收贿,这不是空穴来风吗?

       空穴来风,是指有了洞穴才进风,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句中将这个意思理解反了。

       6.不足为训

       例:一个人犯点错误,是难免的,是不足为训的。

       训:准则。不足为训,是指不能当作典范或准则。句中却理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是没有理解“训”的意思。

       7.始作俑者

       例:在这个厂里,他是敢于摔了铁饭碗,而干个体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辞职,或停职,投入到下海的潮流中。

       始作俑者,贬义词,是指开始用俑殉葬的人,比喻首开恶例的人。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第一个”,显然是不当的。

       8.首当其冲

       例: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展开潜艇战,于是使用水声设备来寻找潜艇,成了同盟国要解决的首当其冲的问题。

       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而上句中,仅仅将它理解为“首先、第一个”,因此,运用是不当的。

       9.无所不为

       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无所不为,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可该词常被人理解为褒义词,意思是“什么都敢做”,上句即是如此。

       曾几何时:指过去没有多久。不能理解为“不知什么时候”。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之意)。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或不屑一顾”。

       不忍卒读:形容文章悲惨动人,重在悲。不能理解为“文章的好或坏”。

       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不能理解为“缺少整体性、系统性”。

       感同身受: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蒙受恩惠一样。不能理解为“共鸣”。

       雅俗共赏:指人的文化水平的高低。不能理解为“作品的雅俗”。

       不足为训:指不值得作为遵循或效仿的法则。不能理解为“不值得作为教训”。

       求全责备:指对人对事苛求完美。不能理解为“对人的责备”。

       差强人意:指勉强能使人满意。不能理解为“太差劲”。

       不刊之论:指不可更改的言论。不能理解为“不能刊登的文章”。

       文不加点:形容文思敏捷,下笔成章。不能理解为‘写文章不加标点’。

       耿耿于怀:形容有心事不能忘记。不能理解为“对人怀恨在心”。

       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不能理解为“冷得不能出声”。

       具体而微:形体具备而规模较小。不能理解为“事物具体而细小”。

       对簿公堂:指公堂上受审。不能理解为“告上法庭”。

       目光如炬:形容见识远大。不能理解为“目光炯炯有神”。

       马革裹尸:形容军人战死沙场的无畏气概。不能理解为“因生活贫困,人死后下葬后很可怜”。

       久假不归:指长期节育借用而不归还。不能理解为“长期休假在外不回家”。

       空谷足音:比喻极难得的音讯或事物。不能理解为“传播声音(空谷传声)。

       登堂入室:比喻造诣高深的程度。不能理解为“步入屋室”。

       不孚众望:不使大家信服。区别“不负众望”。

       形影相吊:形容孤单,既没有同伴,也没有同情者。不能理解为“彼此关系好,常相伴(形影不离)”。

       望其项背:形容赶得上或比得上。不能理解为“赶不上或落在后面。”

       置若罔闻:放在一边,好象没有听见。不能理解为“不放在心上(置之度外)”。

       振聋发聩:比喻用文学语言唤醒糊涂的人。不能理解为“声音很大(震耳欲聋)”。

       好了,今天我们就此结束对“形容越急越容易出错的成语”的讲解。希望您已经对这个主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信息,请随时告诉我,我将竭诚为您服务。